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的老師曾經這樣在辦公室里哭訴:
“我這么辛苦地給他們上課,他們竟然還是這么亂!你說,他們對得起我嗎?”
“我讓家長來,是為了他的孩子,竟然說忙!真不像話!”
……
面對學生和家長種種“沒良心”的作為,老師們或者咄咄逼人、盛氣胥之,或者滿面失望、眼含熱淚,于是,學生和家長由反抗到不滿再到委屈再到抱歉再到愧疚再到保證,終至于感激涕零俯首帖耳了。相對于體罰而言,也許這種精神上的最終收降,是更加可怕的。學生逐漸適應了對老師感恩戴德的心理角色,發自內心地服從老師。被馴服之后的學生,并不是從此不會再有叛逆的心理或行動了,而是只要有了,他就會在內心對自己進行譴責:“我這樣做,怎么對得起我的老師?”于是,有的懸崖勒馬,回頭是岸,有的則心意惴惴,被心靈的拷問煎熬得不得安寧。
這,是愛嗎?如果靠規訓的手段來教化,難道不是對愛最大的譏諷嗎?
作為一個從教15年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的“老班”,我不斷在反思,當下的教育生活中,究竟還有哪些與真教育背道而馳漸行漸遠?前幾天,看到了這樣一段文字:“如果眾生平等的道理沒有差錯,那么,一個靈魂就沒有資格去加工另一個靈魂。我不相信誰的靈魂配來加工我,也不相信我的靈魂配去加工別人。”突然之間,我醒悟了許多。我是一個教育者啊。從走上講臺的那一刻起,我是把教育當作自己摯愛的事業來做的!對于教育,我懂得多少?對班主任工作,我懂得多少?對學生和家長懂得多少?對自己又懂得多少?于是,我決心重新反思,不僅僅是把自己的傷疤揭下來,而是把蒙在心上的黑布撕去;也不僅是暴露自己的丑陋讓自己難堪,而是敢于對自己的過去進行“格式化”的清醒和勇敢。
二
新學期,我接過了一年級六班的班主任工作。反思之后,我構思著如何以文化建構班級靈魂,以文化塑造班級形象。第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我公布了班級的QQ群,短短幾天,幾乎所有的家長(包括條件不具備的家長)都申請了QQ號碼,并且加入了這個群,一周內,幾位熱心的家長成為了群里的管理員。我把值日表、注意事項、每天作業、家長義工安排、學生在校情況等都發布在了群空間。對于小學開始階段的困惑和茫然,大家通過在這個平臺上與老師和家長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基本掌握了注意的事項。可以說,這個平臺,成為了家校溝通的最佳途徑。
對于班級文化,我做了如下思考:從《論衡·雷虛》的“雨潤萬物”,《禮記·聘義》的“溫潤而澤”到我們熟知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潤”在中國文化中,一直是一個平靜中又蘊含著無限力量的詞語。結合我校“用責任與愛心奠基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我在思考,師生的幸福是什么?于是,我把“潤”作為班級文化的中心詞,是希望在潤物無聲的學校生活中,師生教學相長,共同發展,收獲幸福。
當我把這樣一個構想通過網絡發布以后,立即得到了家長和諸位專家老師的建議和意見,最終確定了其內涵是:
好身體浸潤健康人生
好心態浸潤快樂人生
好書香浸潤智慧人生
好習慣浸潤幸福人生
健康+快樂+智慧=幸福
從這一天起,“潤”六班正式成為了一年級六班的代名詞。
三
有人說,理論的構建往往比實踐的檢驗來得簡單。在班級文化中心詞以及內涵確定后,我深知,接下來的實踐完善和檢驗與修正是更加冗繁和系統的,也是最富有挑戰的。每當我無助和茫然的時候,我喜歡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向家長們訴說。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但當所有人都能出謀劃策、交流碰撞之后,再難的事情也能簡而化之。開學一個多月,家長們對班級建設熱情滿滿,讓我感受到了強大的支持,對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充滿了信心。如何讓這份熱情持久并且化作源源不斷的力量,推動“潤”六班各項工作快速健康發展呢?
