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星期二的早上,大課間的鈴聲響起了。第一節剛下課,班長小鵬就哭喪著臉對我說:“老師,我的手機丟了。”我聽了十分驚訝,連忙問:“你為什么帶手機來上學?”因為我曾規定學生不準帶手機到學校,而小鵬是個乖學生,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不會違反紀律的。果然不出所料,小鵬說這部手機是他爸爸的,他借來貯存資料,因為英語老師昨天布置了一項任務,讓他回家查找資料,今天把整理好的資料用移動硬盤帶回學校交給老師。但是小鵬家里沒有移動硬盤,于是只好用爸爸的手機把資料帶回校。沒料到剛上完早讀課就發現手機不見了。我繼而問:“有哪些同學知道你帶手機回校?”小鵬說:“沒有,我把手機一直藏在書包里,只拿出來看了一眼,應該沒人知道我帶了手機的。”小鵬正說著,已經有幾個同學圍上來打聽發生了什么事。我讓班長把學生帶到操場做早操,然后叫小鵬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梳理清楚,詳細地講給我聽。
從小鵬的敘述中,我斷定這件事是自己班的同學干的。于是我和他分工合作,把坐在他附近同學的書包和抽屜翻了一遍。第一次排查沒有結果,然后我再擴大排查范圍,但仍沒有結果。突然,我想起撥打手機號碼的方法,如果手機藏在課室,撥通號碼后手機會響的。于是我趕緊從辦公室拿來手機,邊拔打電話邊找。可是撥通電話后我徹底失望了:手機關機。“好個狡猾的家伙,居然把手機關掉。”我想。就在我們尋找手機的時候,大課間操結束的音樂響起,同學們馬上要回到課室了。我想,學生們回到課室,尋找手機就變得非常被動了。于是我決定改變策略,來個請君入甕。我抓緊時間,在同學們回到課室之前做好準備。
我跑到辦公室,拿來平時檢查背書時用來抽簽的小紙盒。在學生回到課室之前,我表情嚴肅地站在講臺上。這之前,我對小鵬說:“你跟同學說你的手機已經找到了。”小鵬不知道我葫蘆里賣什么藥,就問:“老師,手機找到了嗎?”我向他點點頭說:“按我說的去辦,手機定能找到。”等學生全部坐好安靜下來后,我簡要地向大家講了今天早上發生的事情,并鄭重宣布:“在同學們進行大課間的時候,我和小鵬一起在每個人的書包都找了,手機已經找到。”說這話的時候,我迅速看了看臺下的反應,很多同學都議論紛紛。
就在課室要“炸鍋”的時候,我又說:“但我并沒有拿回手機,因為我想給這個一時犯錯的同學一個改正的機會。現在,老師給這位同學主動承認錯誤的機會來了。你們每人準備一張小紙條,如果手機是你拿了,就寫上‘對不起,我知錯了’,并簽上名字。如果不是你拿的,就寫‘我不知道’,也簽上名字。”我說這話的時候顯得十分鎮定,仿佛真的知道手機在哪里似的。我要讓同學們感覺到我已經找到手機,現正在給犯錯的同學以機會。這時,小鵬也在下面散布手機找到了的信息。透過我銳利的目光,學生們確信我已有證據在手,而那位犯錯誤的同學仿佛也感覺我已經發現了他。這時我又發話了:“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如果知錯能改,大家都會給你一個改正的機會,老師也保證為你保守這個秘密。”說完,我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來寫紙條。
當學生們忙著寫這份“真情告白”時,我觀察了臺下同學們的表現,只見有的在竊竊私語,有的埋頭寫字,有的在左顧右盼,仿佛怕別人看見自己寫了什么似的。寫完之后,我要求把紙條放入一個紙盒內。然后我把紙盒帶到辦公室,逐張打開來看。紙條逐一打開,我看到的是同一個答案“我不知道”。“難道估計錯了,手機不是班里學生拿的?”我想。就在我快要失望的時候,突然,我發現一張紙條上寫著“老師我知錯了,請您原諒我”。一看紙條下方的簽名,我驚呆了。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想到是他,因為他是一個學習用功、平時表現非常好的學生。人已經找到,怎樣拿回手機呢?這又是一個難題。如果馬上把這個學生找來,那無疑是告訴大家,手機是誰拿的。我要想一個既讓該生好下臺,又讓其自然地把手機交給我的方法。
接下來的一節是我的課,我迅速寫了一張紙條:“知錯能改是個好孩子,既然知道錯了,就要勇敢地承認。請你在放學前把手機放到我辦公桌上。”我把紙條夾在他的作業本中,并親自交到他手上。第三節課,我若無其事地繼續上課,偶然用眼睛瞟一下那個學生,只見他整整一節課低著頭,不敢正眼看我。我知道他心里很難受、很慚愧,放學后,我有意在課室里逗留了一會兒。回到辦公室,我果然發現桌面上放著一個手機,下面還壓了一張小紙條:“老師謝謝您,我知道錯了,請給我一次機會,我絕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看了紙條,我知道我成功了。
我把小鵬叫來,把手機還給他,要他馬上帶回家。小鵬驚訝地說:“老師,你是怎樣找到的?在哪里找到的?”我只對他笑了笑說:“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后要注意保管自己的財物。”
第二天,我找機會把那位拿了手機的同學叫到一個幽靜的地方與他談心。談心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并不是成心要拿小鵬的手機,只是無意中發現小鵬的那個打開的書包里放著一個漂亮的手機,由于一時好奇,就順手牽羊把手機拿走了。他表示知錯了,請求老師原諒,同時非常感謝老師對他的保護。之后,我要他寫了一封檢討書,保證以后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這件事的處理既挽回了損失,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給了學生一次深刻的教育。這件事給了當事學生深遠的影響,使之感覺到了老師的信任和保護,在學期的畢業考中,他發揮出最大潛能,考出優異的成績,并被評為學校的“十佳學生”。可見很多時候,班主任工作真的需要智慧和藝術。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大朗鎮巷頭小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