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第二課堂是美術教育的必要的延伸。一些有美術天賦的學生,渴望得到老師課堂以外的輔導,不少家長也常常提出這樣的要求。美術第二課堂活動是課堂教學必要的延伸和提高,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能夠擴大學生的美術知識范圍,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發展學生的美術興趣與特長,便于發現和培養美術特長學生,具有課堂教學難以替代的作用。 “課內打基礎,課外抓提高”是我一貫遵循的原則。我校每屆學生從初一就開始開展美術第二課堂活動。每個年級的活動小組為20-30人,時間安排在每周三下午4∶15—6∶00。
我認為美術第二課堂活動應采取多種形式。我有時會帶學生去風景秀麗的地方寫生,讓學生一邊欣賞自然美景,—邊學習寫生方法;有時會請知名畫家來校與學生們見面,談成才之路,為學生作畫示范;有時會帶學生們參觀書畫展,以開闊視野,受到藝術的熏陶;有時會組織現場作畫比賽,觀看有關美術的影視錄像;有時還會舉辦—些美術培訓班,如電腦美術設計、版畫、工藝品、國畫、攝影等培訓班,目的明確,內容集中,時間較短,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效果顯著。
藝術節作品展覽是美術第二課堂的成果展。我校每年12月在校辦公樓舉辦學生藝術作品展。第二屆作品展,展出書畫手工作品360多件,攝影作品30多件,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是第二課堂教學成果最好的展示。
工藝作品展與第二課堂輔導
我引導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制作成各種各樣漂亮的藝術品。比如,將廢電池制成小機器人,把可樂瓶改成花瓶或凳子,用塑料條編成小菜籃子,利用碎布頭粘貼裝飾畫,用舊報紙做成燈罩,將廢藥瓶改成風鈴等。在展廳里可以看到展出的作品種類繁多,包括交通工具、生活用品、建筑物、小動物等等,這些作品形狀有趣,制作精美。
最具特色的是面具制作。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展示他們收集的各個地區的不同面具,然后按人物、動物、卡通、鬼怪、夸張、變形等類別給面具分類。再向學生展示幾種制作方法,播放我自拍的制作錄像。在構思的過程中,學生一般傾向于做立體的面具,如果用卡紙制作相對較困難,所以我建議學生用報紙,既環保且可塑性強。先把氣球吹大(不要太大)后扎住,把報紙撕成手掌大的不規則形狀,泡到加了水的漿糊里,貼在氣球的一邊,把撕下的報紙貼成一個臉型。再撕鼻子大小的報紙,按同樣的方法貼出鼻形和顴骨的形狀,等報紙干后把氣球取下,再用大張的報紙把整個面具包一遍。接著把面具的眼睛用刻刀挖出來,用水粉涂上喜歡的圖案。可以加上羽毛或毛線作點綴。最后,用有圖案的透明膠貼好一支棍子作面具的支架,或打孔后穿橡皮筋。
電腦美術設計作品展與第二課堂輔導
輔導地點在學校電腦室。我先給學生講解優秀的海報設計,再講解電腦設計軟件Photoshop7.0和Coreldraw10.0的基本工具的用法,然后給學生定下題目,如環保、和平、愛心、廣告等。學生自行構思草圖,上網查找資料后進行設計操作,教師在旁輔導。最后對制作好的作品進行噴繪、裝邊、展出。
繪畫、書法作品展與第二課堂輔導
國畫第二課堂輔導,先給學生提供有詳細步驟的臨摹書,讓學生臨摹一張作品,注意墨色的用法。再進行示范、1評、互評、自評,然后修改。下一節課,改為室外寫生課,得寫生稿后再自由創作。
素描的第二課堂輔導。先看錄像,后講解素描的基本原理,如黑白灰的處理和立體感的掌握。然后擺靜物、射燈,我即場示范畫法。再由學生寫生,我進行輔導,教學內容從單個幾何形體素描到幾何形體組合,然后到素描靜物和素描石膏像,再到素描人物。速寫也是訓練素描和抓形體的好方法。一般由同學輪流做模特進行寫生。
我們還講授了水粉等裝飾畫的制作。
攝影展覽和第二課堂輔導
這里談談人物攝影的輔導。首先要掌握用光。如平面光顯得人物的質感較強,但是較平,立體感和藝術感不強。側光使人看起來更有立體感,根據不同角度的光線和光線不同強度來確定立體感的強弱。逆光更能突出環境色和人物輪廓美。白光的環境不太適合用逆光。再者要注意拍攝角度、拍攝距離、拍攝速度。
除了展覽,我校每年還開展一次現場書法比賽。藝術節展覽作品由學校收藏,或在學校的飯堂、辦公樓或教學樓掛出。部分優秀作品還送評各類省級市級的美術比賽并獲獎。我校逐步形成了“學校美術教育有特色,學生藝術學習有特長”的良好藝術教育氛圍。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