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論城鄉,在“上學難、上學貴”之外,還要加一句“上學遠”。在城市是由于擇校,在農村是由于撤點并校。校車悲劇肇事的基本原因就是“上學遠”,顛覆了義務教育法關于“就近入學”的原則。
——著名教育學者楊東平
教育部近日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改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的意見》。教育部提出,從根本上改變簡單以成果數量評價人才、評價業績的做法,摒棄簡單以出版社和刊物的不同判斷研究成果質量的做法,還明確提出反對各種簡單化的科研排名。
——工人日報報道
發達城市的政府通過賣地搞房地產來發財,不發達城市通過賣山賣水賣景點來賺錢。
——廣東金融學院劉偉教授認為,景區特別是風景區,其實是社會共同財富,卻變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小金庫”
以前經常聽到昆蟲迷、植物迷、數學迷;現在只聽到電腦迷、網絡迷、財迷。
——職業趨向模糊并偏于單一的“迷失”現象,在近日舉辦的中小學生職業啟蒙與職業規劃教育論壇上引發憂慮
在公眾主體意識覺醒和權利意識高漲的情境中,靠大量說教和道德獨白喚醒的信任是脆弱的;在利益結構失衡、公平正義短缺的條件下,靠增長贏得的信任是短命的。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
學的20年前的教材,畢業要設計iPhone。
——麥可思總裁王伯慶一語道破大學教育的一大悖論
素質不等于彈琴唱歌,不等于書法畫圖,素質是個人日常的行為表現,對品性的自我要求、對社會公德的反應。素質的培養需要教育,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父母家人的言傳身教;學校教育,老師書本的教育啟示;社會教育,公共傳媒的影響。現在學校教育有偏,社會教育混亂,尤其是家教缺失!
——北大博士后陳秋霖說
用五年時間,在全國培養百萬4至6歲的中華小孝子。
——中國倫理學會實施中華小孝子培養工程。此舉不禁讓人聯想起近日某地政府意欲有計劃地培養上千個“喬布斯”
站在政府大樓前,時常覺得自己是一只渺小的螞蟻。
——攝影師沈曉鳴已經完成了40多個縣市級政府大樓的拍攝,北到呼和浩特、南到深圳、東到上海、西到張掖。他的作品被稱為“從樣本意義上完成了對中國縣市級政府大樓風格的收集”
為了幫助有志于赴美留學的中國高中生實現入讀美國頂尖名校的留學夢想,美國非營利性機構AIEI國際教育推廣委員會特別為中國高中生提供一個跨入美國名校深造的良機——美國頂尖名校生培優計劃,該計劃去年11月正式登陸中國,并在廣東區域2012年限招100名在讀高中生。
——美國頂尖名校生培優計劃中國區域負責人介紹
最近有機構對18座主要城市980位百萬富翁的面對面調查結果顯示,14%的內地富豪已經或正在申請做投資移民。這個比率之高,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其他大國中也是極其罕見的。這批受訪富翁的平均年齡為42歲,每人平均擁有凈資產六千萬元人民幣。
——瑞信集團董事、總經理陶冬說
很多學生在學習動力方面存在不足,在空閑時間里往往不愿意主動去學習,這是中國教育面臨的很大的問題。研究表明,如果學生在15歲時還沒有培養起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他們以后就很難成功。
——前不久,在北京大學附中的一場小規模交流會上,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創始人安德烈亞斯·施萊克爾回應記者的提問時說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