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曉輝
語文新課程標準將語文綜合性學習引入語文教學,在語文教材首次設置了“綜合性學習”單元,成為推動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然而,由于是首次這樣做,綜合性學習無前人經驗可借鑒,無固定模式可循,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在具體的內容設計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初中語文教學實效性的發揮。
一、現行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綜合性學習內容的基本設計特點
1.設計思路和設計理念。
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六冊共三十六個單元,安排了三十六次綜合性學習,全部設計均以活動方式呈現,將寫作、口語交際融于綜合性學習中。學習主題的選擇范圍包括“社會人生”、“自然科學”、“親情友情”、“文化積累”和“方法指導”等五個板塊,意在滲透語文學習新理念,重視母語文化在學生身上的傳承,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思考人生,培育人文情懷與科學精神。在這些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是多元化的。這些活動方式可分為課題探究的研究性學習(自然問題探究、社會問題探究和文化探究)和社會考察、調查、訪問、參觀的社會體驗性學習。由內容和活動方式的編排體例可以看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實現了編寫理念和設計策略上的重大突破:一是特別重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合作性;二是追求回歸生活的課程理念,尋求與生活經驗和文化環境豐富而深刻的內在關聯;三是努力增強語文知識與經驗的統整性,實現學生個性的靈活、生動發展。
2.設計特點。
第一,突出與生活世界的關聯。比如,“我也追星”、“我愛我家”都是學生喜聞樂道的話題,而且體現了綜合性學習的“綜合”這一特點;第二,在內容上與絕大多數單元的閱讀課文是互相聯系的,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并自成體系;第三,設計思路上力圖通過課堂內外、學科之間的聯系,建立一個開放的、廣闊的語文空間,真正實現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二、現行人教版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內容設計存在的問題
總的來說,現行人教版對綜合性學習的編排和設計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創新精神的培養、主體性的發揮,但是,我覺得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編排與設計還存在一些不足,影響了教學實效性的更好發揮。
1.活動內容設計過多,擠占了學生和老師太多時間和精力,反而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
現語文教材綜合性學習共有三十六個活動專題,母題下一般又包括幾個子題。如此多的活動內容有可能使師生產生依賴感,本來是讓學生自己完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現在基本由編者代勞。這樣,本來為開啟學生心智、發展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激趣增效的學習內容反而成為走向綜合性學習目標的羈絆。而且,每一項完整的活動,一般情況下至少要一個月。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這么多的活動安排在事實上是不可能全部完成的,即使開展,也只是草草了事。
2.一些活動設計過簡,缺乏整合性。
綜合性學習的一大特點就是它主要不是體現在知識的最終獲得上,而是滲透在具體問題解決的活動過程中。在這方面,實驗教材在“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的設計上尚可,在“過程和方法”維度的設計卻比較薄弱。尤其是活動設計過簡,從中體現不出對活動過程和方法的關注或指導,缺乏專題性,不能整合全部活動的課題或問題。
3.活動設計時,只提目標,忽視學法指導,學習能力梯度不明顯。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設計的綜合活動通常只建議“做什么”,不提示“怎樣做”,目的是讓學生自己摸索。而且,三十六個單元之間,用來選擇的活動方式變化不大,學習能力的梯度發展不明顯,呈現為三年一貫的平面設計,沒有很好地體現學生知識的逐年提高和進步。
三、對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綜合性學習內容設計的修改建議
1.綜合性學習內容要更切合并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初中三年學生的生理發育、心理及語言發展進入突變期,每個學段都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教科書設計要既考慮學生已經具有的水平,又要考慮學生經過努力可能達到的水平。如果一味用設計者外在的趣味設計激發其興趣或是用三年基本不變、平鋪開來的活動式設計,其實際學習效果就可想而知。另外,應該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語文素養的提高,不能只強調激發學生興趣,只強調自主、合作、探究,而忽略語文素養本身的豐富內涵和底蘊,使學生難以形成系統的語言認知結構。相反,應針對培育語文素養的需要,增強綜合性學習內容的層次性,不能把建構綜合性學習認知結構的艱巨任務完全推給學生。
2.為學生預留發展空間,更好地突出綜合性、自主學習的特點。
現行教材基本是圍繞自己預設的目標設計學習內容的,這就缺少應有的客觀性和系統性,忽略了學生的自主選擇和多種可能發展,所以教科書在內容設計上應該綜合考慮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發展因素,為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留出空間,將比較選擇、思考判斷、交際表達的權力真正交給學生。教科書必須把握住“突出綜合、強調自主、加強實踐”的特點設計,盡力改變目前所有綜合性學習內容全部以活動方式呈現的,且很多活動方式基本相同的設計情況,讓學生自然感受個體思維同綜合思維的鏈接與碰撞,逐漸養成綜合性學習習慣。還可以考慮適當減少活動量,在某些單元給學生留出真正的自行設計、自主活動的彈性空間,讓學生觀察周圍事物,深入生活世界,親身體驗自然、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充分表達交流。
3.加強精品意識,注重實性。
要使綜合性學習收到好的效果,就應該在學習過程中下工夫,讓學生有充裕的課余時間反復閱讀、思考、記述、討論,落實每個環節。在設計時要考慮師生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不能“貪多”,可以考慮把某些活動適當合并,例如“尋找春天的足跡”和“雨在訴說”可合并成一個專題開展活動,“馬的世界”和“蓮的魅力”這樣的主題活動有共同之處,可選其一開展,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方法,這樣學生掌握知識就能觸類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