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劍
我的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理念就是“邁開步伐、快樂學習”,以特色文化為基、智慧管理為石,澆筑班級大廈。基于以上理念,我的班級成立了多個小組。
1.統籌管理組:組員為班長、副班長等。本組職責:統籌管理以下各組,是班級管理的骨干力量,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對于班級的有效建設,班主任是總設計師,給學生指明一個正確的方向,真正的建設者是班級的每一個人,尤其要發揮班長等班級骨干的作用。我賦予了班長、副班長“特權”:①組織班干召開班委會;②有關班集體的一般事務無需班主任同意,可自主商討決定,靈活處理。這對于培養學生干部的獨立能力、領袖才能是很有效的。
2.學習督察組:組員為學習委員和各科課代表等。學生的第一要務是學習,學習重于泰山。本組職責:帶領全班融入濃厚的學習氛圍之中,關注本班上課動態,課代表具體負責做好本科課堂、課后作業,課余活動(與學習相關)的組織工作等,并且及時和科任老師進行溝通。制度有:①語文英語課代表早晚讀巡堂領讀制度;②課代表做好本科作業上交登記和跟進(和科任老師溝通)。各科課代表還負責組織開展了“中國地理知多少”“成語接龍”“穿越歷史時空(歷史科內容)”“玉林街頭廣告語鑒賞”等活動。通過系列活動,班級學風明顯濃郁很多,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課堂活躍度。
3.心理減壓組:由生活委員,性格開朗、活躍,心理素質相對較強的同學組成,約10人。本組職責:活躍班級活動氣氛,調節緊張的學習狀態,關注性格內向的同學,主動和他們結為朋友,組員要和他們之中的至少兩人成為朋友,學習生活上互助,還有就是向班主任提出開展活動的建議、方案等,減緩學習壓力。
該組提出了“我陽光,我快樂”的口號。組織的活動方案題目也很有詩意,如:①“咆哮少年”。每個月組織一次成員到學校英語角、操場進行咆哮減壓訓練,大聲喊出自己的聲音。內容一般是名言名句、英語單詞句子等;②“怒放的生命(踩氣球)”。規則:每人雙腳腳踝固定兩個氣球,用腳把其他同學的氣球踩破,并注意保護好自己的氣球。游戲說明:每個人腳上氣球裝滿的是自身壓力,讓我們相互幫助,釋放壓力吧!類似的活動有效地減緩了高三的學習壓力,促進同學間的關系更加融洽。
4.紀律委員會:組員為紀律委員和其他班干,普通同學各占一半。主要是負責關注班級課堂紀律情況、同學關系等,及時向班主任反映出現的問題,以及制訂可操作性的班級制度。班級的規章制度包括考勤、紀律、衛生、上課、作業、文明禮貌、儀容儀表等方面的內容。我班值日班干有本班制訂的“值日班干記錄表”,班級平常表現情況一目了然。
5.班級文建(文化建設)組:這是班級文化的靈魂之組,主要由宣傳委員、文藝骨干特別是書法、繪畫、寫作等方面有特長的同學組成。負責大到班級文化園地建設、運動會宣傳,如何構建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節日慶典布置,小到班級口號的擬寫等。
班級學習園地大標題就是“邁開步伐、快樂學習”,設置有:①“班級榮譽”(班集體的各種獲獎證書等);②“人物風采”(表現出色和獲表彰的個人,隨時上榜);③“班級論壇”(模仿網絡論壇,每周結合新聞熱點、讀書熱點等由骨干組員討論決定一周議題,允許無限跟帖。班級論壇還被我班學生起了個別名“涂鴉角”),主題有“我說《三國》”“黃巖島事件下中國該如何維護主權”等;④“感動我班的人物事跡”(對學習有進步、做好事、獲得科任老師表揚的同學進行公榜表揚,這相當于一個激勵制度)。這就形成了班級文化的核心:濃郁的學風、接納寬容的態度、誠信合作的關系和學習共享的氛圍等。只要班主任引導得當,相信學生,學生往往會還你一個意外的驚喜。
6.宿舍文化組:由男女生宿舍舍長,各宿舍一到兩名成員組成。目標是形成健康、積極,有內涵的宿舍文化。如引導“臥談會”走向正確軌道而不是造謠傳謠以及談論逾越界線的話題,談宿舍擺設、布置等生活細節。有的宿舍出現“讀書論‘談”“籃球boy”等“臥談氛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宿舍文化。
7.班級文娛組:由班級的文藝委員、體育委員、文藝骨干和生活點子比較多的同學組成。任務主要有:組織同學參加學校開展的文娛活動,組織校運會的拉拉隊、相關主題班會活動策劃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到了高三,部分學生為了爭分奪秒地學習,放棄了體育課,我認為這是適得其反的,所以我交給本組的重任就是,每周除了體育課外,組織班內球類比賽或賽跑等。
以上各組既各司其職,又相互合作,人員組成可以出現交叉。而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在進行正確引導的基礎上,大膽放手,讓學生群策群力把班級建設好。
(責編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