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秦國的君主秦穆公的愛馬跑到了岐山腳下。村民們不知道是國君的愛馬,把它殺了,全村人都來吃馬肉。官差搜尋發現后,便把老百姓都抓了起來,準備嚴懲。秦穆公卻說:“一個真正的君子絕不會為一匹馬去殺人的。”他不但原諒了村民,還送好酒給他們喝,說:“吃好的馬肉,必須喝上等的酒。”村民們非常感激。后來,晉攻打秦,秦穆公差點被俘。在危難之際,受過恩惠的村民自動組成敢死隊,為秦穆公解了圍。秦穆公失去一匹心愛的馬,得到的卻是大家的擁戴。
以上例子雖有不少的文人引用,但作為一名校長,應該從以上事例中得到借鑒。作為一校之長,在處理學校的各種事務中,應具秦穆公那難得的涵養與包容——這也應該成為校長的一種基本素養。
學校的管理應像上海周弘所講的“要學會欣賞教育”。我理解為管理從欣賞開始,從包容開始,而不是一味的指責批評。作為校長一旦記住并實踐了這一點,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一開始找到了教師的優點,然后開始欣賞。管理要管心,管心要管情。理解教師的情感需求,管理就是如此簡單。本人在多所小學擔任過校長職務。每所學校之間人文的差異,教師隊伍的融合,如何盡快縮短磨合期,自己能否在各所具有不同特色的學校順利地開展工作。如何處理好之間的關系,校長的大度與包容、關愛與接納(即校長的人格魅力),確實必要而且需要一定的功夫。
首先,在學校中,處處體現著校長的氣質、人格和個性。校長在教師群體的號召力,是從校長人格魅力中來的,校長的人格魅力是塊磁鐵,它能把學校全體教職工吸引過來,擰成一股力,圍繞著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共同奮斗。校長的人格魅力體現在他的大度與包容、關愛與接納。校長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與人為善,具有人本主義思想。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否則,學校人人離心離德,校長將會成為孤家寡人,難以完成正常的校園管理工作。作為校長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校長是一種崗位,是一種工作,是以服務學校為宗旨的。自己的人格已不僅僅是個人的事,其人格威望或人格缺陷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發展。
校長人格魅力來自:1. 有信待人。2. 平等待人。3. 服務待人。4.公正待人。5. 情感待人。校長要充分運用管理權,制定切合本校實際的規章制度,用制度去規范和約束師生的觀念和行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獎罰分明,這樣才能樹立校長的威信。
作為校長應在學校中倡導互助合作的精神,鼓勵和指導教師互相包容,互相接納,要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用愛去贏得愛,用愛去化解矛盾。要充分利用好競爭的激勵作用,又要設法避免可能由競爭帶來的不良影響。尤其是在逐步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今天,作為校長更要注意正確對待成績,不能把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師的唯一標準,更不能把它當作“制服”教師的有力武器。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這里面不僅僅是寬容、體諒、民主,還包含著接納、協調與融合。總之,當校長的我們,創設良好的教師氛圍,用我的真,換你的心。引用海爾企業文化管理最核心的理論是“承認人的價值、尊重人的才能”。這種精神不是空話、套話,而是實實在在地落實在校園的管理過程中。這實際上就是“愛心管理”理念。
在實際工作中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好事不搶功,錯事不推諉。在待人處事方面,以誠為本,和諧共處。要珍惜和同事在一起工作的機會。因此,在日常工作期間注意創設民主、團結、和諧、愉快的積極向上的一個集體。教育工作是良心工程。教師的政治思想工作是永遠需要的。因為它影響到一代人的發展。美國管理學教授弗郎西斯指出:“你可以買到一個人的時間,可以雇一個人在指定的時間到一個指定的崗位去工作,你可以買到按時或者按日計算的技術操作,但是你買不到熱情,你買不到創造性,你買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必須設法去爭取這些。”這就是指導我在校長的管理工作中做到大度與包容、關愛與接納的源泉。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