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劉少奇到湖南長沙縣作實地調查,了解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情況,但參加座談會的人被統一了口徑,異口同聲歌功頌德。當劉少奇來到路上看到民不聊生時,意識到干部們言不由衷,睜著眼睛說瞎話,劉少奇忍住氣嚴肅給大家鞠了一躬,敬請大家講點真話,反映真實情況,但會場上還是沒人說真話。于是,他又回到家鄉寧鄉縣花明樓炭子沖,找來一些過去的老朋友了解情況,從中得到了不少實情。從這件事中看到了主席許多優良的品質,值得干部借鑒和學習。
求真務實,實事求是。作為老一輩的革命家,這種傳統的優良品質值得干部繼承和發揚。為了聽到真話得到實情,主席不惜千里迢迢輾轉幾個縣做實地調研,懇請干部講實話透實情揭實底。但當前有些干部,作風漂浮,意志不堅,務虛不務實,大搞形式主義、面子工程,往往對反映民生的問題置若罔聞,出了事漏報瞞報,捂著蓋著,怕影響前途,烏紗難保,對上級卻善于溜須拍馬,阿諛奉承,典型的笑面虎、變色龍。敢問干部,要是這樣干群關系怎能穩定?官位能持續多久?
態度誠懇,平易近人。主席的深深一鞠,鞠出了他的誠懇、熱忱,讓在場干部汗顏。毋庸置疑,對于干部的欺上瞞下,主席本可以嚴厲批評,嚴肅懲罰,但他沒有這樣做,反其道而行之,估計在場干部都深感慚愧,也領悟了主席的一片真誠??僧斍坝行└刹?,仰仗著自己的權威高,官職大,就趾高氣昂,盛氣凌人,高高在上,蠻橫固執,聽不進意見建議,而對于別人的品評指點進行打擊報復,麻木不仁,官僚主義作風嚴重,特權思想明顯,可想而知,這樣的干部怎么能貼近群眾、服務民生、傾聽民意、解決民怨。
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調研中沒有前呼后擁,沒有大興排場,只有主席的一顆真心和真心實意為民解難事的真情。輾轉于幾個縣市,為的就是摸清實情,查清家底,看看群眾到底生活得怎樣。這正與當前倡導的“走基層”、“接地氣”不謀而合。但有些干部卻走馬觀花、浮光掠影,把實地調研當成一種形式、一個任務,沒有真情實意、真心實感,這樣的調研怎會聽到真實的聲音,看到確切的情況。但愿干部能深下去沉下去,常走鄉間小道,多與群眾聊家常,在走訪慰問、調查研究中了解群眾疾苦,解決群眾愿求,扎實做好群眾工作。
(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