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陰面

2012-04-29 00:44:03江少賓
湖南文學 2012年7期
關鍵詞:尿毒癥

江少賓

疾病是生命的陰面,也是一面鏡子——它照見生命的蒼涼、孤獨、疼痛和無奈,當然,還有安寧和愛。——題記

母親病了,這一回,病得不輕。入院當天,我們將母親安頓下來還不到十分鐘,醫院就下了病危通知單,一個提前謝頂的醫生握著眼鏡說,全面感染,我們正在搶救,但結果不能保證。這個“不能保證的結果”讓小妹痛哭失聲。對于一個尿毒癥晚期患者來說,每一次住院,都肯定是病危(我們先后經歷過三次),然而這張十萬火急的病危通知單還是讓我們手足無措,它比母親一目了然的病情更令我們心急如焚。那一刻,輕如鴻毛的病危通知單(死神的化身)重若千斤,它殘酷地宣布:一場生離死別即將來臨。

事實上,母親一直在病著。在我們家,如果誰說“母親病了”,我們都知道母親又感染了,母親又有了其他的并發癥。自從2007年,那個五雷轟頂的上午之后,母親的生命就開始以小時為單位,每隔三個小時,母親的身體就必須輸入400CC的腹膜透析液。母親得的是尿毒癥,對付尿毒癥只有兩條路,一條是透析,一條是換腎。母親年事已高,換腎這條路根本就走不通,唯一的辦法就是依靠透析維持生命。在此之前,我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尿毒癥,也不知道透析居然需要如此高昂的費用。透析是個無底洞,醫生說,如果是自費治療,那你就得拿出砸鍋賣鐵的決心。醫生的一番話讓我倒吸一口涼氣,砸鍋賣鐵倒不那么恐怖,那個無底的洞讓我看不到一絲光明——即便是砸了鍋賣了鐵,尿毒癥還是尿毒癥,現代醫學沒有治愈的可能。這無疑是個艱難的決定——放棄,就意味著我們選擇了生離死別;透析,我們就得去填那個無底的洞。

最后,我們還是選擇了透析。母親只有一個,只要母親還在,這個世界就還是完整的。那時候的母親剛過古稀,六個兒女也分別有了各自的小家庭,就像一次長途奔襲,疲憊的母親剛剛停下來準備歇口氣,多年前埋下的隱患就趁虛而入,它們來勢兇猛,只用了短短幾天時間,就全面瓦解了母親的身體。“疾病是生命的陰面,是一重更麻煩的公民身份。”在疾病面前,人就是一張紙,脆弱,無助,尤其是那些無法攻克的疾病,更讓人的脆弱暴露得無與倫比。我看見,那些來日不多的病人蜷縮在床上,精神委頓,仿佛已是世界末日,對死亡的恐懼讓他們喪失了最后的自尊。事實上,人一旦進了醫院,人就沒有了性別,沒有了隱私,只是一具疾病糾結的身體。沒有幾個人能顧及到自己的尊嚴,大喊。大叫。痛哭流涕。苦苦哀求醫生……當然,也有人提前做好了赴死的準備,比如母親,比如一個被疼痛折磨的男人。

那是十年前的一個秋夜,應該是凌晨一到兩點,淋漓的大雨下穿了夜色,屬于我的那間單人病房緊鄰衛生間,而衛生間里傳來的喊聲讓我久久無法入眠。他在喊痛。聲音實在太大了,整棟樓的人都可以聽清,如果有人正在做夢,那也一定會從夢中驚醒。我躺在床上,聽見走廊里響起紛亂的腳步,聽見有人在拍打衛生間的門。騷亂一直在持續,大約所有的病人都起來了,雨意彌漫的走廊里,擠進了半個城市的男人和女人。奇怪的是,除了兩個手足無措的戰戰兢兢的小護士,我們沒有見到一個醫生。持續的騷亂以保安的出現宣告結束,兩個手持警棍的保安踹開了衛生間緊閉的鐵門。那時候,他已經深度昏迷,在尿水橫流的水泥地上,蜷成了一只開水滾過的蝦子。天亮的時候,護工把他抬上了殯儀館的運尸車,身上,蓋著一張灰白色的床單。我渾身無力地靠在門框上,雨,肆無忌憚地潑下來,在秋天的冷雨里,一個中年婦女牽著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頭發被雨水拽到了地上。

