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聽力理解操作過程作為意識的對象加以監控,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解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屬于元認知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元認知策略指導聽力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自我調整和自我規范。
一、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
如仁愛版九年級上冊Unit 2 Topic 1 Section A, 在做聽力訓練之前,告訴學生首先要比較1a的兩幅圖畫的差異,展開對話,學習部分生詞后,不看書,只聽錄音,捕捉要點,再回答問題,從而提高聽力水平。在聽錄音前出示問題:Where are they going to have a picnic? Why does Kangkang say “Oh, my goodness!” ?接著進行聽力練習,最后核對答案,板書1a的關鍵詞:beautiful—fresh—clean—gone—dirty—terrible—waste water.另外,教師應幫助學生了解所聽內容的主題,給出具體的學習任務。如課堂上要聽一段關于保護動物的文段,教師可讓學生先思考為何動物面臨滅絕,啟發學生找出人類破壞動物的生存環境的原因,最后總結人類應努力愛護環境,保護動物,并將其對應的詞告知學生,同時提供一些關于本話題的詞組。
二、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與調節能力
我要求學生每月提交聽力學習報告,內容包括:執行情況(好、中、不佳)、遇到的困難、聽力策略的使用及效果。學期末提交本學期學習目標的實施情況及總結,并進行自我考核。教師把聽力學習報告作為考核學生平時成績的重要依據。通過記錄表完成情況的自我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會成為自覺的認知活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意識地學會監控自我學習行為及調節學習進程。
三、指導學生學會監控聽力過程,采取恰當的策略
聽力訓練開始前,教師可帶領學生通過聽前的準備活動、課文標題和聽力題等,預測要聽的范圍和大體內容。教授仁愛版九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2 Section A中的聽力訓練,我出示《洛神賦圖》,板書,領讀并要求學生理解figure。出示《向日葵》,板書并領讀,讓學生了解sunflower等。接著我出示聽力問題,在問題中呈現短語in the distance, make up one’s mind,先讓學生掌握。然后引出聽力任務。
集中注意力是聽力理解中很重要的策略。如仁愛版九年級上冊Unit 2 Topic 1 Section A,在問題“Where are they going to have a picnic?”中,是否一味要求自己要接收到每一個單詞,還是著重把握好有關地點的單詞?在繼續聽下一個環節內容時,是否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上一個環節而沒有跟上現在的聽力內容?因此,元認知策略就是要求學生能樹立全局觀念,把注意力集中于全篇的聽取和領會上。
教師應培養學生選擇主要信息、分清主次的能力。教授仁愛版九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3 Section C時,我設置了幾個話題,提前解釋文中的某些句子:When you graduate from a school, you will receive a document. We call the document a diploma.出示畢業證的圖片或實物。On the paper, your name, your school’s name and your principal’s name will be signed. Diploma shows that you hav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a course or has passed an examination, and also it means that you will meet a new possibility.板書并要求學生理解document, possibility, principal和diploma。然后設置一個問題:What is the paragraph about?學生聽第一段錄音,找出段落主題,回答問題。
另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進行課后的聽力訓練,合理制定課后聽力學習計劃。如多聽英文歌,看英文電影和電視節目,參加英語角、英語俱樂部、英語廣播站等。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