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概念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概念掌握得牢不牢固,對學好數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一、通過實物演示引出概念
概念屬于理性認識,它的形成依賴感性認識,教學新概念時,從引導他們觀察和實物演示入手,就比較容易解釋概念的本質和特征。例如:講“求一個數的幾倍”這節課時,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倍”的概念。學生對“倍”概念不清楚,就很難解決這類乘法應用題。我用實物演示先向學生講清“倍”的概念,進而講清怎樣求一個數的幾倍。教學時,我是這樣做的:先出示題目“小明第一次從粉筆盒里拿出2支白粉筆,第二次拿的是第一次的3倍,第二次拿了多少支白粉筆?”(學生回答6支),接著我從粉筆盒里拿出6支粉筆問:6支粉筆可分為3個“2支”粉筆。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并向學生說明“3個‘2支’粉筆就是2的3倍”,從而引出“倍”的概念。再概括:如果求2的3倍就是2乘以3,求3的4倍就是3乘以4,以此類推。最后歸納:求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把這個數乘以幾。
二、通過計算概括出概念
在教學中,如通過計算能解釋概念的本質屬性,就可以通過計
算概括出概念。如教學“出油率”這個概念時,可以讓學生做這樣一道題:用250千克花生榨出花生油84千克,求花生油的千克數是花生的百分之幾?學生列示計算:84÷250=0.336=33.6%,然后告訴學生這個百分率就是花生的出油率。概括:花生油的重量占花生重量的百分數叫做花生的出油率。這個概念,就牢牢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
三、通過操作,歸納出概念
實際操作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實際操作既可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又可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教“長方體的認識”這節課時,先讓學生按圖(在黑板畫圖)用紙皮做一個長方體,然后讓學生觀察自己所做的長方體,再作適當的點撥,學生很快就能歸納長方體的概念。
四、通過知識歸納,鞏固概念
對于學過的概念,要注意知識歸納,使學生根據概念之間聯系觸類旁通,以達到鞏固概念之目的。如在復習“四邊形”時,我先讓學生說出各類四邊形的特征,然后總結,列表:
這樣,學生對四邊形概念就容易區別了。
總之,概念內容不同,教學方法也不盡相同,只有概念掌握好了,才能更好地掌握數學的法則、公式等,才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 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