他姓張,住院的時候肝腹水,半個月之后,肝硬化。他是沉默的,可怕的沉默,仿佛已經不會說話。但他那張蠟黃的臉讓我永世難忘,他已經毫無人色,連瞳仁都是黃的,看上去就像是一座移動的蠟像。他的絕望顯而易見,都在那張臉上。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十年之前的我,根本就不相信疾病競能把一個人篡改到這種程度,在疾病的篡改之下,生命其實比蟬翼還薄。風吹即破。

我還記得那個孩子!那個十幾歲的孩子像困在雨地里的一只張惶的鳥,那場沒有盡頭的冷雨已經折斷了她的翅膀。她是固執的,一直沒有出聲,甚至沒有看一眼她的母親。眼里的光比雨還冷。事實上,那一刻的孩子沒有看向任何人,她看見的,只是一場沒有盡頭的冷雨;聽見的,只是衛生間里昨夜的喊聲——這是貫穿她一生的噩夢……這是貫穿我一生的噩夢。

和母親同一間病房的老人看不出年齡,她大睜著眼睛,嘴巴保持著O型(懸著一口令人揪心的長氣)。那雙大睜著的眼睛空洞著,沒有恐懼,沒有羞恥,沒有一絲內容。她只穿著一件緊繃繃的內衣,疲憊的乳房掙扎著,晃蕩,毫無美感。我承認自己看見了,她暮年的乳房比她的暮年更讓我惶恐,比她的暮年更像一場即將到來的死亡。她在床上便溺,替她擦洗的,是人到中年的兒子。兒子的擦洗非常敷衍了事,看得出來,他是尷尬的,手在動,眼睛卻看著喧囂的街市。這是人生最殘酷的傷口,比疾病更為殘酷——疾病只能撕裂一個人的身體和意志,而這一幕,卻剝去了一個人所有的外衣。

我和父親連忙走出了病房,父親向我要了一根煙,點上了,深長的嘆息。住院部的走廊里到處都是人。靠著,坐著,躺著,蹲著,還有人跪著。她和母親一樣,尿毒癥晚期。在鄉下一直保守治療,兩個兒子,大兒子五十多歲了,前年在一家工廠里干活,燒堿進裂,灼瞎了眼睛。這起惡性工傷事故以六萬元的賠償宣告結束(沒有掀起一絲波瀾),對于這個家庭來說,六萬元是一個可以私了的數字,六萬元人民幣足以買走一個勞動力的光明。這個是小兒子,一個老實的農民。父親也不知道老人的兩個兒媳婦怎么都沒有來,那時候,鄉下其實是不忙的。然而忙,好歹還是一個借口,不忙又能怎么樣呢?——我的二嫂,一個幾乎賦閑的人,她也沒有來過醫院。她對父親說,母親已經不算小了,實在不應該再浪費兒女的錢財。她的錢財確實沒有浪費,母親住院之后,她一個電話都沒有打過,她一杯水都沒有送來。二嫂的無情比疾病更為殘酷,蝕骨的悲涼裹住了父親。飽經滄桑的父親其實是明白的,久病的床前尚且無孝子,誰又真正指望過兒媳婦呢。

