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玲仙 ,杜 瑤 ,余 戎
(南昌大學a.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b.醫學院2011級;c.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南昌 33000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以彌漫性肝細胞大泡脂肪變為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包括單純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變的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其主要病因為糖尿病和肥胖等。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與其發病密切相關[1]。 有研究[2]表明,胰島素增敏劑鹽酸二甲雙胍(格華止)具有顯著的降低血脂、肝脂以及改善肝功能的效果。筆者應用格華止治療NAFLD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報告如下。
74例患者均為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內分泌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2006年修正的NAFLD診斷標準[1]。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均不入選,治療前1個月內未接受任何治療。采用系統隨機化法將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齡(43.0±21.0)歲;治療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齡(46.0±20.0)歲。2 組間性別、年齡、體質量、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島素(FINS)及B超檢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2組均予控制飲食 (低脂及控制食物攝入),予還原型谷胱甘肽 (重慶藥友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80800013)0.4 g·次-1,3 次·d-1,口服。 治療組加用格華止(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2040001)0.5 g·次-1,2 次·d-1,口服。 療程均為 12 周。
2 組 治 療 前 后 均 查 ALT、AST、TG、TC、FBG、FINS、體質量、身高,計算出體質指數(BMI)和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BMI=體質量(m/kg)/[身高(h/m)]2;HOMA-IR=(FBG×FINS)/22.5。 治療前后行B超檢查,并將脂肪肝分為輕、中、重度[1],同時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應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內及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組治療后 ALT、AST、TG、TC、BMI、HOMA-IR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治療組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 組患者治療前后 ALT、AST、TG、TC、BM I、HOMA-IR 的比較±s

表1 2 組患者治療前后 ALT、AST、TG、TC、BM I、HOMA-IR 的比較±s
*P<0.05、#P<0.01與治療前比較。
ALT/(U·L-1) AST/(U·L-1) TG c/(mmol·L-1)組別 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4 98.20±22.20 88.40±20.80* 68.20±15.20 62.20±14.60* 2.58±1.24 2.46±1.16*治療組 40 100.20±28.40 42.60±16.80# 66.20±12.60 40.80±7.40# 2.46±1.32 1.58±1.22#P>0.05 <0.001 >0.05 <0.05 >0.05 <0.05TC c/(mmol·L-1) BMI HOMR-IR組別 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4 6.28±1.28 5.88±1.46* 28.46±5.66 27.22±4.26* 5.25±1.24 5.16±1.86*治療組 40 6.46±1.48 4.48±1.26# 28.26±6.18 21.18±5.32# 5.24±1.62 3.28±1.16#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對照組12例輕度脂肪肝4例恢復正常、8例無變化,16例中度脂肪肝4例恢復為輕度脂肪肝、12例無變化,6例重度脂肪肝均無變化,復常好轉率23.5%(8/34);治療組13例輕度脂肪肝均恢復正常,21例中度脂肪肝4例恢復正常、13例恢復為輕度脂肪肝、4例無變化,6例重度脂肪肝4例恢復為中度脂肪肝、2例無變化,復常好轉率85.0%(34/40)。2組B超脂肪肝復常好轉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74例患者均完成療程,對照組患者無任何不良反應,治療組患者有4例在用藥的第1周內出現腹瀉,1周后消失,無低血糖等其他不良反應。
近半數糖尿病和肥胖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NAFLD與胰島素抵抗(IR)關系密切,NAFLD是IR在肝臟的一個表現[3]。IR狀態下,胰島素對脂肪代謝的調節作用減弱,使血中游離脂肪酸(FFA)增加,肝細胞內脂肪蓄積及肝細胞變性、腫大,形成脂肪肝;同時,IR時脂肪酸以內臟組織動員多于皮下脂肪,FFA可直接由門靜脈排到肝臟,引起肝細胞內過多的FFA堆積,形成脂肪肝。雙胍類格華止具有降低血糖、血TG和TC的功效,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引起胃腸不適而減少攝食量,能夠明顯改善NAFLD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組織學指標[4]。本研究結果顯示:格華止治療后ALT、AST、TC、TG、BMI、HOMA-IR 值明顯降低,B超脂肪肝復常好轉率達85.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23.5%。
綜上所述,格華止通過調節糖脂代謝,改善胰島素抵抗,恢復正常的代謝途徑,治療NAFLD安全、有效。
[1] 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 (2006年2月份修訂)[J].肝臟,2006,11(1):68-70.
[2] 高志強,陸付耳,董慧,等.二甲雙胍干預高脂飼養所致大鼠脂肪肝的研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5,13(2):101-104.
[3] Utzschneider K M,Kahn SE.Review:The rale ofmsulin resistanc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JClin EndocrinolMetab,2006,91:4753-4761.
[4] 方繼偉,范建高.二甲雙胍對NAFLD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J].國外醫學:消化系統疾病分冊,2004,24(6):37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