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備胎”,是指機動車上預備的、與原輪胎規(guī)格相同的輪胎。
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變化,“備胎”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使用頻率不斷升高,并不僅指機動車上的輪胎,而是呈現(xiàn)明顯的語義泛化的趨勢,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都出現(xiàn)了“備胎”。
首先,我們看看體育界的“備胎”:
(1)姚明的“備胎”在哪里開拓者小?;蛴谢鸺?/p>
(2)火箭最有希望獲得的是伊爾戈斯卡斯,在奧尼爾加盟之后,伊爾格斯卡斯只能作為中鋒位置上的備月臺。
以上用例中的“備胎”就是我們常說的替補隊員、候補隊員。
如今,由于社會的諸多不確定因素,人們對情感抱有一種不信任的態(tài)度,為防萬一,很多人紛紛開始尋找“備胎”,這就是所謂的“愛情備胎”“情感備胎”。如:
(3)據(jù)說備胎已成大學校園里的一種現(xiàn)象,在大學生聚集的某網(wǎng)站論壇,92名受訪學生中,有21人曾有過或正在經歷與備胎有關的情感。
(4)其實,同學老早就勸過我,從喜歡我的人中選一個做備胎。
另外,由于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對于高校畢業(yè)生來說,為自己準備一個或者幾個“備胎”顯得尤為重要。如,
(5)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我市高校應屆畢業(yè)生“考碗族”多數(shù)表示,參加國考只是面對就業(yè)壓力所做的無奈之舉,因國考門檻較高,所以就成了大家就業(yè)的“備胎”。
(6)這種畢業(yè)心理在畢業(yè)生中很是常見,他們抵觸社會,不愿意從象牙塔里走到紛繁復雜的社會中闖蕩,當然也就準備了很多的“備胎”——考研、考公務員、考選調生、考特崗教師……
除了以上幾類常見的“備胎”以外,我們生活中的“備胎”還有很多,如以下例子中的“備胎”。
(7)媒體質疑:信號機損壞無“備胎”
臺風路段怕雷
(8)其實我只是備胎,哪個角色沒有合適的人了,導演才會讓我去試。
(9)地方衛(wèi)視辛苦倒騰的春晚只淪為備胎,草根自辦的春晚又沒幾人搭理。
這些不同語境中的“備胎”表義豐富多樣,令人耳目一新。當今社會競爭異常激烈,優(yōu)勝劣汰更是一種常態(tài),每個人都揣有一種“有備無患”的心理,這種心理讓人們在行事的過程中都想為自己留一個或多個“備胎”。這是生活中出現(xiàn)這么多“備胎”的社會心理原因。
機動車“備胎”的用途在于當正胎發(fā)生意外后,將旅途繼續(xù)下去,體育界的“備胎”在主力隊員狀態(tài)不佳或者發(fā)生意外時替補他們,情感圈子中的“備胎”則成為對付感情破裂的籌碼,生活中的其他“備胎”也都有著類似的意義。無論是原始的機動車的“備胎”,還是生活中的其他“備胎”,它們在“替補正牌以使X×得以延續(xù)”這一作用上存在共同點??梢哉f,生活中的各種“備胎”是以機動車“備胎”為基礎,經過隱喻投射的認知機制產生的新用法。生活中的各種“備胎”十分生動和形象,不過它們能否在漢語詞匯中扎根,能否進入生活中更多的領域,產生更多新用法,還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