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春桃 張立
電子商務專業是集綜合性、理論和實踐緊密相結合的學科,因此對于從事電子商務應用的高職類學生的要求是比較高的。 據統計,我國目前電子商務企業直接從業人數將近214萬,B2B電子商務企業經過了早期的快速發展后,特別是2004—2007年的爆發式增長后,近年來增速有所放緩,但總體還是實現穩步增長,而移動電子商務的人才則奇缺。中國電子商務特別是以B2C、C2C為代表的網絡零售,更是以年均增長率70%的速度快速擴張,國家“十二五”規劃把電子商務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區域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重點,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電子商務。隨著國家對電子商務政策的升溫,未來5年,我國3000多萬家中小企業將有半數企業嘗試發展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人才需求更加趨緊,預計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將達到265萬人。這對于高職校而言既是一個利好消息,同時也是一副重擔。
一、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結構、教學現狀及分析
與人才奇缺并不一致的地方在于,據調研,電子商務企業中具體進行電子商務的人才只有17%來自于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畢業生,46%來自于企業本身的銷售人員。這一方面揭示出電子商務屬于新興行業,電子商務人才儲備不夠。另一方面,從來自企業的反饋顯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與企業實踐存在脫節。
反觀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其課程結構、課程教學,跟不上電子商務日新月異的更新,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企業角度而言,大量的企業找不到合適的電子商務人才,很難找到具有實際運用能力、能夠具有創造性、富于實踐經驗的電子商務人才。不少企業招聘的應屆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往往存在理論能力強而實踐操作弱、商務意識淡薄等情況。從學校層面來看,目前高職校教師已經開展了下企業鍛煉等多種形式促進教師提高專業實踐能力的舉措,并有一定成效。但專業教師仍未深入到企業核心,對于最前端的專業理論和操作實踐掌握不夠。從高職校電子商務課程的設置來看,因為電子商務更新速度快,人才培養方案提供的理論體系不夠完善,不少學校把課程設置的重點放在了對計算機網絡知識和商務知識比重調整的爭議上,而非電子商務專業的最前沿理論和實踐操作上。從學生層面而言,據調查高職校實習生和畢業生目前明顯缺乏的方面有,具體應用的實踐和推廣能力、創新精神、商務意識和溝通能力等。
具體來看高職校電子商務教學的現狀,存在這樣一些問題。其一,電子商務作為新興發展的高技術運作模式,其技術手段,方法更新日新月異,高職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設置中內容過時的現狀比較普遍。形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很快,學校沒有協同企業共同發展創新。其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實踐內容比例嚴重不足。這一點具體體現在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方面。其三,高職校目前開設的電子商務課程前瞻性不足。
二、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改革探索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馬云認為,電子商務將是未來國家之間的核心競爭力,同時70%的企業會通過電子商務來進行。針對高職學校的電子商務教學,他提出建議:應多鼓勵大學生在網站上開店,教學應針對電子商務企業的需求。學生在學校里掌握的更多應該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認為,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設置應以充分的調研為依據,服務于電子商務企業,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高職學校電子商務相關課程的教學應以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在基礎課程授課中突出團隊協作和誠信等素養教育,在項目化教學中突出教學實踐,關注學生的應用能力,在商務類課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商業意識和談判能力,而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則應密切關注電子商務最前沿的理論,深入企業參與實踐。
1。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設置一般分為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實踐課程、選修課程等。主要專業課程一般有:計算機操作技術、美術、電子商務概論、計算機網絡基礎、市場營銷、圖形圖像處理、網絡營銷、網頁制作、商務談判、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國際貿易、市場調查與預測等。課程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可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第一,高職學生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應服務于當地經濟,在課程中可適當根據當地企業的具體情況來調整專業課程之間的比例,如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地區可在課程中增加國際貿易及實務等課程。第二,高職學生電子商務專業可以在中高年級根據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進行一定的分流教學。如擅長于營銷談判、商務意識強而計算機理工學科薄弱的同學可以通過多選修商務類課程培養學生敏銳的市場洞察能力,強化這類學生的營銷推廣能力和談判能力;反之,商務意識不足,計算機和網絡操作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可以在通過選修更多的網絡計算機課程以及實踐課程來強化這方面的能力,以適應電子商務行業內部分工的細化的趨勢。在基礎課教學中應扎實地強化英語的學習,英文不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技能和眼界,能讓學生借此了解另一種文化,并從中汲取知識和能量。學習電子商務的學生將來無論是從事出口貿易,還是建立外貿網站,或者學習計算機、網絡相關知識無一不需要運用到英語,學好英語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而言意義更為重要。
2。 在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誠信交易的素養。電子商務交易基于網絡平臺,誠信交易是電子商務的信用保證。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石,這一點對電子商務的發展來講尤為重要。信用缺失會使電子商務交易成本提高,甚至會導致交易鏈的中斷,影響整個經濟發展的大局。建立和推進市場誠信體系建設,是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必要條件,也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目前各電子商務平臺開啟了發布網上誠信指數、加強電子商務安全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完善信用體系的建設等方面來解決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存在的信用問題。高職學校在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無疑是十分必要的。
3。在電子商務專業的項目化教學中應突出教學實踐,提高實踐課程在全部教學計劃中的比例,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使學生掌握相應的操作應用能力。具體的做法上,學校可以請電子商務企業人員來校開展系列講座,如企業人員介紹該企業產品銷售在傳統銷售渠道和電子商務模式下存在的區別等;可組織學生參觀當地電子商務企業,進行學生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如了解該企業文化,熟悉企業業務流程,關注企業人才招聘要求等;在校內,可以運用相關電子商務教學軟件開展學生的模擬練習;同時也可引導學生進行實戰性的電子商務交易實踐,教學具體的形式包括網上注冊、購物支付、網上開店、動靜態網站制作等;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電子商務的最新發展,及時補充實踐課模塊;學校還可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開展與當地企業的合作,師生共同與企業之間開展電子商務教學與實戰的合作,科學合理的合作模式將使得企業、學校(教師)、學生獲得共贏的局面。
4。在電子商務專業課商務類課程的教學中,應著力培養學生的商業意識和談判能力。 商業是一種藝術,商業意識需要培養。在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國加入WTO等新形勢下,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商業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網絡和電子商務環境的不斷發展,使得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就業范圍變得相對廣泛。如果能在我們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日常教學或活動中也滲透商業意識的培養,必將拓寬學生就業的路子,在他們踏入社會實習或者就業前能較客觀地分析、認識社會的商業形勢,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從業的方向,使他們在將來的就業、創業過程中少些曲折、多些理性,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
5。高職校教師除了精通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外,還應充分了解行業產業特色、本專業在地方發展狀況。同時,積極關注B2B、B2C、020以及移動電子商務等電子商務形式中最新行業動態,及時更新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參與電子商務行業內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掌握扎實的實踐應用能力。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積極投身電子商務企業的經營活動。為社會和企業輸送更多更優秀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而不斷提升自己專業能力和素養。學校和教學主管部門也應積極構建校企人才互動,完善獎懲機制,加強校企合作深度和廣度,推動教師雙師型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