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震 陳文柏
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人民醫院普外科,湖北 荊州 434100
術后胃癱綜合征 (PGS)是由于患者進行腹部手術后,出現正常神經急速和肌源性因素發生改變,從而引起的胃動力紊亂綜合征,臨床上多以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為主要表現[1]。胃癱綜合征的發生嚴重影響了患者術后恢復,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故臨床治療過程中應重視引起PGS發生的因素。本組通過回顧性分析我院胃大部切除術后發生胃癱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PGS的影響因素,并探討預防對策,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00里行胃大部切除術患者,其中男380例,女420例;年齡35~81歲,平均年齡55.2歲;疾病類型:胃癌 (710例)、消化道潰瘍合并出血穿孔 (70例)、胃息肉 (10例)。其中60例患者 (以下簡稱觀察組)發生 PGS(7.5%),均按照PGS診斷標準確診[2],其余患者未發生PGS(以下簡稱對照組)。
1.2 方法 對患者綜合信息進行多元回顧分析,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手術因素、術后因素三方面。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和Loigstic回歸分析對數據進行分析,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分析結果 本組統計發現,在60例 (7.5%)發生PGS的患者中有10個單因素變量時造成PGS發生的因子 (P<0.05),而性別、手術原因不是造成PGS的原因(P>0.05)。詳情見表1。
2.2 PGS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對單因素分析中有顯著差異的變量進行Loigstic回歸分析發現,患者如有幽門、采取B—II式手術,合并有基礎疾病、存在著不良心理,則出現PGS的幾率較大,詳情見表2。

表1 PGS形成因素分析表

表2 PGS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目前,胃癱綜合征 (PGS)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根據研究報道,其發生機制可能與以下幾點有關:①胃壁完整性缺失;②切除胃電起搏點后造成胃Cajal細胞數量的減少;③手術治療過程影響了胃的正常功能;④治療過程中損傷胃迷走神經;⑤阿片類藥物在麻醉使用過程中影響胃排空作用[3]。崔文軍等報道,PGS發病率為 0.3% ~10%[4],本組發病率為7.5%,符合其報道。本組研究對上述機制有關的多種因素進行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能有效防止單因素分析的片面性,提高因素分析的準確性,本組最終發現幽門梗阻、B—Ⅱ式吻合、合并有基礎疾病以及心理不良反應為統計學有顯著差異性的因素,可作為獨立危險因素。
本組研究發現,引起PGS發生的眾多因素中,幽門梗阻是最為危險的因素。因為幽門梗阻的發生可使胃擴張和粘膜出現水腫,進一步可導致胃張力的下降,最終可出現患者胃蠕動疲勞;同時粘膜水腫可造成胃腸吻合口不對稱,導致胃腸功能不能有效的協調[5],最終增強其危險性。因此,臨床上必須減輕胃黏膜水腫,可通過禁食、使用生長激素、注入硫酸鎂混合液等方式。胃除術后畢Ⅱ式吻合相對于畢I式吻合,其發生胃癱綜合征的幾率比較高,本組結果表明畢Ⅱ式吻合發生PGS的幾率遠遠高于畢I式吻合(P<0.05),這可能是因為畢Ⅱ式吻合在操作過程中能破壞消化系統的正常生理結構,導致膽汁、胰液流入胃部,造成胃部充血水腫有關,因此,消化道重建術式應在能取得最佳療效的原則上出發,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從而達到根治的目的,根據本組結果可提示,在實際操作中應盡量采取畢 I式手術[6]。
術后是否發生PGS與患者基礎疾病情況密切相關,若患者出現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情況,這些因素可導致術后吻合口瘺、吻合口水腫等情況的發生,從而導致胃排空功能障礙的出現;另外,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自身原因,可導致植物神經及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從而減弱胃張力,同時患者高血糖也對胃動力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術前應主動完善,積極對癥治療,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基礎疾病,支持療法,從而有效避免PGS的發生。心理因素在PGS的發生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PGS屬于外科領域,因患者對手術的懼怕、緊張、焦慮等心理反應可改變體內激肽酶、糖皮質激素等物質的水平,進一步可對胃平滑肌的蠕動功能產生影響[7],從而促發PGS。在臨床治療中,應給予患者足夠的心理治療,充分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細致的解釋PGS的發生、發展、恢復過程,從而使患者消除不良心理反應,積極的配合醫務工作者的治療。
[1]劉鳳林.術后胃癱綜合征的診斷與處理[J].腹部外科,2008,21(4):216-217.
[2]秦新裕,劉鳳林.術后胃癱綜合征的發病機制和治療[J].診斷學理論與 實踐,2006,5(1):13-15.
[3]趙同剛,牟浩,孫棟,等.術后胃癱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09,12(2):149-152.
[4]崔文軍,王兵,崔小兵.胃癱綜合征的J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20):72-73.
[5]宋瑞,陳學謙,姜占武.手術后胃癱綜合診治進展[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09,12(6):511-513.
[6]梁力.弓I起胃大部切除術后胃癱綜合征相關因素臨床分析 [J].中國現代醫生,2010,9(48):11-12.
[7]張群,于健春.胃手術后胃癱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5,20(11):74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