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學生性心理現狀調查
為了解中學生性觀念、性生理、性心理及性道德現狀,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性觀念,糾正他們性意識中的偏差,引導他們的性意識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筆者選取本市3所中學初、高中生共310名為研究對象,男女生各半,年齡為12-18歲,對其性健康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
(一)中學生的性觀念
多數學生的性觀念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對性教育持積極態度,希望接受性教育、了解性知識,但仍有28%的學生對學校開展性教育持反對或無所謂態度。關于性教育內容,學生認為身體發育知識和性衛生知識(76%)比其他內容更為重要。
(二) 性生理基本知識
調查結果表明,初中學生的性生理知識非常貧乏,11.0%的同學表示自己的性知識非常缺乏,急需了解;44.7%的同學表示有所了解,但需了解更多;14.0%的同學表示已足夠;還有30.3%的同學表示無所謂。高中生以上數據稍好,普遍比初中生高3至5個百分點。
(三)中學生性心理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有15.0%的同學與異性朋友交往時感到很好奇,有個別同學甚至討厭異性;有49.2%的同學表示自己最好的朋友是同性朋友,11.8%的同學表示自己最好的朋友是異性朋友;28.9%同學承認自己收到過異性朋友的求愛信;16.1%的同學承認自己有過異性戀愛朋友。在回答“你與異性朋友交往時希望得到誰的理解與幫助?”時,6.3%的同學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幫助,24.9%的同學希望的得到父母的理解與幫助,31.0%的同學希望得到同學的理解與幫助,5.1%的同學希望得到兄弟姐妹的理解與幫助,還有32.7%的同學不希望得到任何人的理解與幫助。
二、加強中學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一)開設心理活動課
情緒影響著人的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而且貫穿著整個人生。情緒的狀態關系到一個人的學習和工作效率。中學生青春期的性心理困擾和情緒密切相關,如由性成熟帶來的性壓抑和性焦慮狀態;由性沖動引起的自慰行為及其內心沖突;性夢是性自慰的形式之一。我們要引導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坦然待之。學校應開誠布公地對學生講解科學的性知識,引導他們閱讀優秀的科普書籍和文藝作品,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正確引導學生的同伴交往和異性交往
教師和家長應當積極地學習心理學知識,了解中學生同伴交往的規律與特點,認真有序地指導并幫助他們解決同伴交往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以提高他們同伴交往的能力。這樣對中學生的社會化成熟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要建立一種新型的、開放型的人際關系觀念,關懷中學生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的心理發展軌跡,幫助其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關系 。中學階段,隨著少男少女性生理、性意識的變化,性情感也有了很大的波動,由最初的異性相互疏遠階段逐漸發展到關系較融洽的局面。異性交往對于他們今后的人際關系交往更具有建設性。男女交往不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應當受到鼓勵。須知,禁忌只能助長饑渴感,壓抑必然加強好奇心。教師和家長要引導好中學生正確對待男女相互交往的問題,既要避免男女間“老死不相往來”的現象出現,同時也要防止“早戀”現象的發生。要引導他們廣泛地結交朋友,有目的地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并且男女同學在交往中一定要準確地把握自己的熱情,雙方都要把情感把握在朋友友誼的范圍之內。
(三)教師要充當學生的良師益友
學校是以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主軸構成的社會集體,教師不但要在學術方面和知識方面做學生的好老師,在生活方面也要做學生的好朋友。對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來說,最突出的問題莫過于“性”的困惑,教師要充當學生的良師益友,承擔起對學生進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為他們傳授科學的性知識,健康的性道德,啟發學生對自己和對他人的責任感。責任感是一個人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一種自覺意識,是對整個人生和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現在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敏感自信、愛思考、見多識廣,但又普遍易存在獨生子女特有的惟我獨尊、責任心缺乏、感情冷漠、自私驕氣等毛病,所以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尤顯重要。現在中學生中存在的“早戀”、性行為偏離等現象,都和責任感的缺乏有關;性違法犯罪行為是個體對自己本能欲望的放縱所致。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