回到病房的時候,兒子的擦洗已經結束,他無所事事地坐在凳子上,仿佛床上的那個老人已經與他無關。看得出,老人的日子確實已經不多了,然而對于即將到來的生離死別,兒子卻早已麻木,仿佛他所有的努力,只是為了等待死神的來臨。他甚至在電話里大聲命令自己的老大,要盡快找一座“發人”的墳地,一定要做兩天兩夜的道場,如此等等。電話那頭的老大想來是滿口答應了,我看見,他的神情非常古怪,亂云飛渡間,居然還掠過一絲興奮的笑容。可憐的老人什么都聽見了,她依舊懸著一口令人揪心的長氣,只是在兒子看向她的時候,飛快地合上了眼睛……我不知道老人的愿望,甚至不知道老人的姓名(她的床頭卡不知所蹤)。當然,或許她根本就沒有愿望——沒有愿望,對于這樣一個老人來說,其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和老人比起來,母親是幸運的。和大多數鄉下婦女比起來,母親簡直就是幸福的。病床上的母親甚至會主動談起自己的后事,包括“上路”的衣服,包括“上路”的鞋子……每一個細節,母親都說得非常具體。事實上,母親從來就沒有糊涂過,她把所有的細節都考慮到了——棉襖和棉褲就穿小王買的那套,在老家的箱子里;鞋子要布的,小曾家的媳婦會做她的鞋;內衣不要太花,但也不要全都是白色……母親說起這些的時候,非常安詳,也非常淡定,仿佛即將告別世間的,并不是她自己。這種被母親悉心呵護著的尊嚴讓我們意識到,尿毒癥所擊倒的,其實只是母親的身體。母親對自己現在的身體是厭惡的,尿毒癥奪走了她的力氣,她吃不下去,渾身瘙癢,手上和腿上像是裹著一層風干的魚鱗……這些病癥所帶來的附屬物讓母親深惡痛絕,她不止一次地詛咒過這些。要是能吃塊咸魚就好了——咸魚是母親最鐘愛的食物之一,但自從患上尿毒癥之后,母親的食物結構就變了,不能再吃咸的和辣的;要是能下去轉轉就好了——母親一直想下去“轉轉”,事實上,母親從來就沒有真正出去“轉”過,她說的“轉”,指的是逛逛對面小區里那個有噴泉的小花園……在和尿毒癥斗爭的過程中,母親想打敗的似乎并不是尿毒癥,而是自己的身體。或許連身體都不是,只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念頭,一個由來已久的心愿。

醫生一直在努力。幾次住院之后,腎內科的醫生和護士幾乎都成了我們的熟人。對母親這個鄉下婦女,他們也有著一種特別的尊重,望、聞、問、切,明顯比對鄰床的那位更為耐心。母親的樅陽方言護士大多聽不懂,再加上母親時常有氣無力,言語顯得愈加含混,一次簡單的問診,比如小便量的多少,比如這一夜是否安穩,母親時常要回答兩到三次,一次三到四分鐘。翻譯是多余的(除了父親,我們很少充當母親的翻譯),越是危重的病人,越需要和醫護人員當面溝通。人的病情一旦陷于危重,大多會變得疑神疑鬼,即便是堅定的馬列主義者,也會在心里默念起菩薩,希望她老人家早日顯靈——對患者隱瞞病情是一種很不可取的做法,太多的人,沒有留下一句話就遽然撒手,仿佛從來就沒有到過這個人世。事實上,人,都是有牽掛的,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總有一些愿望要傾訴,總有一些要交代的事,或想見的人。日本的一項醫學資料研究表明,足夠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承受能力,對于治療那些現代醫學還無法攻克的疾病非常有用——母親不是馬列主義者,她和尿毒癥的抗爭,僅僅是希望能向上天再借兩到三年。有兩到三年的時間就夠了,有兩到三年的時間,母親就能部分地實現自己的心愿。母親是被上天眷顧的人,她做到了,她借到了自己想要的時間。

兩年前,起死回生的奇跡在母親的身上出現過。按照我們老家的說法,2007年的那個冬天,母親的一只腳已經邁進了閻王殿,但在最后的生死關頭,母親神奇地醒了過來,在醫院里產生了巨大的轟動。起死回生的病人并不少見,但那時候的母親已經70高齡,她嘔吐不止,一個月沒有進食,白細胞急劇下降,免疫力已經接近于零,一場普普通通的感冒,就足以致命。見慣生死的醫生們沒有料到,一個鄉下老人的生命力居然能夠如此旺盛!

