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一碗水端平”
“偏愛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成見,降低教師的威信,也會造成學生之間的矛盾和分歧。”身為一名班主任,我一貫堅持師生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則,經常設身處地想象學生所處的地位,不但關心指導他們的學習,還密切注意、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堅持“一碗水端平”, 以情“攻心”。
《孫子兵法》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其實,這一策略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思想。面對班中性格特點千差萬別的學生,只可智取,不可硬攻。對尖子生,我注重抓他們的品行,嚴格要求,正確指引,特別注意抓學生的思想動態。我任教的班級里有一名女學生,品學兼優,是老師的得意門生,全校公認的好學生。可有一段時間,上課時她眼波異常,神情恍惚,時而臉頰發紅,時而目光落在一位男同學身上。我私下找機會和她談話,先消除她的疑慮,讓她敞開胸懷,說出心里話,然后因勢利導:“老師希望你惜時如金,刻苦攻關,全力以赴搞好學習。過早考慮成人之事,對你的學習影響很大。”她眼里閃爍著晶瑩的淚花:“謝謝您,老師。我錯了,我知道以后該怎樣做了。我請求老師幫我保守這個秘密。”我伸出手和她拉了拉勾:“一言為定。”后來,他們倆都考取了同一所重點中學,我暗自慶幸自己當初教法得當,沒有對她造成傷害。
美國前總統林肯說過:“每一個人都喜歡別人的贊美。”因此,對于后進生,只要他們有點滴的進步和微小的成績,我就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加倍呵護他們的信心,為他們創設成功的機會,使他們產生一種愉悅感。如:發音不清的濤同學,一向很自卑,但擅長打籃球,我建議體育老師選他當籃球隊員,讓他在籃球場上大顯身手,為班級、為校爭光,使他克服了自卑感;對膽小怕事、上課從來不舉手發言,但很喜歡唱歌的樂同學,我就讓他每節課前領唱,鍛煉他的膽量……這樣,通過揚長避短,把表揚當成鼓勵他們奮發向上的動力,以情“攻心”。
二、 建立“領導班子”
一個好的班級必定有好的班干部,而作為班干部的引導者——班主任,只有高度重視班干部的作用,才能規范班級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我發揚民主精神,精心挑選班干部,建立“領導班子”,使他們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班長一職,經民主選舉,委任獨占鰲頭的學生作頂梁柱,負責班級的全面工作;而副班長一職,則選膽大心細,在學生心目中有威信、有一定活動能力的學生擔任,協助老師做好學生家庭作業的督促、檢查工作,讓“懶蟲們”無懈可擊;挑選紀律委員,我更是別出心裁,讓一些紀律散漫的學生擔任。這樣,當他們站在講臺上時,受到全班同學的監督,自然不敢胡來。
建立了“領導班子”,班級制度也要充實完善。主要內容如下:1. 班長作為班主任的助手,直接管理班級,行使班主任權力;2. 紀律委員必須以身作則,善于觀察,把班中的違紀現象制止于萌芽狀態;3. 學習委員負責收集意見,每周五向班主任匯報,班主任自當論功行賞;4. 凡有違反紀律者,視情節輕重,罰以唱歌、講故事、跳舞等,為大家提供娛樂節目;5. 如有特殊事故發生,由“領導班子”、班主任和家長商酌裁處。
三、 言傳身教
“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們發展自己的能力,完善他們的人格。”這充分說明,班主任的任務是幫助學生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而不是逼迫就范。與其天天用言語、懲罰措施督導學生,不如以身作則,讓學生自覺地約束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規定學生早上七點三十分到校,我必定提前到校,并下班巡視;每堂課預備鈴一響,我已經站在教室門口準備上課;發現地板上有廢紙,我立即俯身拾起;勞動課上,我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和同學們一起動手勞動等。
我還借助班級制度的規范與引導作用,再加之自身的言傳身教,避免滔滔不絕、義正詞嚴的大道理訓話,盡量營造一個民主、和諧、文明的學習氛圍,最終讓教師的“他律”轉變為學生自我管理的“自律”,化“要我做好”為“我要做好”,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全班學生銳意進取的學習興趣,良好行為蔚然成風。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