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琴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英語課堂教學高效能教學模式,能使課堂教學成為師生生命發展的載體,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本文就英語課堂高效能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實施策略及教學評價進行了探討。
一、英語課堂教學高效能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
1.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以實踐。
教師首先要切實轉變觀念,從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構建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動為中心(activity-centered)的新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思考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新性,真正變英語教師(teacher)為英語教育工作者(educator)、教學組織者(organizer)、設計者(designer)和指導者(instructor)。教師要面向學生,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促使學生積極地去思考得出結論,要求學生通過對知識的“再創造”來獲取知識,主動積極地在自己頭腦中建立和發展認知結構,上升為新的知識。
2.以教師為主導,轉變教學觀念。
首先,教師應該在師生觀上實現四個“轉變”:由學生為教師服務,轉變成教師為學生服務;由學生圍著教師轉,轉變成教師圍著學生轉;學生由被當做填充知識的容器,轉變成課堂活動的主人;教師由在臺上表演(拉大提琴),轉變成導演或指揮。其次,教學觀念要實現由只研究“教”變為同時研究“學”,由“教決定學”轉變為“學決定教”,由“只研究教法”變為“同時研究學法”,由“教法決定學法”變為“學法決定教法”,由“只研究教的過程”變為“同時研究學的過程”,由“教的過程決定學的過程”變為“學的過程決定教的過程”。
3.與時俱進,改革傳統的教學手段。
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讓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手段走進課堂,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技術的普及為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注入了活力。將學生置身于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領悟語言,操練語言,運用語言,效果一定會更好。先進的英語學習軟件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策略。《金山單詞通》《英語聽力通》《輕輕松松學口語》《英語口型教師》等一系列優秀的教學軟件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電腦甚至可以自學而獲取成功。教師需在英語教學中適時做好指導和推薦工作。
4.貫徹交際性原則,讓學生學以致用。
“讓游泳者到水中去”,這是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思想核心。語言學家毛魯(K.E.Morrow)說:“To learn it,do it...only by practic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意思是,要學,就得實踐。貫徹交際性原則就是要把教學活化為實際,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第一,建立“課前五分鐘會話”,營造課堂交際氛圍。如一進課堂我就說:“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Its fine today,isnt?/How are you today?”星期一上課問:“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the weekend?”學生會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對話,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第二,盡量堅持讓學生作duty report。這一做法在教學中經常采用,實踐證明duty report是鍛煉學生開口的好方法。具體是讓當天值日生在講臺前向同學們介紹當天日期、天氣、出勤等情況,也可以讓他們講故事,并允許他們隨意挑選同學回答問題。第三,適當讓學生表演對話或課文內容。針對近期所學內容,布置學生課后進行討論排練,然后再搬上課堂表演。第四,定期舉辦英語課外活動,如圣誕晚會。這些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開口參與交際的積極性。
二、英語課堂教學高效能教學模式的教學策略
1.整體教學設計策略。
聽、讀、寫、(說)、語法、詞匯技能的整體訓練策略和技能綜合訓練不可割裂進行,要系統設計技能訓練,與教材并行。
2.教學資源策略。
教學資源策略的三個要素:多元化與適用性、甄別與選擇、精與泛。
教材處理三境界:取舍與剪裁、編輯與加工、判定與修正。
3.課堂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應包括預習、檢測、探討、確證、練習、活動和復測。
4.學生指導策略。
要調動學生的學習意愿,培養其交流能力,訓練其應試技巧。
三、英語課堂教學高效能教學模式的評價
實施英語課堂教學導學模式的評價,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包括課堂教學質量的觀念:由過去主要注重課本知識的傳授,轉向注意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由過去過多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轉向特別注重個性差異和個性化發展的價值;由過去只關注結果,忽視過程,轉向關注學生各個時期的進步情況和努力程度;由過去主要強調全面發展,轉向不僅強調全面發展,而且特別注意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
四、結語
高效課堂是建立在有效教學基礎之上的。“高效”是相對于“低效”而言的。教師要排除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重復的低效的教學模式,力爭以最短的課堂時間達到最高的課堂效果。簡言之: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高的效率。由高效課堂走向高效學習,從而實現終身學習,最終實現學生的解放、教師的解放、學校的解放。
參考文獻:
[1]鐘道隆.記憶的窗門——普通人提高記憶力的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吳漢平.博通英語方法篇[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3]李波.全腦通全速學習法[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4]李庭薌.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5]張國韜.素質教育與外語教學.
[6]陳旭遠,張捷.新課程實用課堂教學藝術.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7]文秋芳.英語學習的成功之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