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中成為熱點,并成為新課改積極倡導的教學策略。
一、自主合作教學模式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意義
自主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學習。美術教學中的合作教學,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表現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和互動來促進學習,以集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合作學習的核心是,不同水平的學習者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溝通、交流與合作,分享資源、相互促進,最終實現自我提高的目的。
第一,有利于發展學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根據學生能力水平的不同,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討論、互相啟發,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彼此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傾聽他人的觀點,自我反思,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
第二,有利于實現每一位學生發展的目標。高中的美術課需要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更需要學生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創造,無論是手工制作還是美術創作,是鑒賞還是繪畫,合理地運用自主合作學習,能開啟學生的新思路。自主合作教學模式,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促使學生主動進行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合作,讓小組成員都積極承擔共同任務中的個人責任,彌補了一個教師面向眾多有差異的學生難以兼顧的不足,更利于學生個體目標的實現。
二、目前美術教學中自主合作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從教學實踐看來,自主合作學習形式確實能使美術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但同時也給教師控制課堂秩序帶來了一些困難,很容易使課堂教學產生看似熱鬧實則混亂的局面。所以美術合作學習中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視實質,缺乏實效”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自主合作缺少明確的目標與分工。由于合作學習的目標不明確,導致學生目的不明確,課堂就空有“熱鬧”,自主合作流于形式。
第二,合作實效不顯著。由于分工不明,學生忙閑“不均”。遇到自控力較差的學生,小組合作中還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爭端或討論與學習無關的問題,小組學習顯得自由散漫,課堂教學秩序會比較混亂。
第三,學生沒有真正“自主”起來。在以往的美術課堂上,有時候往往是打著“自主合作”的口號,實際上還脫不了傳統的窠臼,教師不自覺地去干預學生的合作,不僅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也沒有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度,這樣的自主就不是真正意義的自主。
三、有效組織自主合作學習的措施
1. 教師要學會轉變角色
在自主合作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任務不再是把教學內容全部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發的學習,主動的發現,教師不再是 “講臺上的智者”,應該是學生身邊的引導者、知識與技能的點撥者。因此,進行合作性教學,教師必須要明確自己在課堂上的作用,要明智的轉變角色,這是合作性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
要使自主合作教學達到好的效果,教師還必須確立民主平等意識,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這也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教師必須充分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啟發學生內在的主動性,放手讓學生表現自己的獨立性。
我在攝影模塊《探究紅綠藍光源變化效果》教學中就有這樣的體會:在課前準備過程中,我就要求學生自主閱讀教材,通過網絡查閱有關資料,收集有關人造光源照片,通過小組形式的自主合作與交流,分析人造光源色彩變化,感受舞臺光色效果;在課堂上,學生是有備而來的,學得十分輕松和主動,相比較而言,學生的創作想象力更豐富,作品表現形式也多樣化。通過自主合作式的探究學習,同學們會主動地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去。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激活了同學們的表現欲望和創作沖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了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發揮。
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創造有利條件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知識盡可能讓學生發現,過程盡可能讓學生參與,內容盡可能讓學生選擇,方法盡可能讓學生掌握,疑難盡可能讓學生探究,檢查盡可能讓學生自查,學生能提問的教師不先問,學生能描述的教師不替代,學生能自己創作的教師不示范,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真誠地與學生一起探討、共同研究,形成師生合作。
2. 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很容易使整個課堂的自主合作流于形式。因此,教學目標不僅要明確而且還要適合學習合作共同體,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以攝影模塊《探究紅綠藍光源變化效果》美術教學為例,在學生合作探討之前,我先明確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生加深對光源的認識,探究、體會光學三原色的變化效果,借鑒大師的作品提升拍攝技能。能綜合運用有色光源表達情感,拍攝藝術趣味較強的燈光照片,并對攝影作品進行互動交流及評價;能認識紅、綠、藍等有色光源,善于應用排列組合式探究實踐,初步感受不同色彩光源效果。
技能目標。通過學生們自主合作的探究,在課堂上不同感受以及不同的觀點,協助學生認識光源三原色以及變化規律。通過進一步探究實踐,能善于運用暖色調、冷色調等光源進行拍攝。
情感與價值觀。利用室內燈光和舞臺照片資料,從色彩斑斕的舞臺光色效果中激發學生對人造光源效果探究的興趣;通過不同光源效果對比,體驗遵循排列組合式探究事物規律的思維方法;借鑒大師的作品,感受與拍攝燈光藝術效果,提高攝影技能技巧,提高審美能力。
在明確的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學生們根據教學目標閱讀教材,通過網絡查閱有關資料;通過分析人造光源色彩變化,感受舞臺光色效果;在課堂上,很多小組都嘗試采用排列組合式比較法,通過光色變化過程,加深了對光源變化的認識和理解。
3. 要進行合理的分工,安排優勢互補的小組組合
小組的組建是自主合作學習賴以開展的必要前提,我們知道,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怎樣安排小組組合,怎樣合理的分工,是自主合作學習要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基于小組分工的重要性,教師在課堂上必須要有意識地組織好分組,最好在學生自愿的前提下按不同的性格差異、美術表現技能高低、表達能力的強弱分配好小組。
還可以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各種差異進行互補穿插組合,比如愛動的和愛靜的組合,反應快的和反應慢的組合,興趣濃厚的和興趣淡漠的組合,各自特長不同的學生進行互補組合。優勢互補的組合有利于相互間的學習和促進,同時也能建立適度的競爭,包括個人之間的競爭和集體之間的競爭,這樣想象力豐富的能帶動不太愿動腦筋的,細心的能帶動粗心的,學生為了集體的進步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教師在活動中要特別注意關照全體學生,給所有學生機會,組內學生的角色最好能輪流擔任,避免出現只有少數美術基礎好的學生唱主角,而導致多數學生成為局外人的現象,而教師可以成為學習過程和學習環境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4. 采用積極的、多元化的合作評價方式
一堂美術課臨近結束時,教師應對學生的自主合作情況做出恰當的評價并總結學生們合作的經驗。教育心理學研究證明,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所以在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恰當地把握評價標準,并設立一定的激勵機制,這對指導和調節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
評價的目的在于達到組內合作、提高學生的鑒賞審美能力,在我的課堂上,我本著鼓勵為主的原則給小組打分,在教學中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鼓勵,對不足進行正確歸因,使學生感到努力就有希望,很大程度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潛能。
在實際操作中, 我也注意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 不僅是教師評價學生,而且學生有自評和小組互評。多種評價都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5. 在課外活動中滲透自主合作性學習
美術是一個廣闊的天空,不僅局限于美術課這片小天地,生活中美的事物無處不在,美術活動也是無處不在,畢竟美術課堂上的時間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我也將自主合作這一教學模式延伸到學生的課外活動當中。
開展美術課外活動,如黑板報的設計制作、班級活動海報設計制作、班級小報的刊頭、插圖的設計制作、校園美化、舉辦有關的美術展覽等活動,我都要求學生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這一系列的課外美術活動不但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更能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審美力和創造力。合作學習機會,讓組員們相互影響與督促,先進帶動后進,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