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銀波 孫春園 桂林 郭泉江
摘要: 作者以《英語專業八級寫作指南》中的英語專業八級真題作文為語料,通過計算機二語句法復雜性分析器(L2 Syntactic Complexity Analyzer),測量英語專業學生八級作文的句法復雜性特點,將作文評改分數和計算機評估獲得的作文句法復雜性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以此檢驗英語專業八級作文質量水平是否與句法復雜性呈正相關。通過研究分析,發現句法復雜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作文質量。
關鍵詞: 英語專業八級作文質量水平句法復雜性相關性
1.研究背景
何為句法復雜性?秦曉慶和文秋芳(2002)將句法復雜性概括為寫作中的句法復雜性表現在句式的變化和復雜程度上,即句中嵌入各種語言結構和不同的句型。語言單位的長度,嵌入結構的數量,結構類型的數量,以及具體結構的復雜程度,等等,都是研究句法復雜性時需要量化的對象。Ortega(2003)指出:句法復雜性(syntactic complexity)又稱句法成熟性(syntactic maturity),是指語言產出形式的范圍和形式復雜化的程度。因此,產出單位的長度、從句嵌入的量和結構類型的范圍等都是句法復雜性量化的對象。
在句法復雜性研究方面,國內外都有學者進行相關研究。國外學者(Beers &Nagy,2007;Ortega,2003、2005,等等)對英語學習者的句法復雜性與作文水平的關系進行了研究,還分析了影響句法復雜性各個指標與作文水平之間關系的不同因素。國內學者,如楊玉晨等人(1994)從句子類型和句子結構方面對英語專業大二學生的英語寫作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作文中充斥著大量不完整的句子,而且句法缺少變化。陳慧媛等人(1998)從三個方面探討了不同二語寫作任務和條件對寫作的準確性、復雜性和流利性的影響。但是,這些研究成果僅僅只是反映了句法復雜性的幾個方面,并沒有很好地揭示其中的發展規律。例如:英語學習者在寫作中要關注句法復雜性,并在寫作中予以采用。句法復雜性在大型考試的閱卷中是否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考生一旦在考試中重視句法復雜性,則是否會對作文質量有影響?相比較而言,國內的句法復雜性研究還不多見,明顯滯后于詞匯復雜性或豐富性的研究。鑒于國內現有的教育水平和學生的英語寫作質量,我們認為在教學中應意識到句法和詞匯的復雜性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中國英語專業學生專業八級考試的真題作文為語料,將句法復雜性常用的不同指標置于同一項調查中,以期發現學生句法復雜性與作文質量的相關性。
2.研究設計
選擇《英語專業八級寫作指南》中2005年至2008年歷年的英語專業八級真題作文為語料,每年9篇真題作文共計36篇,將作文評改分數和計算機評估獲得的作文句法復雜性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以此檢驗英語專業八級作文質量水平是否與句法復雜性呈正相關。
2.1研究問題
根據國內外學者對于句法復雜性方面的已有研究,本文主要探討專業英語八級作文水平與句法復雜性的關系,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1)作文質量水平的高低是否與句法復雜性呈正相關性?
(2)優秀作文的句法復雜性主要體現在哪幾個句法復雜性指標?
