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班級管理是維護學校秩序、保證教學質量、實現教書育人目標的基本保障。
一、完善體制——責任激勵
根據管理心理學的這一原理,在班級管理中實施“小組輪流管理”“小組長負責制”,有助于班級管理體制的建立與完善。
(1)相互制約。班主任——班長(團支書)——班委(團支部)——小組長(團小組長)的縱向領導關系層層負責,彼此制約;班委會公開班務的橫向檢查方法,使責任明確結果透明化,于是各行政小組之間既相互監督,又彼此激勵。(2)提高能力。班委領導下的小組長負責制本質上是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這種管理模式恰恰滿足了學生獨立自足的心理需求。(3)協調關系。在班委領導下的小組長,既是本小組的管理者,又是本小組的代言人,代表本小組參與班級的各項管理工作。在這種體制下,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和自由,這就增加了學生與班干部、老師之間的相互了解,由心理上的接近感,進而產生上下左右較為融洽的心理氛圍和群策群力、團結合作的人際關系,增加學生對班級決策者的認同感。
責任激勵在建立班級管理體系、激發學生管理愿望方面作用是巨大的,要保持并發揚這一管理體系的優越性,必須首先為之點燃理性之火焰。
二、希望之光——理性激勵
1. 班級主理念
主理念詞是“一條船、一把刀、一面旗”。簡稱“三個一”思想。“一條船”的涵義有二:其一,“船”是學習之舟,“船”提示學生們不忘學習之本。其二,一條船是團體精神、集體意識的體現:同學們共處一個班集體里,就是一家人。大家只有互相幫助,齊心協力,榮辱共濟,才會把班集體這艘進取之舟駛上勝利的彼岸。“一把刀”的涵義有二:其一、“刀”是對學校規章制度的一種形象比喻,是“嚴格”、“有力”的象征。其二,“一把刀”強調學校的規章制度是衡量學生行為是非曲直的唯一標準。對管理者而言,手執這把“刀”,必須公正,既不手軟,也不“濫殺無辜”;對管理者而言,在這把“刀”面前,人人平等。“一面旗”的涵義:作為個體,在班里要做最好的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敢為人先爭第一;作為班級集體,要成為全校最好的班級,爭做學校一面旗,力創一流爭榮譽。
2. 班級行為理念
行為理念詞:“修內涵,塑形象,努力學習。學禮儀,從我做起。”“內涵”是形象的基礎,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豐富的知識底蘊,構成了內涵的兩大要素,而道德與知識只有“修養”方能得之。“形象”是內涵與外延綜合后所能給予人視覺感受,這種綜合的過程就是“塑”。如何“修”?怎樣“塑”呢?途徑只有一個,這就是“努力學習”。努力學習的標志是刻苦和思考。刻苦獲博學,思考得真知。“學禮儀”旨在塑外形;“講文明”,已在展內涵。摒棄一切不文明的行為,必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人人爭做文明的標兵。”
三、數字說話——公平激勵
量化管理用數字說明問題。學生在科學的數字面前,沒有不公平感,只有口服心服 ,同時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量化表格一律公布,量化結果一目了然,對管理者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對被管理者則具有很大促進作用。量化管理者還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可比性。以得分排名次,會增強學生的差距感,由此而萌生的趕超之念,會敦促學生施趕超之行。
四、先進閃光——榮譽激勵
在量化管理的基礎上,及時對學生的優點給予獎勵是激發學生積極性重要途徑,榮譽激勵就是諸多獎勵方法之一。集體榮譽激勵,如:管理小組、團小組等。
班級實施榮譽激勵的優點:(1)獎勵具有針對性。班級獎勵的原則是有成績就獎勵,不求全責備。這就為學生提供了發現、鞏固、發展自我之長,對比、尋找、克服自我之短的成長機會。(2)獎勵及時。班級獎勵周期短,最長半年,最短一個月。這樣能對學生的成績給予及時的肯定。
五、情有所依——情感激勵
開展層層談心活動。層層談心指班主任和小組長以上的班干部,班干部特別是團支書與一般學生和團員之間展開的談心活動,這樣不僅滿足其被注意、被尊重的心理需要,還能增強其奮發向上的斗志。
多行雪中送炭之舉。班級管理者要全面了解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道德修養、愛好與特長、愿望與追求,以及家庭狀況等,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和感情基礎,抓住引起學生情緒波動的最敏感的神經。特別是對于生活上遇到困難的同學或后進的同學,班級管理者要施以最大的愛心,及時給予幫助。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