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胡潔軒
互聯網的運用和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變革,由于互聯網的影響,傳統的公共關系領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網絡時代,如何正確認識這些變化并采取相應的策略來應對這些變化將是不可回避的課題。筆者首先分析網絡時代公共關系的變化,進而分析網絡時代公共關系的特點,最后就網絡時代公共關系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公關對象實現了從群體性向個體性的轉變。傳統意義上的公關對象廣泛存在于社會上,是由不同個體所組成的公眾群體。而在網絡時代,公關對象具有個體性特征,借助互聯網,公關組織可以將未知的、模糊的個體轉變為已知的、明確的公關對象。這使得公關對象的范圍擴大,原來只針對公關群體的對象演變為公眾和個體并重,增加了面對個體公眾的體驗。所以,網絡時代的公關組織需要研究這些新增的對象,研究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點,并根據這些對公關方式做相應的調整,以增加這批公眾,贏得他們的支持和喜愛。
在傳統的公關活動中,公關部門是企業對外聯系的核心和中樞,承擔著聯系客戶、美化企業的重要任務。而互聯網的運用使得公關部門與公眾的信息交流處于不對稱的狀態,這不利于公共關系的發展。不過,互聯網的運用為公關部門及時掌握公眾的信息提供了便利,也使得公關部門與公眾在交流上處于平等地位,有利于公關部門收集、分析和發布信息,這為公關部門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一方面,互聯網便利了公關部門收集、分析和發布信息。另一方面,互聯網為公關的具體運作帶來了變化,如企業可以運用互聯網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廣告策劃、網上展覽、專題活動等等,這要求企業熟練運用高科技的電子傳播手段,掌握電子商務技術。
互聯網的信息是巨大的,在網絡時代,公關部門和公關對象可以運用互聯網進行互動和交換,公共關系具有互動性。公關對象不再僅僅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他們擁有更大的選擇余地,公關對象可以對網上信息進行編輯、加工,與公關部門共同參與到公關部門的各項活動中來,提高了互動性和參與度。
在互聯網上,公關部門為了進行各種宣傳活動的需要而使用文字、版面、相片等,他們擁有自主決定權,只要他們行為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就可以,不要受到編輯、記者的限制,不再會受到版面、字數等的限制。
在互聯網的使用下,公關關系的信息傳播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個人傳播,如使用電子郵件等,也集體傳播,如建立網上論壇等,各種方式都有自己的優點,使得公共關系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傳統的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的傳播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而互聯網上信息的傳播是非常迅速的,其它任何傳播方式都無法比擬。
傳統的公共關系從發送到送達可能會存在錯誤和紕漏,不一定可靠。網絡時代的公共關系借助互聯網這一平臺,可以將信息發布在網上,并能夠根據情況及時進行修改、增減和調整,可以時刻對效果進行跟蹤和檢驗,具有相當的可靠性。
傳統公共關系建立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互聯網的運用使得公共關系具有其它方式無可比擬的成本優勢,比如通過發送電子郵件、建立網上論壇等就可以開展公共關系。
網絡媒介具有它巨大的優越性,但也存在著局限性,況且,傳統媒介的作用和影響力也不容忽視。因此,在公關工作中要綜合運用網絡媒介和傳統媒介,使媒介的運用多樣化,充分發揮各種媒介的優勢,共同為公共關系服務。
企業需要加強生產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堅持誠實信用原則,把誠信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而不能利用網絡進行欺詐性交易,損壞信譽和形象。
建立長期有效的公共關系需要使用恰當的方法,比如建立QQ群,建立網上論壇,邀請知名專家與網友聊天,這樣既可以為擴展交往搭建平臺,還可以提高人們的參與度,增進彼此的交流與了解。
由于網絡公共關系會受到黑客、競爭對手、顧客等的攻擊,因而,關注網絡安全十分重要。一方面,加強自身管理,采用技術手段,提高安全水平。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強法制建設和監督管理工作,保障網絡公共關系在良好的環境中運行。
[1] 車躍麗.論網絡時代的公共關系,江淮論壇,2002(2).
[2] 黃寰,謝敏.對網絡公共關系的幾點思考.商業研究,2005(18).
[3] 蔡旋迎.網絡時代公關危機及其應對策略.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