生死,其實只在一念間。那時候的母親是有牽掛的,她牽掛著離異的半百年紀的大哥,她巴望著我的孩子能夠早日降臨人世。正是這些牽掛,讓母親創造了生命的奇跡,也成就了腎內科的一個神話,科室還因此贏得了醫院頒發的年度最高獎。沒人頒獎給我的母親,然而在我看來,母親已經贏得了生命的最高獎賞——這個獎是一個神,它屬于那些勘破生死、勇于和疾病斗爭的人。這個神,就住在母親的身體里,兩年來,每當我們淚流滿面、以為生離死別即將來臨的時候,我們就看見了神的身影。這時候的母親時常安慰著我們,她是安詳的,從容的,生命的旅途,她仿佛已經了無遺憾。在母親樸實的思想里,黃泉路上無老少,醫生也醫不好要死的病,到了該走的時候,人總歸是要走的。既然每個人最后都要走,那就盡量走得體體面面的,給自己留點體面,也給兒孫留點體面。

事實也的確如此,人,總歸是要走的。在無可違逆的自然規律面前,醫學的力量其實非常有限,它所能給予的,只是心理上的安慰和人道上的援助。這一回,幾個熟悉的醫生欲言又止,面有難色,他們的意思再也明白不過了,盡人事,聽天命。經常發生的“奇跡”肯定不是奇跡,更何況,母親已今非昔比——透析是柄雙刃劍,它分離出了體內的毒素,同時也帶走了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好在,母親已經準備好了,我們也已經準備好了。每個人的身體最終都將灰飛煙滅,但母親的身體里住著一個神,這個神不會和母親一起消失,它會移居于我們的體內,像福佑母親一樣,福佑我們貧瘠、寒涼的一生。

附記:此文原作于2009年11月,那一次,奇跡在母親身上再次發生。然而,沒人能違背自然規律,2011年元月1日下午6時,母親安詳地走完她的一生,享年75歲。

——愿母親在天堂里安息!

熱愛廚房

吉本芭娜娜是一個被我們忽略已久的日本女作家,她在餐廳當服務生時寫出的《廚房》,有一種撼人心魂的力量。這是一個幾乎沒有情節的故事,少女櫻井在陸續失去所有的親人之后,每晚只有在廚房的冰箱邊才能安然入睡,而她最終也從廚房出發,一步步走出了刺骨的黑暗。細節通常是無法復述的《廚房》里的細節更是如此,剛剛出道的吉本芭娜娜仿佛只給我們描寫了一間廚房,而這間廚房會質問我們:當苦難突然降臨,我們該怎么辦?

當苦難突然降臨,我們還有廚房。只要有一間自己的廚房,一個能做飯的地方,世界就不至于陷入絕望。我不知道別人是怎么想的,至少對于我來說,廚房是世界上最能讓我安寧的地方。最物質的細節,常常能給予我們最原始的安全感。每逢休息日,我總要去逛逛小區對面的菜市場,和大多數菜市場一樣,它污水橫流、五味雜陳、人聲鼎沸、雜亂無章,但它是物質生活的一部分,在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重量。我時常采購的品種有:腿骨、肉、西紅柿、白菜、豆腐、胡蘿卜,偶爾會買一只雞或一條魚。這些都是兒子愛吃的菜,自從兒子來到這個世界,我們以前的食譜就被部分取消了。為了他,我們什么都可以重來。

每次從繁雜的工作中抽身而出,我總要親自下廚,做幾道全家人都愛吃的菜。它當然有可能比一天的工作更加繁瑣,但它毫無約束,煎、炒、烹、炸、燜、燉,完全聽從你自己的安排,你甚至可以一邊聽著博客里的音樂,一邊慢條斯理地切菜或炒菜。和飯店里的那些菜肴比起來,我做的菜肯定算不上美味,但對于我來說,下廚是一種享受,是一次全身心投入的戀愛——那些原材料就躺在案板上,它們素面朝天,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你必須付出全部的熱情,才能使它們活色生香、含苞綻放。成家這些年,我的午飯基本上都在單位食堂里解決,是那種很簡單的工作餐,一葷兩素三個菜,一碗白米飯,一碗湯。不到十塊錢。然而這樣的工作餐是令人厭倦的,比周而復始的工作更令人厭倦——廚師懶得要死,他過于缺少創新意識,翻來覆去的,總是老三樣,一次葷素搭配,我們要吃上兩周時間。吃到第二周,我們的胃口就壞了,一到食堂門口,人就想作嘔。確實有女同事當場作嘔的,這位倒霉的女同事,當時,她的牛肉炒面已經吃到了一半,突然從盤底撥拉出半只死老鼠。天啦!這個匪夷所思的消息太有爆炸性了,作為一家新聞單位,我們當然不想放過這樣的消息。記者趕來了,拍攝得非常順利。然而最后,沒有一檔欄目播出這條丑聞,在我們接到的含糊其詞的指令里,家丑不可外揚,是唯一一條我們能聽懂的解釋。