2.2數據收集與整理
“句法復雜性包括單位長度(unit length)和子句密度(clausal density)兩個變量;子句密度即句法從屬性,最常用的兩個指標是T單位復雜性比率(T-unit complexity ratio)和從屬句比率(dependent clause ratio)。長度指標測量長度單位內使用詞語的量,密度指標則用于測量某長度單位內使用子句或從句的量”(鮑貴,2010:166)。鮑貴的研究將單位長度、子句密度、T單位復雜性比率和從屬句比率作為句法復雜性的主要參考指標,這是已有相關研究中常用的幾個數據指標。我們在結合了自身的研究目的和參考已有研究方法后,將主要單位長度mean length of T-unit(MLT)、主要從句長度mean length of clause(MLC)和T單位復雜名詞complex nominal per T-unit(CNT)作為檢驗句法復雜性的指標。
語料來自《英語專業八級寫作指南》。我們根據年限,從2005年開始到2008年,每年9篇真題作文,通過計算機二語句法復雜性分析器獲取每篇作文有關句法復雜性的相關數據。
在八級考試的作文評閱中,一般將作文分為五個等級(《英語專業八級寫作指南》):優秀作文(18—20分)、良好作文(15—17分)、尚可作文(12—14分)、問題作文(9—11)和失敗作文(6—8分)。其中,優秀作文的要求是作文觀點清楚,結構合理,內容充實,語言運用得體,基本沒有語言錯誤。
根據《英語專業八級寫作指南》對于作文等級的描述,我們可以得知一篇作文如果要獲得高分,就必須兼顧內容、結構和語言表達各個方面,不僅要做到觀點清晰,結構完整,內容充實,而且在內容的安排上要合理緊湊、連貫統一,語言表達要準確、恰當,語言的結構和詞匯的運用要盡可能多樣化。2004年的八級作文閱讀卷明確指出:作文中有漂亮用詞用句的應適當加分。概括而言,作文中是否用詞造句的多樣化對作文分數的高低有很大的決定作用。而換言之,這就是我們要檢驗的英語句法復雜性對作文質量水平的影響。我們將《英語專業八級寫作指南》中同一年限的3篇作文用計算機二語句法復雜性分析器進行分析,以獲取每篇作文句法復雜性的相關數據,每年1組,共進行4組數據對比,從中得出檢驗結果。
3.結果與分析
我們對《英語專業八級寫作指南》中的36篇真題作文通過二語句法復雜性分析器進行分析,對得出的4組數據進行Excel表格匯總,并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數據進行柱形圖表示,得到了如下總的對比結果。
根據上述圖表,我們不難看出作文分數在8—20分四個區分段里,MLT(mean length of T-unit),即主要單位長度占了較重的比例,尤其是滿分作文(20分)中MLT達到了19.83%;相比之下CNT(complex nominal per T-unit),即T單位復雜名詞所占的比例倒不是很大;其次MLC(mean length of clause),即主要從句長度在作文中也占據了一定的比例。縱觀整個圖表,在這四組分析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MLT這個數據代表的條形柱有明顯的上升趨勢,作文分數越高,MLT上升的幅度越大。MLC雖然變化幅度不如MLT明顯,但是,依舊可以看出呈現一定幅度的上升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MLT(主要單位長度),即英語專業八級作文的句法復雜性與作文質量水平呈現正相關的趨勢,學生作文的單位長度越長,就越增加了句子的難度。
對比圖表中優秀作文(20分)與失敗作文(8分)的MLT、MLC和CNT的變化情況,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MLT和MLC的變化趨勢,其中MLT的變化非常明顯,而MLC次之,CNT的變化幾乎看不到。從這一變化趨勢來看,MLT可以作為衡量優秀作文句法復雜性的最為重要的指標,而MLC這一數據指標可以作為輔助手段衡量優秀作文的句法復雜性。
總結這些數據分析,我們基本可以得出句法復雜性與作文分數呈現正相關的趨勢這一結論,而優秀作文的句法復雜性主要體現在MLT(主要單位長度)和MLC(主要從句長度)這兩項指標上。
4.結語
在句法復雜性的研究方面,國內外學者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英語專業學生的作文水平與句法復雜性的相關性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數據相當少。我們選取英語專業八級真題作文,通過計算機二語句法復雜性分析器,探討了句法復雜性與專業英語作文水平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句法復雜性主要體現在主要單位長度和主要主從長度這兩個指標上,與作文分數呈現正相關的趨勢,即在一定程度上,專業英語八級作文的句法越復雜,該作文的得分也相對較高。
參考文獻:
[1]Beers,S.F.&W.E.Nagy.Syntactic complexity as a predictor of adolescent writing quality:Which measures?Which register?[J].Read Writ,2009.22:185-200.
[2]Ortega,L.Syntactic complexity meas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L2 proficiency:A research synthesis of college-level L2 writing[J].Applied Linguistics 2003.4:492-518.
[3]鮑貴.英語學習者語言復雜性變化對比研究[J].現代外語,2010,(2):166-176.
[4]陳慧媛.任務難度與任務條件對EFL寫作的影響[J].現代漢語,1998,(2):27-39.
[5]蔡君梅.英語專業八級寫作指南[M].北京:世界圖出版社,2009.
[6]馬廣惠.中美大學生英語作文語言特征的對比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5):345-349.
[7]秦曉晴,文秋芳.中國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發展規律與特點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8]文秋芳.英語專業學生口語詞匯變化的趨勢與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3):189-195.
[9]楊玉晨,聞兆榮.中國學生英文寫作的句子類型及分析[J].現代外語,1994,(1):39-67.
[10]閆曉云.高職英語專業學生句法復雜性的發展特點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