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彧波
論少兒節目如何塑造兒童優良品質
文丨張彧波
據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少兒時期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萌芽期和發展期,少兒節目作為少兒的親密伙伴,足以影響少兒對世界的認知,筆者就少兒節目如何引導孩子們健康成長為話題,展開了討論,并詳細闡述應著重培養孩子們具有愛心、正直、自信的良好品質,希望當代的少年兒童在少兒節目的耳濡目染下健康成長。
少兒節目; 少兒教育; 少兒心理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少兒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就可以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加拿大著名傳播學家、媒介環境學的開山始祖麥克盧漢在其《人體的延伸》中指出,電視等傳播媒介不僅僅只是娛樂工具,它還是一種制造現代人心靈和改變整個生活環境的新力量。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同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一個優秀的少兒節目,不僅能深深的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而且在娛樂的同時增長許多的知識和見聞,幫助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樹立一種健康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少兒節目作為貼切孩子們的傳媒節目,足以影響孩子們的認知,那么少兒節目如何能在寓教于樂的同時發揮節目的引導作用,引領少兒擁有個健康文明的心理,成為了每個少兒電視工作者努力的目標。
今天的孩子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祖國將來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著祖國未來的發展。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引導孩子,使他們擁有一個健康、文明的心理?據“中國少年兒童素質狀況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少年兒童的素質狀況表現為:肯定和相信自我、知識面較寬、適應和社會交際能力較強、興趣廣泛、了解和關系社會、擁有理想、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動手能力不足。另外抽樣報告還顯示我國少年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上表現為:就學狀況良好、娛樂活動豐富、活動場所缺乏、學習興趣不高、課余時間不足等,孩子的學習時間與課余活動時間成反比,這使得孩子沒有閑暇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也就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作為一名少兒節目的工作者,如何能豐富孩子們的閑暇時間?如何引導孩子們健康成長?少兒節目又能為孩子們做什么?成為擺在少兒節目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我們應該怎么做,或許能從中央廣播電臺的《小喇叭》中得到一些提示,《小喇叭》作為擁有五十多年歷史的少兒廣播節目,其宗旨是豐富孩子們的閑暇時間,以培養少年兒童的優秀品質為目的,多年堅持著節目的制作要讓孩子成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優秀的少兒節目,應當將娛樂和教育相結合,讓節目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能給孩子們帶來快樂。所以少兒節目的制作必須走進孩子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需求,制作出一個優秀的少兒節目。
孩子是一個擁有純結、真誠心靈的天使,他們能給人們帶來許多的歡樂,作為一名少兒節目工作者是幸運的,因為有那么的能帶來歡樂的孩子圍繞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清楚的知道我們的責任。據“中國少年兒童素質狀況抽樣調查”顯示,中國的少年兒童有21%的時間,平均每天57.4分鐘,用于看電視、聽廣播,所以,少兒節目是讓孩子認識和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節目的制作一定要有益于孩子們成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要培養孩子們具有愛心、正直、自信的品德。
培養孩子們擁有一顆愛心,能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情操。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就非常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愛心,曾經他在一所學校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他在校園巡視,突發看見一個小女孩走進了花房,在花房了摘下了一朵玫瑰花,蘇霍姆林斯并沒有當場制止她,而是在小女孩離開花房時叫住了他,他問小女孩為什么要找下花房里美麗的玫瑰花,小女孩面帶微笑,開心的回答他說:“我奶奶生病了,躺在床上,我告訴她花房的玫瑰花開了,很漂亮,但是她不相信,所謂我想摘一朵回去給她看看,讓她開心。奶奶看完后我一定把花送回來。”蘇霍姆林斯聽完后牽著女孩的手又走進了花房,摘下了兩朵玫瑰花,送給了小女孩,他說:“這一朵是送給你的,因為你有一顆懂得關愛他人的心,另一朵是送給你媽媽的,感謝她養育了一個懂事的孩子。”這就是蘇霍姆林斯成為一名教育家的品質,他知道理解他人、關愛他人,在他看來一個孩子就要從小懂得如何熱愛生活,充滿愛心。因此,在設計和制作少兒節目的內容時,就需要在節目中融入和滲透愛心的主題,讓孩子們從小擁有一個關愛他人、理解他人的心。在節目當中應該傳播那些內心充滿安心,樂于助人的孩子們的故事,號召孩子們更多的參與到愛心活動當中。
正直是一個高尚的品德,一個有著正直品德的人,會擁有更多的朋友和更多的尊重。一個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是父母,因此家長首要要起到一個正直的典范。目前,收聽(看)少兒節目已成為廣大中小學生的日常三大活動之一,所以少兒廣播電視節目在倡導少年兒童成為一個擁有正直的品德,一個具有正義感、責任感的人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個故事就是講述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塊糖獎勵一個小男孩擁有正直品質的故事,有一次陶行知先生發現有個小男孩用泥塊打同學,就馬上制止了他,并要求他在下課之后到辦公室去。下課后小男孩來到了陶行知先生的辦公室,等著被批評,當陶行知先生走進辦公室,來到小男孩身邊時,卻拿出了一塊糖給小男孩,說:這個是獎勵給你的,因為你按時到了辦公室,之后又拿出了一塊糖給小男孩,說:這是獎勵給你的,因為當我制止你時,你立即就停手了,隨后陶行知先生又拿出一塊糖給小男孩,說:這是獎勵給你的,因為我知道,你打的同學經常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敢于對壞人做斗爭。這時小男孩說:老師,我錯了,他們都是我的同學,我不該他打他們。陶行知先生拿出了第四塊糖給小男孩,滿意的說:這塊糖也是獎勵你的,因為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這個故事里面,我們看到小男孩的聰明、正直,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孩子,但是由于家長對他們的教育上,往往是重智慧卻輕品德,結果使得孩子成人后,有智慧卻缺品德。作為孩子們的親密伙伴,少兒節目應在節目中宣揚正直的典范,鼓勵孩子們要用于對抗不好的現象,從小樹立正義感和責任感,將培養孩子們的正直品質作為少兒節目的宗旨。
倡導“我能行”的信念,讓孩子們相信自己,也是少兒節目引領孩子們成長的方向。一個缺乏自信,總是畏首畏尾的孩子,成人后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所以,少兒節目應當從少年兒童的實際情況出發,讓孩子們更多的參與到特定的節目當中,如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的《英雄出少年》節目,就是帶領著孩子們走進課堂、走進自然,讓他們通過團結合作、對抗競賽,在激流、高山和艱苦的環境當中,學會挑戰,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節目的制作還要了解制作的對象,要善于在節目當中調動不同類型的孩子的積極性,學會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才能真正的引導孩子走上自信的陽光大道。
總之,一個優秀的少兒節目,應當將孩子們放在首要位置,學會走進他們,了解他們,并滿足他們的需求,在對他們傳授知識的同時,給他們帶來快樂,并培養他們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心靈,引導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1] 許哲軍. 少兒節目的視角把握.視聽縱橫,2007(2):34-35.
[2] 梁新輝. 以怎樣的視角看待孩子. 廣電時空,2008(9):56-57.
[3] 鄭晶. 引領成長方向,培養優秀品德. 中國廣電,2009(6):23-24.
[4] 林鴻. 娃娃盯著電視看什么. 廣電時空,2008(9):89-90.
(江蘇省張家港人民廣播電臺,江蘇蘇州 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