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流控輟工作,是教育創強和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防流控輟工作,是學校推進文化育人、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體現。
一、理念興校,營造防流控輟工作的良好氛圍
一個學校的辦學好壞,首先在于校長,或者說在于校長的辦學理念,在于一個學校有沒有一個可以支撐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
幾年來,我校先后提出了“質量立校,促進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展”和“讓每一位師生自信地成長”的“信心教育”理念,并經縣教育局領導的高度概括后,提升了我校的校訓——“自信執著、智慧人生”,凝聚全校師生合力,走信心教育之路。信心教育,注重挖掘師生的智慧和潛能,老師更能關愛學生、鼓勵學生進步,學生更能自強不息、追求卓越。信心教育,讓每一個學生不斷取得進步,不斷獲得成就的體驗。這也將會在根本上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預防學生流失。
二、完善制度,保障防流控輟工作的堅持開展
鑒于鄉鎮學校的實際情況,我校制定了《防流控輟工作實施方案》,將防流控輟工作列為重要工作。在學校領導班子形成共識之后,繼而讓每一位教職工明確防流控輟是自己的責任,提高全體教師的責任感。
實行輟學周報制度。周報是班主任的常規工作,班主任每個星期書面上報本班控輟情況,發現學生有流失跡象及時處理并上報年級主管領導,年級領導上報學校主管領導, 逐層匯報、 逐級反饋, 合力處理。
實行家訪“五必訪”和常規家訪相結合制度。全面了解學生具體情況,建立學生詳細檔案,以利有的放矢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實行控輟工作目標跟蹤制度。學校將防輟工作細化,分解給每個科任教師,實行逐級跟蹤管理。校長與年級主管領導、班主任、科任教師分別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各負其責。
實行防流控輟工作階段通報與經驗交流制度。學校每月總結各班控輟工作,并以書面或校訊通或會議等形式通報。定期舉行控輟工作經驗交流,共同探討如何提高控輟工作實效。
實行困難家庭學生資助制度。如:每個學期由團委牽頭的“愛心基金會”發動師生捐款,每周資助生活困難的學生。
三、獎懲掛鉤,激發教職工防流控輟工作熱情
學校應把控輟工作實效列入評先評優和年度考核依據之一,還可設立“防流控輟”獎項,每個學期初舉行控輟工作表彰,獎勵控輟效果突出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獎勵鞏固率達到標準的年級主管領導。而對工作不力,控輟效果不明顯的班級,也應有相應措施,如:對應責任范圍內的領導、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當年不能評先評優,并要擬寫控輟工作反思上交校長室。
四、精細管理,營造學生進得來、留得住的良好氛圍
控輟工作的根本是精細抓好學校的常規管理。學校應從早操、上課、午睡、晚睡、取沖涼水秩序、衛生、學生儀容儀表等具體工作著手,加強常規管理,營造學校弘揚正氣、和諧穩定的良好氛圍。
控輟工作的焦點是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做好行為習慣偏差生和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重中之重。學校應注重后進生不良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糾正;重視指導學困生按照“低起點、小目標、分層次、分階段”原則逐次逐次取得進步、體驗成功;通過老師細心的關愛、精心發現契機或提供平臺,讓后進生發揮特長,使他們發現自身的閃光點、體驗成功的情感,讓他們每天都有新目標;注重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正當愛好和興趣,引導學生參加學校舉行的美術、音樂、體育和書畫、剪紙、漫畫制作等各項興趣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或活動中找回自我,培養自信心。
五、優化教學,共創學生學得進、學得好的良好局面
教學控輟,是學校防流控輟的關鍵。首先,學校應積極引導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樹立民主、平等、師生互動的教育方法,關愛學生,盡力做到“師生以心換心”;其次,學校應積極指導教師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學會合理處理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展現自身的教學魅力,讓學生喜好自己的課堂;再次,學校應積極引導教師結合班級學生實際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次布置作業、分層次檢測,讓每個學生聽懂、學好,讓每一個學生每節課都有收獲,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