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義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開放的活動空間。然而,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為了培養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并提高其實踐能力,指導老師要多傾聽、巧引導,及時為學生提出可操作性強的實施建議。下面我以幾次實踐活動為例詳細說明。
一、活動初期要靈活指導
在“奧運與我同行”活動開始時,我們列出了八個子課題,讓每個小組任選出一個來進行研究。最后剩余兩個子課題沒有小組選,老師屢次引導仍然毫無進展,結果在這個問題上頗費周折,浪費了不少時間。
我認為,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人公是孩子,大可把權利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選擇,沒人選擇的課題就放棄,這樣并不影響大局,教師也不必勉強。
二、活動中期要順勢引導
1.引導孩子學會利用身邊的資源。活動中,孩子們四處采訪,遇到了不少困難:思念公司的保安不讓進,可口可樂公司要求必須有老師帶領才行,三全公司說采訪需要提前預約……由此可見,我們得引導孩子學會與各單位打交道、尋求支持,從而順利地利用各種資源,取得活動的成功。
2.學會保護自己,改變策略。在“別讓電腦游戲沖擊了你”活動中,一個小組的學生要去網吧調查玩游戲的群體及年齡段。孩子們為了記錄調查情況,就在網吧里做了現場記錄,結果被網吧的管理人員認為是和媒體調查有關,把他們趕了出來。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給孩子一些建議,如先默記自己看到的情況,然后在管理人員的視線之外記錄情況,這樣就能輕松完成任務了。
3.改變方法,學會運用技巧完成任務。在“汽車與環境”活動中,孩子們深入社區調查后委屈地對老師說:“大人們不好說話,讓他們填個調查表,他們都嫌煩。”我就和孩子們一起查找原因,并請調查和宣傳進行得較順利的小組談經驗,讓孩子們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明白溝通的方式和技巧。
4.通過階段性匯報讓學生學會團隊合作。我從學生階段性匯報的發言中了解到:有的同學一遇到陰雨天氣就退縮,有的同學因與同伴意見不一致而擅自離開,有的同學因為采訪中受到阻撓而賭氣大鬧情緒……于是我帶領大家討論并達成了一致意見:第一,組長應提前組織組員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如明確活動的時間、地點和目標,并給組員分好工。第二,大家一致約定,采訪過程中遇到困難都不能退縮,當小組成員意見不一致時先商議解決,必要時應少數服從多數。第三,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以臨時開會討論,必要時給老師打電話尋求幫助。第四,及時向老師反饋自己小組的活動進程,并和別的組進行交流,取長補短。通過交流討論,大家統一了思想,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活動進行得相當順利。
三、活動后期要查漏補缺
1.引導孩子揚長避短,善于思考。學生在收集資料時,最常見的問題是缺乏整合能力,匯報就是堆積資料。用什么樣的形式來展示小組的勞動成果,是活動后期擺在孩子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教師應在此時給予必要的技術指導,如在“錦繡河南”活動中,教師讓學生思考,是不是可以把重要的資料變成自己的語言,或者用其他有趣的方式展現給大家。于是,孩子們開始動腦筋了。有的小組用快板的形式介紹名吃,有的用表演展示少林武術,有的小組編了兒歌,有的制作了幻燈片,還有的小組請教了英語老師,用英語向世界各國的來賓介紹自己的家鄉……他們在親身經歷后,學會了思考與合作,這就是成長。
2.關注差異,全員參與。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課堂上經常出現你爭我搶、鬧而無序的狀況,這種參與是低效的。仔細觀察與分析后,我發現有的學生缺乏與他人交流的技能,更不善于自信地表達自己。于是,我先把孩子們第一次匯報的場面錄制了下來,放給他們看,和他們探討為什么這次匯報拖了一個半小時,然后以春晚為例讓他們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計劃。
再次上課時,他們主動改變匯報方式,人員重新分工,并規定每組匯報的時間不得超過5分鐘。由于時間的限制,孩子們不得不與小組的其他成員合作交流。大家把資料放在一起,分工合作,各有側重。結果匯報進行得異彩紛呈、生動有趣。
四、注重評價多元化
在“錦繡河南”活動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我和幾位小組長協商后決定發給每位學生一張評價表,選出最佳表現獎、最佳貢獻獎、最佳組織獎、最佳配合獎等。有了這樣的評價方式,匯報課的氣氛活而有序,那些不善于表現自我但在活動中默默奉獻的同學也得到了充分肯定。這樣的評價方式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
綜合實踐活動可以讓老師和學生在共同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寶貴經驗。這些收獲,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責 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