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縮句是一種常見的練習。縮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枝”和“葉”,保留其主干,經過減縮的句子結構應該相對完整,并且不能改變原句的意思。縮句可以幫助我們準確理解句子的意思。如:
(1)緊跟在后邊的象群驚恐地望著在淤泥里掙扎的老象。
經過縮句,抓住句子主干“象群望著老象”,就知道了這個句子主要在說什么。
縮句還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句子是否正確。如:
(2)他除了班里的工作外,還承擔了學校廣播站的小主持人。
經過縮略后,句(2)就變為“他承擔了主持人”,這樣就很容易發現句子存在搭配方面的錯誤。
關于縮句練習的原則和方法,很多語文參考書都有介紹,本文不再贅述。但不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在作縮句練習時,還總會遇到很多問題,有很多爭論。本文將重點討論幾個相關的問題。
一、可進行縮句練習設計的詞組類型
根據每個詞組的內部結構方式,詞組可以分為偏正詞組、述賓詞組、述補詞組、聯合詞組、主謂詞組,此外還有復指詞組、介詞詞組、連謂詞組和兼語詞組。在這些不同類型的詞組中,只有部分偏正詞組、部分述補詞組和復指詞組可以縮略而不會改變原來的意思。例如,下列畫線的詞組都可以被縮略而不會改變原意:
(3)我們要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好習慣(偏正詞組,定中結(4)我班李明同學認真地完成了當天的作業。→完成(偏正詞組,狀中結構)(5)小明高興極了。→高興(述補(6)殘暴的敵人秘密地殺害了我們黨的優秀領導人李大釗。→李大釗(復指詞組)
其他類型的詞組則不能被縮略,否則意義就會改變。下面幾句都是我們在小學縮句練習中見到的習題:
(7)火車兩旁依然是逼人而來的山崖和巨石。(聯合詞組)
“山崖和巨石”這個聯合詞組應該完整保留,這個句子不能縮略成“火車旁是巨石”。
(8)燕子停在電線桿上,像一個個音符。(主謂詞組)
這個句子也不能縮略成“燕子像音符”,“燕子停在電線桿上”不等于“燕子”。句(8)是個復合句,“燕子停在電線桿上”這個主謂詞組做整句的主語,應該完整地保留,不能被縮略。
另外連謂詞組(如“去買東西”)、兼語詞組(如“老師教我英語”)等都不能被縮略,否則就會與原來的意思不符。
所以,老師在命題時要盡量避免給學生出不可縮略的句子,那樣既背離了縮句練習的目的,也會給學生造成很多理解上的困擾。
二、定、狀、補的去留
上文已提到,在縮句練習中能對部分偏正詞組、部分述補詞組進行縮略,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縮略掉“定、狀、補”這些句子成分。很多老師在給學生輔導縮句練習時,也告訴學生“定、狀、補”這些都是句子的枝葉,在縮句時應該將它們去掉。但實際上很多“定、狀、補”雖然不是結構的核心,對于句子的表達卻非常重要,是不能輕易去掉的,下面我們就談談什么樣的“定、狀、補”可以去掉,什么樣的“定、狀、補”應該留下。
(一)修飾定語與指別定語
定語通常是用來修飾限制名詞性成分的,位于被修飾的中心語之前,在句中主要修飾主語或賓語。定語的主要作用是對名詞性中心語進行限制、描述或類別區分。在不同的句子中,定語的語用功能很不一樣,我們根據它在句中的作用將它分為修飾定語和指別定語。
修飾定語是指用來“修飾、描述”的定語。如:
(9)高大挺拔、葉子油綠閃亮的白楊樹,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寬闊而筆直的馬路兩旁。
在句(9)中“白楊樹”前面的定語“高大挺拔、葉子油綠閃亮的”就屬于修飾定語,這樣的定語注重對中心語的描述,能使中心語更形象更鮮明。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中,中心語的所指很明確,讀者不必知道,去掉這些定語不會影響對原句的理解,也不會改變原句的意思。在縮句練習時,修飾定語大多可以縮略掉。
指別定語是指用來“指稱”和“區別”的定語。在有的句子中,說話者必須明確中心語的所指,這樣聽話人或讀者才會明白他的意思。指別定語是說話者為了明確中心語的所指,而從性質、材質、類別、領屬等方面與其他人或事物進行區分而加上的定語,如:
(10)栓子的老婆是大壯的娘。
