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茹
課堂是學生展現自我、發展自我的舞臺。面對課改,我認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這一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從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入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精神。在實踐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教學理論”認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創造促進經驗學習的課堂氣氛。為此,教師需要有真誠的感情,表現出溫暖和同情。一旦和諧氣氛形成,隨之而來的是兒童的自我指向學習。就是說教師要倡導課堂教學民主,適時活躍課堂氣氛,注重教育方式,使學生的價值、創造力、潛能在課堂中得以充分發揮。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通過創設情境、設置懸念、引發疑問等方法,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產生對新知識的需要和渴求,并在興趣的激勵下形成探索動機。
2.營造良好氛圍,讓學生愿學、樂學
教師要努力營造出寬松、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充分想象,乃至異想天開,這自然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發出創造的潛能。在課堂上教師應多給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發言交流的機會,贊揚學生的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梢酝ㄟ^生說生評、生說師評、師說生評等形式,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體驗成功,也可以組織學習競賽,開展合作學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愿學、樂學。
3.要建立激勵性評價機制
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反饋的重要途徑,它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與教學目標要求的距離,而且可以激發求知欲,增強學習自信。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評價時既要關注結果,又要關注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整體水平的發展,又要關注學生情緒態度的變化。
二、教給自主學習的方法,完善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
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關鍵在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由“要學”到“學會”,最后過渡到“會學”,提高學生的學業質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者不會思考,不掌握學習的方法,單靠死記硬背來獲得知識,必然失去求知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導上下功夫,促使學生不斷探索,在自主學習中領悟、發現,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分析討論,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1.課前教給預習的方法
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學生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要教給預習的方法。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按“導讀”提示自學;深入理解課文時,圍繞“思考練習”自學;在預習中畫出重點詞句,可以寫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和語句等。要注意做到:起點放在“讀”上,著眼點放在“思”上,重點放在“練”上。其次,要注意檢查預習情況。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說說預習中學會了哪些內容,遇到了哪些問題。教師對學生預習的收獲應給予肯定,以發揮學生的自學潛能,調動其預習的積極性,提高其質疑能力。當然,預習既可以在課外進行,也可以在課內進行。
2.課中加強學法指導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多讀、善讀,在讀中理解課文?!耙宰x為本”,強化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落實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在讀、思、悟中發展語言、理解語言。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努力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把發問點放在教材中最具思維價值的地方,在討論中多追問學生幾個為什么,以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最后,要注意布置練習和評議歸納。練習是課堂教學目標的反饋,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有效方法;評議歸納則是自主學習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教師可通過學生獨立完成或小組合作討論完成等方式,加強學生對所學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并通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反饋,引導學生就自主學習過程中同學的參與度、自主學習的質量等方面展開評議歸納。
3.課外延伸閱讀及實踐活動
課外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興趣和自學能力,對于提高其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都有積極的作用?!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本C合性實踐能力的培養,重在“實踐”二字,必須真正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發揮個性特長。實踐活動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辦班刊、舉辦朗誦會、搞辯論賽、開展課外閱讀比賽等。在實踐活動中,教師應在指導學生利用多種途徑查閱文獻資料的同時,學會分析、整理信息,以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其文化視野。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不斷更新觀念,正確處理“主導”和“主體”的關系,為學生創造參與學習、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機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由“學會”到“會學”,為其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 編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