用好QQ群,與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保持良好的家校互動。開學后短短的一個月,潤六班QQ群已經有120多人,骨干家長是管理員,由所有家長(有的是一家多人都在)、所有任課老師以及慕名而來的其他學校和班級的老師和家長組成。有重要事情時所有家長在線,平時則有一位大家自選的“班長”于每晚8:30準時“開會”。此外,群里有家長作專職文秘,負責整理和保存精華聊天內容,有的負責發布學校和班級活動通知,督促和提醒家長和孩子按時高質量完成任務。不久后,“潤六班家委會”在不知不覺當中醞釀產生,家委會由20位成員組成,設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學習部、聯絡部、文體部和財務部。各位成員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它的成立,對于建立學校、家庭與社會教育協同機制,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和家庭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家長傳達心聲和支持班級各項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家委會成立后,我倍感輕松與幸福。因為有了家委會,我得以從繁雜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有了更多的精力去用心、用智慧做好班主任工作。當班主任忙著一毛一塊地清點各種繳費時,家委會財務部正在有條不紊地組織家長往班級專用賬號打款;當班主任為一項項學校活動的安排費勁心思逐項安排的時候,家委會秘書長正把各項活動安排給家委會各部長分頭負責,落實到人,跟蹤到底。
“閑”下來的我,有了更多的時間:積極協同體育老師,強化體育課紀律。一個月后,體育李老師發短信說:“不止是滿意,而是很佩服。六班體育課非常棒。”還有開展“月冠軍”評選活動,我在教室講臺上放了一枚印章,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得章本”,并且我爭取了所有任課老師的合作,上課時可以根據孩子們的表現隨時蓋章。每月最后一天根據得到標志的多少評選“月冠軍”,得到“月冠軍”稱號最多的同學將在學期結束評為“班級之星”。
讀書活動也得以順利啟航,作為省教研室重點課題“閱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核心實驗單位的課題負責人,我嚴密組織閱讀《語文經典讀本》,師生共讀經典名著,努力營造家長讀書氛圍,倡導寫口述日記習作集。專項整頓一日常規,專門組織路隊訓練,請四年二班體委齊新宇同學親臨教室進行口令和動作示范,選拔體委,合理調整班委座位,對問題較多的同學進行監督幫助,對上課和課間發現的好現象和問題拍照上傳至群空間《好的壞的你懂得》相冊,發動大家評論,爭取家長配合糾正。
組織班委競選,我們在籌組班委時通過群推薦和自薦的方式進行,提供充分的知情權,做到公開透明,通過自薦和推薦,我們最終確定了23人的班委,并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成立大會。每名班委在家長的指導下細化了自己的職責,制定了班委職責,老師對班委進行了分組指導和培訓,向所有班委頒發了記錄本,用五星號和三角號記錄情況,每周一班會由班長主持,所有班委上臺發言,總結一周情況,酌情表揚和批評。
四
新官上任三把火。潤六班家委會成立之后,每天都在默默地奉獻著,悄悄地醞釀著。他們給了我太多的驚喜和感動。
第一把火:迅捷精準的潤六班財務部收費。收費一直是令低年級班主任頗感頭疼的事情。開學初,我們就遇到了同時要收三種款項的麻煩事。我向家長請教,有沒有好辦法。第二天,家長給我打電話,說已經推選了一名經驗豐富的“老財會”做我們班的財務總監,專門負責班級收費,設立班級專用賬號收取各種費用。一天的時間,我們的總監就完成了收費。當她把整整齊齊的一沓現金和清晰明了的收費統計表擺在面前的時候,我被她的專業精神和嚴謹態度感動。同時,也再次被潤六班家長感動著。
第二把火:獨一無二的潤六班班級文化標識。“潤”班級文化得到了家長的熱烈響應,家委會專門設計了班級文化標識,并且在群上征求了各位家長提供的參考意見和建議,最終確定“潤”六班班級文化標識如下:
圖案下方的綠色和上方的紫色、青色,還有大面積的藍色代表著學校充滿書香的優美環境。天使的翅膀代表著家長的希望和祝福。橙色的圓表示陽光,代表家長的愛。小水珠代表老師的愛,寓意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點睛之筆。“潤”字像一個嬰兒一樣生活在社會、家庭和學校的關愛當中,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更加活潑、好動、可愛。我們堅信終有一天:孩子們將化繭成蝶,展開翅膀,向著自己的理想,越飛越高。后來家委會在濟南制作了若干塑材質的班委胸牌,還為每一位任課老師制作了“孩子王”胸牌(哪位老師的課上得最好,請學生代表為老師佩戴胸牌)。這些,都讓班級文化增色不少。現在,我們又有了帶有班級文化標識的班級公章、潤六班專用小書包。
第三把火:豐富多彩的潤六班走進生活系列游。去年國慶期間,160名學生及家長在熱心家長(家長委員會)的自發嚴密組織下,集體游覽了亞龍灣水上樂園。后來還組織33個家庭前往濟南星期八小鎮體驗了“成長的快樂”。
一位家長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詞:
念奴嬌·潤六班有感
秋去冬來,匆匆間,時光白駒過隙。通天街旁,有人贊,好個百年老校。童聲朗朗,笑語歡歌,師生共奮進。若無苦心,哪得如此輝煌。試看小學六班,奇哉陳老師,傾心浸潤。駕輕就熟,談笑間,孩童勤學上進。諸多家長,擔心似多余,喃喃竊喜。無以言述,一詞謹表謝意!
潤六班不是我一個人的,是我和我的學生以及各位家長共同的家園。我衷心地希望,我們能用發自內心的愛,俯下身來,傾聽心的低語,觸摸思想的律動,用責任與愛心浸潤每一個生命。
(作者單位:山東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