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課程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要讓學生對學習化學產生濃厚興趣和特別愛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開端,教師應充分利用化學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我采用了知曉實驗原理、重視課堂演示、關注學生實驗等三方面實驗教學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現淺述如下:
一、知曉實驗原理
實驗原理是實驗教學的基本內容,是保證實驗成功的先決條件,如果學生不懂實驗原理,實驗就無從下手,實驗就是盲目的。對初中學生來說,很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實驗原理的講述,一開始就讓他們得到規范的要求和科學的訓練,良好的開端在他們的大腦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實驗原理包括基本反應原理和基本操作規則,基本反應原理是實驗的依據,基本操作規則是實驗成功的基本保證。通過強化實驗原理,讓學生重視基本概念,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認識化學實驗的目的意義。初步學會一些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并懂得之所以要這樣操作的原因,實驗教學才能達預期目的。
二、重視課堂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是教師進行表演,并引導學生觀察和思維的教學雙方協調活動的實驗。演示實驗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演示實驗可以為學生提供鮮明、逼真、生動的感性材料,使概念、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識形象化,便于記憶。教材中規定的演示實驗是根據新課程標準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要求和教材重點而設置的。教師應仔細研究新課程標準,通覽教材,深刻領會教材的體系和重點,在這個基礎上弄清每個演示要給學生什么知識?建立什么概念?揭示什么原理?要示范或糾正哪些實驗操作?要培養哪種能力?對于這一點,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現行初中化學教材中規定的演示實驗數量較多,這體現了演示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按要求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課前要進行周密的準備,應使演示實驗的現象明顯,效果良好。演示實驗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演示實驗裝置不僅要整齊美觀,更要注意安全,就整體來講,從塞子打孔、玻璃管彎曲、儀器裝配、夾持位置等都要設計合理,布置緊湊,還要做到連接,拆卸方便,有利于操作。
三、關注學生分組實驗
僅僅只有教師的演示實驗是不夠的,還應該讓學生親自實驗,學生實驗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運用已獲得的基礎知識,在比較長的時間內獨立從事實驗操作,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技巧,同時鞏固驗證、加深和適當擴大他們所學的理論知識,并使之系統化。現行初中化學教材中學生實驗、選做實驗、家庭小實驗均較多,對于學生實驗。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完成,使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實驗的機會。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該加以周密計劃,每一實驗的要求要具體,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強,否則不易達到預期的目的。在進行具體實驗前,要讓學生首先認識常用儀器和性能,掌握基本操作,還要了解實驗室規定和安全常識等。只有學生掌握相關的實驗要求,才能組織學生動手做實驗,學生在實驗前要寫好實驗預習提綱,提綱的內容包括實驗目的、步驟、儀器和試劑名稱,有條件的話還要繪制儀器裝置簡圖。教師要在實驗前檢查每個學生的預習提綱。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隨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和不良行為,并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多啟發,讓學生自己思考解決,教師還要對部分實驗基礎差的學生加以輔導。實驗后,教師應及時做口頭小結;使學生知道他們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以增強學生對實驗的嚴肅認真意識,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除完成操作、觀察、記錄外,還要對觀察的結果或數據作出正確地分析和判斷,最后編寫實驗報告,按時交給教師審閱。
總之,要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就要使學生從實驗原理中懂,從課堂演示實驗中學,從實際操作中練,通過實驗來訓練學生的素養,在親自觀察和操作中強化知識和技能。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鄉縣大河鎮九年制學校
責任編輯 張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