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鈴快響第二遍了,剛出辦公室門口的我,被一個學生撞上:“老師,不好了,王永豪他們幾個不是準備上課,而是在故意搗亂!”我的腦袋“轟”地一聲——怎么搞的,又搞什么鬼?昨天才狠狠批評了他們一頓,今天又犯了。
我疾步向教室走去。遠遠地就能聽見教室里傳來一片喧鬧聲,隱約還聽到歌聲——親愛的,你慢慢飛,小心前面帶刺的玫瑰。親愛的,你跳個……我走進教室,只見里面飛著紙片,好似演唱會一樣的氣氛。看見我來了,幾個搗蛋鬼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我氣憤地掃視著全班,只見永豪等幾個學生正耷拉著腦袋,像憋足了勁準備迎接我的批評一樣。全班學生也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我壓住怒火,知道氣頭上不會產生好的教育方法,而且那幾個人是出了名的“搗蛋王”,批評的話天天都聽,道理天天講,效果還是沒有。想到這些,我的理智占了上風——要冷靜。
“Miss Chen 剛才聽到有同學在唱歌,好像是最近在我校流行起來的網絡歌曲《兩只蝴蝶》吧?(同學們會意地點頭)老師很喜歡這首歌,可總是沒有機會現場聽。剛才我在門外聽到我們班有幾個同學唱得不錯,現在‘買票’再聽一遍好嗎?陳老師現在想請他們上臺為大家完整地唱一遍這首歌好不好?”“好!”一陣熱烈的掌聲響起。起初,永豪等人不知所措,坐在那里發呆,以為我是開玩笑,但當聽到我說“快,快,快,別像個老太太”之后,他們幾個自信地站起來,信步走上講臺,大聲地唱起了歌。剛才緊張尷尬的局面被歌聲打破了。接下來,是我的幾句很平靜的提醒和對以后提出的希望。那一課,同學們非常認真、積極,而我也在高漲的熱情中結束了那節課。
我慶幸自己當時做對了,對“差生”而言,批評已經麻木并產生了“抗體”,越批評,他們的對抗情緒越重。我們的教育必須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把學生當作訓斥的對象,他們年紀雖小,但情感是相當豐富的,只要我們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歡樂和開心的事情“充實”在教育當中,哪怕只是瞬間的幽默,也會使教育工作更有效更精彩。因為幽默中暗含褒貶的行為指導,是不傷學生自尊心又能屢奏奇效的一著;因為幽默的被認同是要學生經過思考的,而且是主動地認同,在集體教育中是最能觸動、影響他人的方法。我喜歡幽默,它讓我和我的學生更懂得生活,更熱愛生活!在教育工作中我更重視幽默,因為,即使是瞬間的幽默也能迅速縮短我與學生的距離,為我的課堂教學增添色彩。
(作者單位:廣東增城市荔城街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