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作為信息時代的一大象征——互聯網,已經逐漸走入普通家庭,網民數量急速增長。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不重視如何正確引導中學生用好互聯網,家庭、學校、社會都應關注信息時代中的中學生。
一、 學生上網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心理受損。由于網迷對上網有著很強的心理依賴,輕者影響學習、身體,嚴重者致使心理變態、心態扭曲。有部分同學上網的目的起初是為了調節心態的,想在網上找個忠實的聽眾聊聊,心情可以得到放松,但實際上,許多未成年人一旦上網,便無法把握,將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網吧里,致使學業受影響,老師批評、家長生氣,反而心理負擔更重。
2. 荒廢學業。青少年自制能力比較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網上瀏覽而荒廢學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學生一旦對網吧癡迷,就是對人生追求的放棄,學生一旦進入網吧,成績直線下降。在一份雜志上,我看到有一位網迷寫道:該死的網吧呀,你奪走了我的學業、奪走了我的大學,我咬牙切齒,切膚心疼!但我就是不能自控!這位同學說:我一閉眼,就看到鍵盤,手指碰到任何物體都有鼠標的感覺,鼠標一點,導彈就發出了。我無法去體味他們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到他們脹紅的眼睛、疲憊的心理,還有精力去搞學習嗎?
二、 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端正上網態度,明確上網目的。不僅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課程,而且還可以直接和學校的老師進行交流,解答疑難、獲取知識,為中學生的求知和學習提供了良好的途徑和廣闊的空間??梢岳眯畔⑦M行學習的能力的培養,利用信息進行學科知識的學習與研究,將信息能力遷移到其它學科的學習中。
互聯網有助于拓寬青少年的思路和視野。因特網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豐富的信息資源,滿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中學生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和科技動態。中學生在網上交流、交友的自由化,使中學生交往的領域空前地寬廣,極大地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給中學生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三、提高學生的網絡素養和加強網絡道德教育
現代青少年普遍缺乏交流,他們從小生活在住宅大樓內,生活的空間變得狹窄;而在學校教師往往通過考察學生的成績判斷學生的優良中差。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和教育一般不太為人們所重視。網絡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地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由于網絡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青少年上網可以進一步擴展青少年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實現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在此過程中,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一方面通過“確定問題、決定策略、搜索獲取、加工利用、集成展示和交流評價”的活動過程,使學生掌握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另一方面通過“感知信息、走進信息和探索信息”的多層次循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和螺旋上升地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僅發展了學生的信息能力,也帶動了其決策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1. 指導學生提高自身素養。增強對網上信息的判斷選擇和處理能力,教育學生選擇那些有利于自己學習生活和發展的信息,做信息的主人。
2. 提高學生的選擇能力和免疫力。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對學生進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教育,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價值觀和腐朽生活方式﹑黃色信息面前,能夠自覺抵制誘惑,避免在精神和身體上受到侵犯和損害。
3. 搜集和推薦健康的網站給學生。要讓孩子健康上網就要盡量過濾那些不健康的信息,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不少學校引導孩子上網學習,通過網絡教育,也可布置一些課題號召學生在論壇、社區、博客等網絡平臺上發表文章,互相交流。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