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素質的主渠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發揮主導作用,啟發誘導、尊重學生個體發展,促進學生合作交流、開動腦筋、積極創新,讓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數學學習能力,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對數學教師來說。認識并避免一些課堂上的陋習,無疑是提高質量的捷徑之一。為此。筆者與所有數學教師在此共勉,努力克服以下十大忌:
一忌感情用事:某些教師容不得學生,死守什么師道尊嚴,看到學生“搗蛋”或“一問三不知”時,怒不可遏,言語尖酸刻薄甚至動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殊不知這樣,使師生感情產生了危機,因此會有一顆流淚的心因你的大意離你而去,然后走向了頹廢甚至破罐破摔,最終害了學生。教育學認為:學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教師應有寬闊的胸懷,要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加強自己的師德修養,相信你的教鞭下有“愛迪生”。著名的教育家馬克連柯說:“教師本人應該是有教養的”。只有當教師有了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學生觀,致力于“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先自我教育,才能正確地教育學生。
二 忌生吞活剝:在教育教學萬花筒中。各家各派的教育家學說可謂是精彩紛呈。爭奇斗艷。數學教師們恰到好處地博采眾長,加減使用,會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如虎添翼。然而,不辨菽麥,簡單機械地照搬照抄,一味模仿,無疑成為了東施效顰。教師應該把握住班級特點,學生情況,教材內容,教學目標要求等因索,在選擇靈活的教法,這樣運籌帷幄才會有實效。
三忌顧此失彼:許多教師由于課堂上難以激起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干脆放棄雕刻“朽木”而傾匠心于那些升學有望的學優生身上,這是有悖于“面向全體學生”的,是不公平的教育教學。
四忌表達隨便:追求起來,每個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表達方面的大醇小疵屢見不鮮。例如,有的教師不習慣說普通話。不能使用純正的數學語言。把“移項”說成“搬家”,把因式分解中的“提取公因式”說成“拿出來”等等。還有的教師“鄉音難改”,把“點”說成“電”,還有的教師說話病句跌出。語速不是過快就是吞吞吐吐,甚至口頭禪在一節課中數十次出現等等,所有這些,均有礙于學生的接受學習,甚至使學生產生錯覺或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
五忌不修邊幅:有的教師平日是邋遢慣了,走進教室了仍舊是一副不修邊幅的尊榮,這樣做不僅有損自己的形象還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教師應從點滴做起。要儀表整潔,端莊大方,精力充沛地步人教室。
六忌板書紊亂:精心設計和周密排版的課堂板書給學生以美得享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有經驗的數學教師很會安排板書。做到重點突出。一目了然,他們還善于運用彩色粉筆把黑板勾畫成一副色彩斑斕的藝術作品,他們懂得該寫什么,擦什么,留神什么,對板面的不同位置做到板盡其用。
七忌幽默過度:課堂上,緊扣主題的幽默可刺激學生,使課堂教學生機盎然,妙趣橫生,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
八忌虛榮作崇:虛榮能使人作繭自縛,是不明智之士所固守的。教師若受虛榮心的驅使,也常常作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來。例如。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偶遇難題,教師自己已經覺察到講解問題困難或解答時有失誤時,但不愿意承認或糾正。還有個別情況會被學生問倒。競埋怨學生故意刁難,批評學生不該去鉆研這些又偏又怪的問題,一批了之。
九忌好高騖遠:對不同的學生個體,應分別給予適當要求使其“跳一路,能摘到桃子。嘗到勝利成的樂趣。”學生嘗到甜頭后,才能興致勃勃,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十忌嚼飯喂人:把現成的知識填鴨式地灌輸給學生,且不說這種教學本身的索然寡味,即使把學生教會了也只能教出一批書呆子。
有一位教育家說得好:一個真正懂教育的教師指點給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大廈,而是促進他們去砌磚的工作,同他們一起建筑大廈,教他們建筑與設計。教師的教學實際上是一種艱辛的創造性勞動,我們要憑借有限的教學內容教學。教會學生無限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以外的東西。克服十大忌,改革我們的課堂教學,讓每一節課都成為學生樂學的天地,成就學生的發展,完成你我共同的夙愿。
責任編輯 張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