事件發生之后,食堂有了一些小小的變化。但不久之后,一切如常。和這個民族的絕大多數人一樣,我們慣于好了傷疤忘了痛,每天中午,我們依舊享受著福利性的食堂。它的衛生狀況是顯而易見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你永遠不被允許進入后堂和操作間,永遠不被允許進入儲藏原材料的倉庫。我的一個朋友,在一家名氣很響的海鮮酒樓里工作,每次我們去吃飯,他總要另外給大廚下一道菜單,而且每次都要蓋上他的私人印章。朋友們當然都心照不宣,但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總有一些飯局我們不能不去,總有一些地溝油,無情地侵蝕過我們的肝臟腸胃和身體。每年體檢,我們總要新增一種毛病,脂肪肝、膽結石、高血脂……這些貌似無關痛癢的小疾,時常被我們長久地忽視,然而任何一種疾病其實都是危險的,就像潛伏著的那些無形的殺手,總有一天,它會突然全面爆發,賜于我們致命的一擊。大前年,沒有任何預兆,熱愛話劇的Z君突然死了,猝死的前一天,他剛剛邁進黃金般的35歲。沒人想到他會猝死,沒人相信他的猝死。他壯碩的身體,讓他的死亡成了一個無法解釋的謎。生命無常。我們的血肉之軀,其實非常脆弱,沒有人敢斷定,自己一定能夠壽終正寢,化險為夷。

我承認自己是個怕死的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對自己的身體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我盡情揮霍著自己年輕的身體——頻繁地應酬,兇狠地抽煙,隔三岔五的醉酒,當然還有毫無節制的暴飲和暴食,仿佛自己是一尊鋼鐵鑄成的機器。內部的弱終于三十歲之后全面爆發,脂肪肝、腎結石、膽結石、高血脂、肥胖癥、高血壓、慢性咽喉炎……多病種乘虛而入,輪番夾擊著不再年輕的身體。事實上,這具三十六歲的血肉之軀已經提前跑進了老年,在亞健康的長期侵擾下,它已經和所有的飯店和食堂一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虛弱到不堪一擊。

我時常擔心著自己的身體,這比人到中年依舊兩手空空,更令我憂心如焚。結婚之后,我總想彌補一下自己對身體的虧欠,為此我改掉了晨起寫作的習慣(這個惡習,我已堅持多年),現在的早晨,我時常用于戶外鍛煉。晚歸之后,我也很少再外出應酬,為此我不止一次地“得罪”了朋友,不止一次地被人侮為心高氣傲。然而這樣的“得罪”和侮辱是值得的,在庸常的俗世里,有限的時間,其實有許多事情等著我去做,最起碼,我可以用來看書和寫作。畢業之后的前幾年,我每年能讀完的書約在100本左右,最近這幾年,我的閱讀量已經大幅度銳減,——一個熱愛碼字的人,如果沒有一定的閱讀量,他的寫作之路只會越來越窄,只會越來越重復自己。

