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云
人的頭部是人物造型的重要部位,它集中反映了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也是人的情感表現最集中的地方,是塑造人物的關鍵。在基礎素描訓練中,包括人物頭像寫生在內的真人寫生,著重學習和表達的不僅是結構和形體,還有性格、精神與情感的刻畫與表現。因此人物頭像寫生是提高素描造型能力的重要訓練課題。以下是我在人物頭像素描寫生教學中的幾點體會和做法。
一、準確把握人物的形體結構特征
在人物頭像寫生訓練中,人物神態刻畫有賴于以形體真實為前提。所謂的“以形傳神、寓神于形、形神兼備”,就是說必須以形體真實的真實感的表現為基礎,否則,素描造型就沒有說服力,人物的神態刻畫也就無從說起。因此,必須準確地把握人物頭像的形體特征。
在教學中觀察形體,分析結構特征階段,反復地強調,讓學生認識到“形體的準確”,只有在從整體到局部的反復比較、逐步推移、調整的過程中,才能達到肯定。因此,在寫生落筆的第一階段,以直線作為造型手段,去把握形象的動態、比例、五官的位置,強調運用直線,其原因在于直線能明確顯示比例的長短、線段的方向、傾斜的角度,以及形體輪廓轉折的位置,等等。特別是線段與線段相切的點,即通常所稱的“結構點”(骨點、窩點或高點、低點),是構成檢查形體正確與否的基本依據。
在前期的第一階段,切不可涉及過多的細節,而應有意識地排除五官細節,著重理解頭骨、肌肉在外部造型上的規律。刻畫時眼睛不能一直盯在某一個線段或某一個局部,要善于通過內外聯系,左右照應,上下關聯,反復比較、抓住大的比例、大的結構和基本形體,準確把握對象的形體結構特征。通過用這種方法找形體比例、結構特征寫生的五組單純訓練,學生很快掌握了這種方法,能夠圍繞骨點、形體結構、透視變化畫出對象的形體結構特征。
二、捕捉人物頭部的動態變化
人物頭部動態范圍雖然較小,但它的微妙變化卻與人物神態的刻畫和性格特征的表現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幻燈片讓學生欣賞、分析前蘇聯畫家波羅夫斯基的繪畫作品《光榮屬于列寧》一畫中的仰頭前看的青年婦女;表情深沉、目光銳利側視的知識分子和向右仰望的男青年的動態,分析體會頭、頸、胸的微妙動態和表情、神態的刻畫。畫家對于不同性別、年齡、經歷的人物動態的準確把握,通過仰、俯、側、轉的微妙變化,生動地揭示了人物的不同神態與個性特征,以及驚喜、專注、懷疑、恐懼等復雜的心理活動,使人物形象飽滿、生動、富有視覺沖擊力。
在人物頭像寫生中,要想捕捉對象生動的神態與個性特征,必須從構圖開始就準確把握,而不能僅僅寄希望于后來的深入刻畫。可以多畫幾個小構圖練習,研究人物的動態、結構特征,從中選取最能表現對象動態及特征的構圖。有了好的開始,接下來才能順利深入。捕捉人物動態的最好方法是“中線結構法”,依據人的頭部結構原理和面部五官的相互關系,去把握處于相對活動中的頭部動態,以及頭部的形體結構與透視縮形。
三、生動地刻畫人物的表情與神態
頭像寫生所表現的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人物形象,因此,在對寫生對象的形體、動態和性格特征與精神面貌進行深入觀察的過程中,需要將自己的認識與感受,建立在對其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這將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充滿激情地去表現對象。
以準確地把握人物頭部的形體特征和動態變化為基礎,對人物的表情與神態的刻畫,重點應注意表現眉部、眼部、嘴部和鼻翼的變化。
眉和眼不僅在頭部解剖關系有密切聯系,在人物表情上也是相互配合、協調一致的。在我國關于眉與眼的文字描述中,就有所謂“眉清目秀”、“喜眉笑眼”、“橫眉瞪眼”等說法。說明眉與眼對人物形象表現的重要,以及在人物表情神態刻畫方面的密切聯系。
四、寫生與臨摹相結合,提高造型能力
繪畫藝術是直觀的而非理念的藝術,藝術的學習過程,本質上是藝術表現方式的學習過程,亦即是如何將自然對象轉換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學習過程,因此他人的藝術形式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任何繪畫形式無一不是在他人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這也是美術史的價值所在。因此,多欣賞和研究優秀的藝術作品,是極為重要的。臨摹作品,尤其臨摹學習大師的優秀作品,是一種極好的學習方式,從中可獲得表現方法和藝術效果的啟示和滋養,從而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表現要求。我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個性特點向學生推薦中外繪畫大師的優秀作品,例如,我國的繪畫大師有:徐悲鴻、靳尚誼、陳丹青、陳逸飛、楊飛云等;西方的大師有:達·芬奇、倫勃朗、魯本斯、普呂東……通過對大師作品的學習欣賞、講析、研究性的臨摹學習,學生體會到了大師技藝的精湛,準確流暢的用筆、虛實變化的微妙、造型的準確生動、整體的藝術感染力,以及精益求精、虔誠的藝術追求。在課堂素描頭像寫生中學會了認真觀察分析對象,體會大師刻畫對象的精髓。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勁頭很足,互相激勵,繪畫水平提高很快,從表現對象的呆板、松散、結構不準到畫面用筆松緊有度、結構準確、神態表情生動有了很大的飛躍。
素描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學生養成“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的良好習慣。引導教育學生在完成課堂練習的同時在生活中觀察各式各樣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人,他們在生活的不同情態下所流露的神態、表情、動態是一幅幅鮮活生動的圖畫,可用速寫和默寫畫的形式把它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學生不僅能提高造型能力,而且提高了觀察能力,從而順其自然地畫出表情生動、神態自然,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肖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