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8年12月我國政府派出海軍艦艇編隊前出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以來,如何保護我國國家海外利益便成為擺在國人面前的一個顯性問題。在海軍艦艇編隊前出亞丁灣護航三周年之際,我們有必要對我國海外利益保護問題做一次清醒的梳理。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我國國家利益不斷向海外拓展,國家海外利益保護已上升為我們的一項戰略任務。這種保護需要多種措施才能實現。
從思想文化上提高海外利益保護意識 自古以來,我們的海外利益保護意識就很薄弱,甚至在思想文化上就沒有海外利益保護這種意識。幾千年來,我們以“天國”自居,與外部世界的來往限于“貢”與“贈”,根本談不上海外利益保護這一問題。近代以來,隨著列強的侵略與殖民,我國的國門被強行打開,我國的海外利益不斷增多。由于國家處于被欺凌和宰割的狀態,我國的海外利益就更談不上考慮如何保護了。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海外利益的保護才走上正式軌道。冷戰時期,我國的海外利益還是十分有限的。雖然國家開始采取措施保護海外利益,這種海外利益的有限性及保護措施的有限性還是沒有能夠推動我國從思想文化上重視海外利益的保護。如這一時期見諸于報端的有關我國海外利益保護的文章與書籍是十分鮮見。海外利益的保護似乎成了國家與政府的“專利”。這不能不說我們在思想文化上還是沒有對海外利益的保護給予足夠的重視。
改革開放,尤其是冷戰后,我國的海外利益不斷擴展,海外利益在國家整體利益中的分量越來越大。加之全球化使得各國的國家利益融合不斷深化,這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國家海外利益的拓展。面對國家海外利益的急劇擴大,我國并沒有從思想文化上做好準備,危機來臨之時,就會出現一種倉促應戰之感。面對海外利益不斷拓展而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我國也在不斷地在探索如何解決。如今年利比亞出現危機之后,我國政府從容地采取措施,解決了撤僑等一系列問題。但是,我們在利比亞的利益也遭受了諸多損失,這也是客觀事實。這說明,我們在不斷擴大海外利益的同時,并沒有對海外利益如何保護這一問題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這也說明,我們腦子里對海外利益保護這根弦兒還沒有繃緊,而只是一味地考慮海外利益擴大了。如果這樣下去,我們的海外利益越多,可能損失會越大。海外利益的保護在我國國家利益的拓展中將是一個“短板”,極大地影響我國海外利益的拓展。因此,在海外利益拓展時,我們必須考慮到海外利益的保護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須從思想文化上提高對海外利益保護的認識,這是保護我國海外利益的根本性問題。這一問題不解決,就難于保護我國海外利益。
構建國家海外利益保護戰略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海外利益必將不斷增多,其在國家整體利益中的比重也將會越來越大。如果不對國家海外利益實施有效的保護,我國國家利益安全必將受到影響。制定我國海外利益保護戰略已成當務之急。
多年來,我國海外利益拓展并不是一種有序狀態。隨著國際上國家利益競爭不斷激烈,我國的海外利益無序拓展面對兩種困境:一方面是這種無序已經不適應海外利益的發展,另一方面是這種無序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下顯得十分蒼白無力。我國海外利益拓展必須在國家海外利益發展戰略統一指導下進行。如沒有一定措施進行保護,這種拓展也不會有發展后勁兒的,拓展海外利益與保護海外利益必須并行展開才能促進國家利益的擴展。目前,擁有海外利益的大國都提出了適合其本國的海外利益保護戰略。這是一個國家擁有海外利益所必須,也是一個國家促進海外利益拓展所必須的。隨著我國海外利益的不斷擴大,我國構建海外利益保護戰略已是大勢所趨。一旦我國制定了清晰的海外利益保護戰略,我國海外利益的拓展者就有了信心,海外利益拓展就會加速。
建立海外利益危機反應機制 隨著海外利益的不斷拓展,我國海外利益安全面對著這種一種窘境,即受到威脅的越來越嚴重,受到威脅的概率越來越高,威脅發生的突然性也越來越大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一個處理危機的快速反應機制,是難以保護我國海外利益安全的。這種機制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危機預警機制。建立了這種機制,就可以對威脅海外利益的各種因素進行判斷,提前對危機出現的時間做出分析與預測,并對應各種危機提出處理方案。二是應對機制。這種機制是指:平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有應對預案;一旦危機出現,這種預案能夠得到快速實施;一旦發生了沒有預見到的危機,也可以得到妥善處理。三是善后機制。應對機制只是解決了如何處理危機問題,一旦危機解決了,如何繼續維護和擴大海外利益將是善后機制解決的問題。四是“伺服機制”。中國有句俗話,吃一塹長一智。某一影響我海外利益的危機案例出現之后,我們應該將從該案例中獲得的經驗教訓用于改進危機反應機制。這樣才能使我們應對危機的能力不斷提高,海外利益不斷得到有效保護。
