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課堂教學是指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成果。而采取什么方法,以什么教育思想為指導來管理學科的課堂教學,直接關(guān)系到課堂教學效果。一個具有民主的、先進的教學理念的老師一定能貫穿課的始終把學生的注意力管理好的。那么,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用精美的語言來包裝課堂
小學語文教材具有“文質(zhì)兼美”的特點,存在著許多形象的、情境的審美內(nèi)核。一個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尤其是想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首先自己必須具有較高的語言修養(yǎng)。教師的語言一方面應該像詩一般,有鮮明的節(jié)奏,有和諧的韻律,通過語速的快慢,語音的強弱、高低,語調(diào)的舒緩、 沉穩(wěn)、歡快、高亢等來表現(xiàn)它的美;另一方面,教師的語言應該機智幽默,意味深長,催人奮發(fā),學生能從這閃現(xiàn)出智慧的話中輕松地學到知識,懂得道理?,F(xiàn)代學生需要聽或音樂般的,或有幽默效果的話,正如魚需要水,樹木需要陽光一樣重要,所以教師要多說具有這些效果的話。
教師運用美的教學語言,給學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導學生去探求真,獲得善,享受美,從而使他們在知識上得到充實,智能上得到發(fā)展,思想上得到陶冶,靈魂上得到凈化。
二、用精彩的生成來構(gòu)建課堂
“教學是主體的、能動的、活躍的人的活動,教學的確定性中存在著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中存在著確定性,從而構(gòu)成了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創(chuàng)造的空間,構(gòu)成了課堂教學中的動態(tài)生成的美”。課堂教學過程中,動態(tài)生成就是始料不及的“意外”。布盧姆曾說:“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shù)了?!币虼?,當“意外”不期而至時,教師不能拘泥于預設(shè),應尊重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關(guān)注他們的需求,把握好契機,并及時將它轉(zhuǎn)化成有效地課堂教學資源,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并帶著期盼分享他們的童趣,那么你就能和學生一起感受無法預約的精彩,并從中體驗到意想不到的課堂樂趣。
如筆者在教學《將相和》中“負荊請罪”一段,正當學生為藺相如以大局為重的胸襟折服時,冒出了一個另類:“老師,前文的藺相如機智勇敢,這里他為什么這么傻,采取這種自取其辱的下策?”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苦思冥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可以既達到目的,又不受羞辱。有的說:“藺相如可登門造訪,曉以利害關(guān)系,相信廉頗也會通情達理的?!庇械恼f:“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和廉頗講理,光明磊落地說服他。”還有的說:“讓趙王找個茬治治廉頗,再由藺相如出面求情,獲得廉頗的感激?!薄ㄟ^討論,學生明白了“以退為進”,讓廉頗悟出其中的道理,效果遠比指責、爭辯、欺瞞好,這就叫策略,藺相如就是這樣一個立足智慧,做事有謀略的人。對話,使教學如“剝筍”般層層推進,如“織網(wǎng)”般絲絲入扣;生成,使課堂流光溢彩,熠熠生輝。課堂教學的精彩就這樣在偶然中悄然生成。
三、用精選的資料性課程資源來豐富課堂
伴隨著新一輪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課程資源”成為人們特別關(guān)注的一個嶄新概念。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不再視教科書為唯一的教學資源,越來越多的與語文教材相關(guān)的文字、圖片、音像等資料性課程資源出現(xiàn)在閱讀課堂上。但是,也有不少教師對資料性課程資源的選用缺乏明確的目的,誤以為引用的資料越多越好,以至把大部分課堂教學時間用在補充資料的展示上,課堂成了“資料展示廳”。
比如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只有一個地球》時,課堂上,在僅僅用了8分鐘的時間交流“課文告訴了你什么”后,就先給學生《地球母親——我要懺悔》和《一封來自地球母親的信》兩篇閱讀材料,讓學生讀完后以“你想對地球母親說些什么”為話題展開對話,接著教師又借助課件出示并朗讀學生提供的兩則網(wǎng)上的信息《布什拋棄京都協(xié)定書》《布什不參加拯救地球會議》,在讀完后讓學生說服布什,展開對話。
上例中,教者認識到師生是課程資源的創(chuàng)生主體,這是對語文教育傳統(tǒng)的一次重要的突破,為語文教學開辟了廣闊的道路。但是,僅僅8分鐘的課文學習,學生連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都很難做到,充斥課堂的大量的閱讀資料,必然會造成學生對文本感知感悟的沖淡。因此,資料性課程資源的選用,要精益求精。就一堂閱讀課而言,并非多多益善,也不可毫無涉及,必須在適當?shù)沫h(huán)節(jié),以優(yōu)化的方式,進行有效的展示,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抓住閱讀重點,突破閱讀難點,進行有效閱讀,提高學生素養(yǎng)。同時亦可以達到擴展文本的內(nèi)容,擴寬學生眼界的目的。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