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教學中,如何體現新課標,掌握好優化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度”。對我們每位英語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的“度”談點個人體會。
一、掌握優化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尺度
1 在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認真落實課改的目標和課程標準要求,以“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學習中要以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為目標,用動態的觀念看待課堂教學活動。課堂教學應為全面達到教育目標服。務,同時還要重視課堂教學的社會性。
2 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基本素質得到全面、主動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使每個學生在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及綜合能力等諸方面均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1)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2)樹立民主、平等、參與、合作的教學觀。
二、掌握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深度
1 要認真鉆研課標,在對教材深度的理解上下工夫,加強對教材設計及處理等方面深層次研究,充分利用教材,開發教材;在全面熟悉學生,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力,正確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思維方式,挖掘學習潛能,開發智一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下工夫。對教材深度的處理不但要得體、可行和富有成效,而且要使所確定知識點達到應有的水平,才能使學生較熟練地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發展智力。
2 教學方法的選擇、教案的設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步驟、手段、途徑及效果等方面的實施,都充分體現對教材內容深層次的把握及其內涵的延伸。注重知識的連續性、完整性和發展性。指導學生掌握重點,解決難點的能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求知欲、參與性,樹立自信心,增強探索意識,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意識。知難而進。鼓勵學生多思索問題、分析問題;提高他們觀察、注意、記憶、思維和想像能力。
三、掌握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廣度
1 在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有效地學習和掌握教材內容要求,重視和加強對基本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有限操練和運用外,應有計劃有目的地擴大對英語學科綜合知識和相應學科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加強對聽力、詞匯、語法、句型:習慣用語、話題等方面的學習,尤其是詞匯的學習和以閱讀為主的閱讀學習。
2 教學方法多樣化。激發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體現師生雙方活動的默契,教法多樣和多變要體現教學目標和教材的特點,不斷變化訓練形式,恰當地運用多媒體,使學生充滿靈感,把聽、說、讀、寫、思具體化、活化,較深層次地體驗語言、語法、詞義的特點和語言的價值。
在知識的整體銜接方面。要注意處理好關系:階段關系、年級關系、綜合關系、基礎知識、技能、能力等。
四、如何掌握優化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力度
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增加語言實踐的真實感。充分體現“語言是人們交際的工具”。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和創造性使用語言的嘗試,促進學生言語技能的發展,從而獲得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和技能進行交際的能力。
1 學生對英語知識能夠通過認知、理解、操練、實踐和掌握后,根據一定的情景,語言環境和豐富的語言材料及某些信息的提供,就會表現出正確且有較高水平的語言交際能力和學生語言習得的行為。
2 學生在語言學習和實踐中表現出較強的思維和應變能力及準確運用語言的能力。具有自己的學習風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3 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巧妙引導、體現主體、注意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特點。努力培養學生求知的能力、合作能力、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生存與發展的能力。讓學生在新理念、新內容、新方法、新信息中汲取養料,獲取豐富的知識。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突出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實踐參與,優化教學方法,加強過程評價,開發課程資源,促進學生發展。
作者單位
陜西省蒲城縣興鎮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 張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