例(10)中“栓子的”“大壯的”就是指別定語,加上這樣的定語,說話者明確了指稱,從領屬上與其他人區別開來。沒有這樣的定語,聽話者或讀者便不能明白說話者的意思。如果把句(10)中的定語都去掉,那原句就變成了“老婆是娘”,豈不成了笑話?所以在縮句練習中,指別定語不能縮略,否則句意就會改變或不完整。再如:
(11)我國體育健兒頑強拼搏的事跡深深地激勵著我們。
句(11)應縮為“體育健兒的事跡激勵著我們”,如果縮為“事跡激勵我們”便不知所云,表達不出原句的意思。再例如:
(12)盧溝橋成了我國人民永遠難忘的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
如果把這句縮成“橋成了建筑”,這句話就沒有任何信息量,是一句毫無意義的話,所以至少要保留“盧溝”和“具有歷史意義的”這兩個定語,這樣才能使句意完整。
(二)描寫性狀語與限制性狀語
在作縮句練習時也不能把所有的狀語都去掉,因為有的狀語一旦去掉,句意會完全改變,有時甚至會出現句意相反的情況。我們要分清描寫性狀語和限制性狀語。描寫性狀語是對動作、性狀或與動作、性狀相關的人或事物的惰態進行修飾和描寫的狀語。如:
(13)殘暴的敵人秘密地殺害了我們黨的優秀領導人李大釗。
(14)小雨浙漸瀝瀝地下個不停。
句(13)和(14)中的“秘密地”和“淅淅瀝瀝地”都是描寫性狀語,在縮句練習時這類狀語是可以被縮略,并且不會改變原句要表達的主要意思的。這種狀語一般都有狀語標志“地”。
限制性狀語同描寫性狀語不同,它從時間、處所、對象、范圍、方式、目的、程度等方面對中心語加以限制。下面三句中的畫線部分都是限制性狀語:
(15)雷鋒對敵人像嚴冬一樣冷酷無情。
(16)可愛的小演員差點兒在舞臺上滑倒。
(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
在作縮句練習時,很多限制性狀語不能被縮略掉,因為一旦去掉了這些限制,原句的意思就會改變。就以上面三句為例,如果把句中畫線的限制性狀語去掉,就會變成:
雷鋒冷酷無情。
小演員滑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不難看出前兩句與原句的意思完全相反,后一句意思很不完整。另外,“把”字句、“被”字句中的介詞短語“把……”和“被……”都不能去掉,否定句中的否定副詞就更應該保留了。所以在作縮句練習時,對于限制性狀語一定要根據句意酌情處理,不能盲目地都縮略掉。
(三)補語是句子的表義重心
補語在漢語的句子結構中是不是“枝葉”還有待商榷,但含有補語的句子其表義重心大多都在補語上,這已經是被廣泛認可的事實。
常見的補語類型有結果補語、趨向補語、可能補語、程度補語、情態補語、數量補語、介詞短語補語等。在縮句練習中有些程度補語可以縮略掉而不會改變句子的意思,如:
(18)他高興得跳起來。/他高興極了。(程度補語)
句(18)中的補語可以縮略掉,句意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但很多其他類型的補語跟謂語動詞結合得很緊密,就像一個詞一樣,在縮句練習時不能去掉,如下面兩句中的補語都不能去掉:
(19)每當春天來臨,小園里那嫩綠的菜秧紛紛從土里鉆出來。(趨向補語)
(20)汽輪發電機廠的工人師傅把一臺臺進口鉆機熟練地安裝好了。(結果補語)
即使是帶“得”的補語也不能隨意縮略掉,如:
(21)他寫得很漂亮。(狀態補語)
這句話不論是縮略成“他寫”,還是縮略成“他漂亮”,都不恰當。
可見補語在漢語的句子中非常重要,除了少數表示程度的補語外,多數都不能被縮略掉,否則句意就會發生改變或不完整。
綜上所述,在縮句練習中,不是什么句子都可以縮,可以縮的句子也絕對不是簡單地把“定、狀、補”這些所謂的“枝葉”去掉,而是要分清不同性質的句子,不同性質的“定、狀、補”,結合實際情況對不同的句子作不同的處理。縮句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找到句子的主干從而正確地理解句子,我們千萬不要為了追求主干而舍棄了理解。所以縮句練習的答案老師給得也不能太死板,不必要求越簡越好,否則這樣的練習就會流于形式,不利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我們也不能奢望通過縮句練習這一種題型就讓學生了解漢語各種復雜的句子結構,不能也不必給學生講這些語法理論,而是應該在命題時明確練習目的,有的放矢,科學命題,出那些適合縮句練習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