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觀察,有序表達
從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的習作看,選材都比較貼合學生生活,容易理解,易于表達。比如第一單元習作“介紹家鄉景物”,這個題目寫的都是孩子們生活中所見景物,是他們生活中所熟識的真實場景。單元習作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仔細觀察,能說出景物的特點;能按一定的順序說清楚;充分表達熱愛家鄉的感情。這樣的習作要求就能讓學生有章法可循了。第二單元的習作寫的是環境保護的主題,對于城市的孩子來說環境保護并不陌生,家鄉環境的變化也是身邊發生的事,因此也容易寫出真情實感,不說空話套話。這兩篇作文有一個共同點,都需要細心地觀察。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既缺乏細致的觀察能力,也缺乏有序地表達。因此,在課堂上,我采取觀察實物進行描述的訓練。在講臺上展示一個蘋果(或其他實物),讓孩子進行觀察。有孩子說,這是一個紅通通的蘋果我及時進行總結:這是從色彩入手進行觀察。有孩子會說,這是一個又大又圓的蘋果。我會引導說,這是從形狀來進行觀察。色彩和形狀都是通過我們的眼睛觀察得出的結論。我們還可以動用其他的器官進行觀察,比如鼻子,嘴巴,耳朵等。孩子們“恍然大悟”,這是一個又香又甜的蘋果。老師及時進行引導,我們觀察事物都是有一定的順序的,首先利用了我們的眼睛,這是第一感官,然后才動用了其他的器官,是有一定順序的。緊接著我利用PPT展示一處景物,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有序地表達,引導孩子按照空間順序從近到遠,或按照時間順序寫出某處景物一年四季更替的不同景象,這樣的練習有一定的梯度,可以通過填空式練習降低難度從而達到訓練效果。通過指導,學生對習作有了初步的認識,于是讓學生練筆然后小組交流,方便同學之間互相啟發和促進。以下是我們班同學寫的一篇習作:
家鄉的海
在大自然中,我最喜歡海。因為我出生在海邊,從小就領略過海的壯觀和秀麗,也只有海才有廣闊的胸懷。
清晨,旭日東升,太陽公公懶洋洋地從海平線上露出半邊臉時,光芒立刻映紅了海的臉頰,海變成紅色了。傍晚,夕陽西下,太陽公公疲勞地在海的西邊落下。當太陽公公將最后幾縷余輝灑在海上,海變成金色的了。
大海漲潮的時候,海浪一波又一波地涌向岸邊,拍打在石頭上,濺起了水花,使大海這幅畫變得更加美妙了。退潮了,海浪完成了龍王下的“送禮”任務,高興地哼著歌回去向龍王報告了。嗬,送的禮物可真多!多得數不清的海星,還有那形狀各異的漂亮的海螺……龍王待我們可不薄哩!
我喜歡一望無際的大海,我要向大海一樣擁有寬闊的胸懷。
二、創設情境,真情實感
第三四五單元都是敘述性作文,“說說我自己”屬于寫人作文,“我學會的本領”“爸爸媽媽的愛”屬于寫事的作文。上這些作文指導課會有意思很多,我會給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的愿望,在作文中滲透趣味因素,減緩坡度,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在這類型的作文指導中,我采用訪談式的教學法,先給出一個主題,然后請一個學生充當我的“節目嘉賓”。學生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比如“爸爸媽媽的愛”這一主題,很多獨生子女都獨享了父母的愛,因此,很多人都認為父母給的理所當然,往往沒有什么事情讓他們覺得觸動,因此很容易落入俗套,千篇一律地寫出“深夜父母送‘我’去醫院”的作文。因此在習作開頭,我播放了一段動物如何愛護自己孩子的視頻以及一些平常隨處可見的親子生活場景的圖片,讓孩子感受到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皆來自于父母,讓孩子對“父母的愛”的開始慢慢溢出,于是孩子們便有話說了。這樣的訪談最大的好處是我們可以設定談話的方向引導寫作內容,也能夠對重要的細節加以放大,從而達到情感共鳴。我請上臺的“嘉賓”小女孩父母在外工作,她自幼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這樣的孩子對于父母的愛會更加直接鮮明,于是,我引導她從一些小事講起,小女孩講起媽媽每次分別時的眼淚,講到父母隔著千山萬水對她學習的關心,大家聽得熱淚盈眶。以下是小女孩的習作:
我不像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樣能夠在父母身邊快樂地成長,因為我的媽媽在湛江工作,我和我的外婆舅舅住在一起。只要一放假,媽媽總是帶著我喜歡吃的東西第一時間趕來廣州陪伴我??吹綃寢尰貋恚沂指吲d。相聚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每一次跟媽媽分別,她總是緊緊地抱著我,對我說:“寶貝,你要聽老師的話,好好讀書呀!”看著媽媽紅紅的眼眶,我使勁點頭。
另外一個孩子寫了自己小時候生病的事情,角度很獨特,也很感人。
小姨告訴我,在我5歲的時候,我曾經得過一場病,爸爸媽媽把我送到醫院,醫生說我的病情很危險,隨時有生命危險,要留院觀察。媽媽眼淚一下子就掉下來了,緊緊地抱著我,口里一直念:“兒子,你不要有事??!你不要有事??!”一邊哭一邊念,就這樣抱著我哭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的小姨來替媽媽,看見媽媽的眼睛已經腫得像桃子似的。小姨讓媽媽回去休息,媽媽死活不肯,最后在大家的勸說下回去了,可是,她卻跑去寺廟拜神去了。媽媽說,如果當時我有事,她都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三、展開想象的翅膀
第六單元和第八單元都是想象作文,對于三年級孩子來說,他們的腦袋里面有著許多千奇百怪、五彩繽紛的想法,因此引發學生想象思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至關重要。想象力是一種特殊的思維能力,豐富的想象力是寫作的不竭源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編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在作文指導過程中,我先讓學生續寫童話故事結尾,讓他們懂得如何進行合理的想象。兒童喜歡幻想,只要我們對他們的幻想加以引導,讓他們明白,細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取材,運用夸張、擬人的手法進行表達,并且能夠從中得到什么教育意義。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