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海等
“吳老師像我們的媽媽?!薄皡抢蠋熛裎覀兊呐笥??!薄白鰠抢蠋煹膶W生很幸福!”孩子們口中贊不絕口的吳老師究竟是誰?她有怎樣的魅力,竟贏得了每個孩子的愛戴與尊重?為了揭開這個“謎底”,近日筆者走訪了這位對學生們來說亦師亦母的老師——玉林北流市陵城小學教師吳健寧,一探她“虜獲”學生的“芳心”的秘訣。
忙并快樂著
吳健寧喜歡孩子,于是她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都說班主任是“孩子王”,吳健寧這個“孩子王”一當就是15年,她笑著說,她希望可以一直把這個“孩子王”當到老。在這15年的教學生涯里,她幾乎年年擔任班主任。在他人眼中,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繁瑣,因為在一些鄉鎮的小學里,很多科目缺乏專業教師,但是這些課又必須開設,于是這些課都得由班主任來教授。一個班的班主任往往身兼數職,不但要處理瑣碎的班級事務,備課時常常還得跨學科。盡管如此,吳健寧卻依然笑著說自己是忙并快樂著。
在吳健寧眼中,班主任的工作屬于“慢工細活”,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愛心。這15年來,吳健寧以自己的真心換孩子們的童心,收獲著點滴幸福,她不但從自己的事業中獲得了滿足感,還成為了一名幸福的創造者和傳播者。上課時她給學生們編故事,猜謎語,玩字卡,用生動的簡筆畫詮釋課文內容;課后,帶領他們玩游戲,唱歌跳舞,開展各種各樣的綜合實踐活動。就連課間10分鐘,吳健寧的周圍也總是圍滿了學生。有的會扯著她的衣角給她講家里發生的事;有的像變戲法似的從口袋里掏出兩個果子給她,一臉真誠地對她說:“老師,給您!”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吳健寧感到快樂和幸福,她無比珍惜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
吳健寧曾因去山東學習請了一周的假,學習一結束她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學校,她心里念念不忘的還是她的學生們。回來那天,吳健寧才走進校門,大老遠她就聽到了學生們互相通報“吳老師回來了!”的消息,頓時,全班同學歡呼雀躍,像一群快樂的鳥兒,紛紛走出教室把吳健寧包圍起來。原來她不在學校的日子里,不僅是她對孩子們牽腸掛肚,就連這些小小年紀的學生們也在無時無刻不盼望著吳健寧歸來。吳健寧說,看到當時的情景,她眼角都濕了,她給每個孩子帶了兩顆山東大棗,想讓孩子們嘗嘗山東大棗的味道,可這些孩子卻像珍寶一樣把大棗放進小口袋里舍不得吃。即便時間過去久遠,說到這里,吳健寧的臉上仍然洋溢著幸福和滿足。
她告訴筆者:“作為一名教師,職業的滿足感很重要。我最大的滿足是來自于我的學生,看到他們健康成長,我就覺得很滿足。”
“有這樣的老師真好”
2001年對于吳健寧來說有些特殊,由于當時北流市邊遠山區教師嚴重缺編,吳健寧自愿報名到北流鎮一所偏遠的山區小學支教。當時她接任的是一個四年級的組合班班主任。組合班的孩子紀律散漫,學習成績也不甚理想,他們中的大多數還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多老師都管不住這群孩子。一直在城區任教的吳健寧從未遇到過這樣復雜的班級,但是她相信,自己的真心一定可以換來這群孩子的轉變。于是她每天早上6點準時從城區的家里趕往學校,指導監督孩子們值日、做操和早讀,有時候碰到刮風下雨的惡劣天氣,吳健寧到了學校便變成了泥人。可她一句怨言都沒有,雷打不動地堅持每天6點出門。
除了教學,吳健寧每天還利用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進行家訪。她想認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情況、思想狀況和心理特點,因此她必須深入他們的家庭。家訪中她發現了問題,有一個全校出名的“麻煩生”,從小父母離異,是奶奶把他拉扯長大。奶奶的過分溺愛助長了他的懶惰,由于家境并不寬裕,貪玩的他甚至染上了偷竊、打架的惡習。碰到這樣的學生是所有老師都頭痛的事,但是吳健寧迎難而上,主動要求把該生留在自己的班級。一開始,吳健寧并不著急給該生講大道理,她先是以朋友的身份接近他,讓他明白,老師只是想和他做朋友,在吳健寧的堅持下,該生的心慢慢軟化了,開始接受吳健寧這位“大朋友”。在與該生接觸的過程中,吳健寧注意挖掘他的優點,在家訪中與他的家人溝通時,吳健寧只對家長說他的優點,這讓家長對他的態度大為改觀,該生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家訪之后,吳健寧有意識地讓班上的同學在生活上、學習上幫助他,讓他感受班級的溫暖以及同學的關愛。一次,該生在活動時不小心扭傷了腿,吳健寧抱著他就往醫院跑,等安頓完一切,才發現汗水已經濕透了衣裳。在吳健寧的引導和感化下,該生慢慢改掉了惡習,不但與同學友好相處,還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學習上。
在吳健寧的帶領下,這個組合班的精神面貌有了質的改變,成績也隨之提高。曾經是全校聞名的“紀律學習雙差班”一躍成為學?!拔拿魇痉栋嗉墶?,不僅老師稱奇,家長也夸:“有這樣的老師真好!”
