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生入門的向導,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基礎,是獲得知識的開端。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若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幫他們拿到這條開啟作文大門的鑰匙,他們就會有熱情,有動力。
一、引導學生樂于觀察,開啟寫作興趣
留心處處皆學問。比如陽光明媚的三月正是踏青尋春的好時機,我會帶學生觀察校外春的風光——雨后樹兒的新芽,山邊不同的野花,花間嬉鬧的蜜蜂、蝴蝶。引導他們細觀樹兒、花兒的形狀、顏色,嗅嗅氣味,蜜蜂、蝴蝶飛翔在繁花中的姿態等。有時為了連續觀察一個物體,我會發動學生搞些小種植。如學會在家種植鮮花,觀察其生長的過程;或者指引他們主動觀察家周圍的景象風光,家人不同的生活習慣等。做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在觀察和體驗大自然的變化中,培養和提高審美感受的能力,培養熱愛的情趣,激起作文的興趣。
二、利用說讀,引發寫作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我會充分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片段;充分利用教材,挖掘讀寫訓練因素;依托教材,又超越課文,找準訓練點寫片段,注意激發寫作動機,做到“以讀促寫”。如讀了朱自清先生的《春》,給學生創設一個“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濃烈、和諧、寧靜的美的氛圍。這樣的春天美麗、誘人,朱自清先生的用詞很生動、形象。那我們身邊的春天也是這樣的嗎?也有這樣美麗嗎?我用這些疑問引領學生回想我們的春,并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觀察,看看我們的春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何異同?可不可以仿照先生的寫法,也說一說,寫一寫我們的春,引發起學生要說要寫的興趣。
三、創設具體情景,激發寫作興趣
作文必須是學生自然而然的寫,這樣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而要想學生自然而寫,就需要教師根據寫作的目的,為學生提供一個有益的啟示,提供一個激發靈感,喚起寫作沖動的具體情景。如我給學生布置一道題目為《童年》的作文。我先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歌曲《童年》,再播放幾幅孩童放風箏、打球、跳繩、捉魚等有關童年事的畫,給學生創設一個回想情景。同學們一看到這些圖畫立即沸騰了,紛紛地說出自己小時侯玩耍的情景,爭相地說哪種活動最好玩,情緒高漲,班內出現一片混亂的局面。等他們亂講一通后,我立即終止他們的混亂,讓他們分成幾個小組,討論敘述哪種活動好玩,為什么好玩,怎樣好玩,玩的情形又是怎樣的。討論完后,讓代表敘說出來,講完后,同學們根據別人的敘說,自己的記憶,再把作文寫出來。結果所寫的作文情感真摯,形象生動。
四、 訓練想象力, 激起寫作興趣
1. 運用續寫、擴寫、改寫來訓練
學習完《陌上桑》一課后,圍繞羅敷和使君這兩個人物,設疑:羅敷上前致詞后,使君是否知難而退?羅敷和使君斗爭的結局到底怎樣?最終羅敷的命運會如何?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增補一些情節,給這首詩增加一個結尾。
2. 在想象作文中進行訓練
在現行的教材中有許多想象的作文。想象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最佳手段。通過形式多樣的想象作文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進而促使他們產生較濃厚的寫作欲望。如童話想象作文在教材經常出現,也是學生最感興趣,最容易把握的一種文體形式。學習了《駱駝尋寶記》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對現實生活的認識,自編故事寫一篇《xx尋寶記》;學習了《蟋蟀在時報廣場》后,再給這只蟋蟀增添更精彩的生活情節?;蛘咭龑W生穿越時空的限制,以發展的眼光看未來,大膽設計自己的未來,世界的變化。
五、提高修改作文的積極性,培養寫作興趣
指導學生自改、互改、互評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最有效的手段。學生寫文章,一般是一揮而就,然后交給老師就算“大功告成”,至于如何修改很少想過。在教學中,我會在激發學生修改興趣的基礎上引導修改。先指導修改草稿,找幾篇有代表性的邊念邊讓學生口頭修改,再讓大家自改?;蛘咧笇〗M互改,可以找一篇較差的習作抄在黑板上示范,具體指導學生用幾種修改符號去改,然后將作文本分別發到各小組修改,老師作巡回指導。批改完后,引導學生及時講評,本小組改的哪幾個寫得好,好在哪里,哪幾個差,差在何處,應怎樣寫,最后老師鼓勵性講評,評出“優”、“良”、“好”等,使學生感受到了修改的快樂。有了樂趣才有主動性,有了主動性,才有創造性。因此,學生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可以激發起他們再次寫作的興趣。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