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的終極目標是學生的成長,學生是活動的中心,學生在課程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獲取知識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每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都帶著自己的經驗背景,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來到課堂進行活動,通過合作、交流、探究,獲取新的知識。因此,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主動的過程。那么,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如何讓英語高效課堂成為學生的“動感地帶”,讓學生切身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呢?
一、英語高效課堂的理念
英語高效課堂是英語教師為了提升教學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實施目標管理的一種全新教學理念。具體地說,高效課堂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體現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輕松而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從而主動、愉快地學習。正如羅杰斯所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
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歌唱會”,離開學生高效的“學”,就無所謂教師高效的“教”。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尤其是對基礎欠佳的學生,英語教師不能放棄對他們的指點迷津。英語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使他們感到點滴的進步,從而激發繼續向上的求知欲望。
(二)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積極的學習動機
英語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高效課堂精彩無限,使學生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到授課內容,使學生學得生動有趣。
常言道:教無趣,必不樂學。激活學習興趣是保證積極學習動機的途徑,而好的教學方法又是激活興趣的關鍵。英語教師要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動”起來。英語教師要根據課堂上學生的知識反饋和思維活動情況,靈活選擇教法,密切注意學生的思維進展情況。
(三)創新教育教學的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要創建高效課堂,英語教師必須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從有效推動學生主體性實踐活動入手,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的能力,造就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課堂上,英語教師要開放學生活動與思維的空間,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注意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在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予以高度的關注。
二、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
英語課堂有時缺乏積極高效的師生互動,而全方位開放型的課堂教學模式較少。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留給學生自疑、自悟和自練的時間相當有限,對教材沒有進行高效的大膽取舍、巧妙組合以及加深拓展。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愿意發言;同時在聽新課過程中跟不上英語教師的節奏,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可是,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堂內提升教學的高效性呢?
(一)使用媒體手段,拓寬教學內容
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手段,把圖、文、聲、像、影等多種形式融為一體,能夠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直觀和形象,同時有助于提高英語課堂的容量、密度和速度,這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更能吸引學生參與,給英語課堂教學帶來新的動力。另一方面,短而快的課堂節奏能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 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參與者,英語老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無限的語言潛力,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制定評價制度,獲取學情反饋
英語教師要量身定做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語學習效果評價制度,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況,從而靈活地組織下一次高效的課堂教學。新課程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英語教師要借助學習效果評價制度,挖掘學生的閃光點,用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與人格魅力影響和感染學生,促進學生個性的養成。
(三)進行教學反思,優化教學過程
英語教師需要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根深蒂固的教學模式,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轉變自己的身份,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維能力目標;同時要突破現行教材的局限性,系統強化教學重點,培養學科優秀生,關注學科薄弱生,積極進行教學反思,及時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棘手問題,努力構建高效課堂,不斷優化教學過程。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