親其師,信其道
2004年,隨著信息化教學的推進,為了使教學跟上時代的步伐,北流鎮陵城小學應家長的要求成立了北流市所有小學中的第一個多媒體教學班。一直在教學科研中頗有建樹的吳健寧被委以重任,擔任了這個多媒體教學班的班主任。這個班在當時引起很多老師和家長的關注,不少人對這種教學方法持懷疑的態度,而有些人則期望過高。吳健寧從未參加過信息技術的相關培訓,再加上當時陵城小學多媒體教學班的教學設備還不夠完善,她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為了不讓大家失望,吳健寧利用課余時間一邊學習多媒體教學經驗,一邊總結自己在教學上的得失。沒有教學課件,她就利用休息時間自學,最初的兩個學期,她犧牲了所有的休息時間,一心撲在學習上。在她的帶領下,學校老師先后開展了課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硬筆書法教學的策略研究》等研究。她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經過時間的考驗,這個多媒體班最終以優秀的成績贏得全體家長們的贊譽。
吳健寧一直保持著學習的勁頭,正是由于她對學習的滿腔熱情,使得她總能以一種新視角、新觀點反思自己的工作。她從陶行知提出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學習之主人,生活之主人,創造之主人”的觀點中得到啟發,在自己的班級管理上進行了突破,由“保姆式管理”向“自主管理”轉變。吳健寧大膽放手,把一些具體事物派下去,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如公物維修、書刊保管、活動組織、班干部換選、班規制訂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分工授權,吸納他們的建議,引導管理,逐步鍛煉和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學生們可以自己主持每周一次的班級主題活動,還能夠自行組織以“公民道德”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甚至還在校外開展了小品、快板、歌曲等形式的宣傳活動。如果制訂的目標有偏差,吳健寧則會及時給予糾正。學生們遇到困難,師生就一起想辦法解決,使活動進行得更順利。
吳健寧認為,班級應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民主師生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在學校不僅掌握科學知識,還能樹立快樂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
古人云:“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辈粩嗟貙W習,并結合實踐開展教學科研工作讓吳健寧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有新發現、新追求。在她看來,作為一名教師,學識要更精深,知識要更廣博,能力要更強,情感要更豐富,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覺得教師可信、可靠、可敬、可親,才能真正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境界。
勇于創新的教師最幸福
雖然吳健寧是本校信息教學的倡導者,但是在教學中她發現,隨著電腦的普及,學校、家庭、學生都開始忽視漢字的書寫,有的甚至提筆忘字,學生近視、體形改變等一系列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這一思考最終促成了她從2008年起開始著手研究小學硬筆書法教學的策略。吳健寧向來善于從宏觀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次她決定借助新課程改革的契機推進小學硬筆書法教學。在研究的過程中,吳健寧發現,書法教育在學生的育德、啟智、健體和審美培養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吳健寧認為,育德是書法教育的核心,要把愛國情感的培育融入書法課程體系,要把對品德情操的領悟融入書法課程體系,要把良好行為習慣與意志力的養成融入課程體系;書法教育通過臨摹、創作等實際活動,對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及創造力的培養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古典音樂與硬筆書法藝術相結合的審美化教學,使學生感受藝術的魅力……這些理念都是吳健寧《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硬筆書法教學的策略研究》的精華,她的這篇研究成果還獲得了自治區、玉林市兩級教育科研的獎勵,這是對她創新教學的肯定。
吳健寧說,在信息化的社會里,信息技術對教育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它給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創新空間?!叭绻赃@樣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職業,以充滿激情的創新心態工作,我想這樣的老師肯定是最幸福的,因為每天他都能發現許多教學的新問題、新思維、新方法。教育讓每一天都充滿了新鮮感及創造力?!?/p>
“沒有愛就不要當老師?!痹趨墙幧砩希覀兛梢钥吹阶鳛橐幻處煹膼叟c擔當: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奉獻的精神和精湛的業務素質。這樣的老師,這樣的班主任,當然是學生眼中最可敬和最可愛的“孩子王”。
(責編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