大力發揮駐外機構的作用 在我國海外利益的拓展中,政府派出的駐外機構在我海外利益的保護中將發揮重要作用。這主要是因為:一是政府派出的駐外機構在當地具有保護我國海外利益的權威性;二是這種機構能夠在當地有效保護我海外利益;三是這種機構可以直接向我國政府申請,采取某種形式的保護海外利益的措施。正是我國政府派出的駐外機構具有的這種獨特功能,這些機構在我國海外利益的保護中應該充分發揮作用。從近年經驗看,我國政府派出的駐外機構在國家海外利益保護方面表現得好,我國海外利益的保護工作就開展得好。否則,我國海外利益保護工作就不得力。我國政府派出的駐外機構是我國海外利益保護的“前哨”,既起到推動我國海外利益拓展的職能,又起到我國海外利益保護的職能。這種雙重職能是我國政府派駐海外機構具有的不可替代的職能。只要我國政府派駐國外的機構將這種職能發揮得好,我國海外利益保護工作就會有一個大幅度提升。
靈活地建立海外軍事存在 使用軍事手段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是最強有力的手段。在緊急時刻或必要時刻,軍事手段的使用也是最有效的。從今年我國利比亞撤僑可以看出,我國在亞丁灣地區的軍事存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此,我們對軍事手段使用應該明確這樣幾個問題:一是使用軍事手段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說,沒有我國海軍艦艇編隊前出亞丁灣地區參加護航,我國在亞丁灣的利益保護就無從談起。不使用軍事手段,我國在許多國際問題上的主張就會顯得蒼白無力。因為我國海軍艦艇編隊前出亞丁灣,我國才在亞丁灣護航問題上提出了分區護航的主張,并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二是沒有軍事支撐的海外利益是十分脆弱的。歷史上的無數事例已經證明,海外利益的建立、拓展及保護,如果其背后沒有軍事支撐,其安全就無從談起。三是在危機地區或可能出現危機地區建立軍事存在有利于我國海外利益的維護。我國的國防政策是不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但是,這一政策并不妨礙我國的海外建立軍事存在。我國海軍艦艇編隊前出亞丁灣參加國際護航行動就是海外軍事存在的一種形式。除此之外,我國建立海外軍事存在的形式還可以有多種,如在危機附近地區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派出軍艦到危機附近地區訪問、進行針對某種非傳統軍事安全問題的演練等。近年來,美國在國外部署的兵力呈現出一個特點就是以參加軍事演習的形式在動蕩地區維持著一定規模的軍事存在。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受到某些國家的反美浪潮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得不從這些國家撤出一定數量的兵力,同時美國又認為在這些國家擁有重大利益,這也是美國近年來與某些國家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規模越來越大的原因之一。美國的這種做法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啟示。四是簽署某種合作協議,在處理危機時使用某國家的港口或機場,確保對威脅我國海外利益的危機迅速做出反應。當然,這也是一種隱性的軍事存在。五是不斷擴大我國在海外的軍事存在。如果一味地拓展國家的海外利益而忽視了軍事保障手段的建立,國家海外利益的安全保障也就無從談起了。
借助聯合國機制維護國家海外利益 隨著國際社會“條條框框”的不斷完善,任何一個國家在海外的活動都在受到這些“條條框框”的約束。同時,任何一個國家都力爭在這種國際約束力允許的范圍內爭取最大的國家利益。如美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冷戰后,美國成了惟一的超級大國,但其在海外的行動也不是隨心所欲的,也是頻頻打著聯合國的旗號實現其目的的。實際上,目前的國際客觀現實越來越要求世界各國要按照“規則”在國際舞臺上辦事兒。這將是世界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同樣,我國維護海外利益也要學會按照國際規則辦事兒。根據聯合國的要求,我國向亞丁灣地區派出海軍艦艇護航編隊算是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2008年,我國政府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的有關規定和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派出海軍艦艇編隊進入亞丁灣地區強制打擊海盜。據此,我國實現了“首次使用軍事力量維護海外國家戰略利益、首次以軍事力量履行國際人道主義義務、首次在遠海保護重要運輸線安全”。這次在聯合國框架內使用軍事手段在海外保護國家利益,其經驗之一就是借助聯合國機制維護國家的海外利益。具體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力爭在聯合國框架內維護海外利益;二是把握時機,運用聯合國有關決議維護海外利益。我們只有把聯合國的“規則”用足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維護我國海外利益。學會用聯合國規則來維護我國的國家海外利益,是我們當前應該做好的一門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