晚餐是一種儀式。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如果沒有一頓正式的晚餐,這樣的一家人將會顯得非常可疑。我的朋友T君,妻子忙得要死,過了而立之年,還沒擠出時間給T生一個孩子。據我所知,在過去的五年里,T家的灶臺一直是冷的。那個忙得顧不上人間煙火的人,在長達五年的時間里,竟然沒在家里正經地吃過一頓飯,到了第六年,T終于受不了了,他把人間煙火燒到了一個女實習生的出租房里。T手把手地教女實習生燒菜,順便也教點別的。女實習生對T的手藝崇拜得五體投地,女實習生的崇拜在T的身上表現得非常外在,那段時間的T滿面紅光,胖得很快。半年之后,東窗事發,T很男人地凈身出戶,和女實習生住到了一起。T為此背上了一個誘騙女實習生的罵名,影響到了他的前程,但T并不在意,半年之后,他毅然決然地給了女實習生一個正式的名份,小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和我一樣,T是個對晚餐有追求的人,如果長期沒有一頓象樣的晚餐,我們會對庸常的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會懷疑生活的意義。一頓居家的象樣的晚餐,是物質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兒子剛上幼兒園,他所有的幸福指數全部集中在晚餐這段時間,在家里,他可以吃到他想吃的任何一道菜,他可以一邊吃飯一邊看維尼熊和跳跳虎。這一切使得他對幼兒園有一種本能的抗拒和排斥。三歲的兒子還不懂得什么是自由,更不明白人類所擁有的,其實是一種相對的自由,但我相信,正是對絕對的自由的向往,使得絕大多數孩子對幼兒園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和抗拒。在家里,大多數孩子是絕對自由的,也應該給孩子絕對的自由,孩子一旦入了托,就開始了一場漫長的苦役,就開始了一場越來越殘酷的生存的戰斗。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上天對我們的眷顧。兒子的降臨嚴重修改了我的人生觀,最大的修改,就是我對廚房突然熱愛了起來。每逢休息日,我總要親自給兒子做飯,在外面,我也很少允許兒子吃麥當勞或肯德基。作為一個備受傷害的父親,我不希望兒子過早地重走我的老路,他剛剛三歲,也應該有一個相對純凈相對環保的世界——雖然,終歸有一天,兒子也要被傷害一遍。

我要感謝母親,是這個命運多舛的老人,培養起了我對廚房的最初的熱愛。是鄉下那種半人高的土灶臺,家里只要來了人,半個下午,母親都要在嗆人的灶臺上忙碌,汗珠爬滿她圓月似的臉。我在灶臺下添柴加火,一邊陪母親說話,一邊探頭聞聞菜的香味。在小村牌樓,母親的手藝有口皆碑,誰家有了紅白喜事,大多會請母親掌勺,母親的紅燒鯽魚,一直是最受歡迎的美味。那時候的母親當然不會教我燒菜,在母親的思想里,男人是不應該下廚的,男人,只應該屬于廚房外面的世界(我一度認可母親的這個觀點)。然而那些炒、烹、炸、燜的工序和火候,卻在我的腦海里盤踞了下來,以至于多年之后,當我第一次單獨下廚時,就已經是一名無需培訓的合格的廚師。母親和父親都不能相信,他們一面品嘗著我的手藝,一面表示出大把的詫異。然而這并不是我的特別的本事,我們都是俗人,原本就掌握著與世俗生活有關的所有技藝。

除了家人,幾乎沒人知道我的這門手藝。結婚之后,我只把極為有限的幾個朋友請到過家里。那些無法推脫的主動的應酬,我更愿意安排在飯店里,飯店的喧囂與嘈雜,適合把酒言歡,迎來送往,而家,是一個不能完全公開的秘密,它是個人的,屬于隱私的一部分。某年夏天,我去看一個臥病的朋友,朋友的妻子穿著寬松的睡衣,她在拖地,彎著腰,飽滿的乳房在我的視線里晃來晃去。空蕩蕩的客廳,我的目光無處安置。我很想讓她停下來,但我不知道如何開口,才能保全朋友和她的面子。這是我唯一一次主動探訪朋友的家,她的乳房提醒我,都市里的每一個家庭,都有一些不能完全敞開的秘密。

這讓我想到遙遠的鄉下。在我的小村,每個家庭的秘密都是有限的。整個小村是個半開放的集體,鄉親們彼此之間知根知底,走家串戶的時候,沒有人想過應該給以必要的回避。即便是盛夏的正午,女人們也會敞著大門,四仰八叉地躺在涼床上,任穿堂風輕薄地掀開未扣嚴密的外衣。沒有人認為這是一個秘密,更不會覺得這是一種隱私。事實上,隱私原本就是一個初長成的小資,她原本就屬于喧囂的都市。都市人愛護自己的隱私甚于愛護自己的身體,他們的隱私儼然不可侵犯,一旦侵犯,時常會引來一場漫長的官司。這注定了都市人只能是一個個單獨的生命個體,這注定會使一批人選擇撤退,一直退到自己家的廚房里。我對廚房的熱愛,其實就是一種徹底的撤退,在這種徹底的撤退里,我的世俗生活,終于安靜了下來。

這樣的安靜,彌足珍貴。因此,我毫不掩飾自己對廚房的熱愛——熱愛廚房,就是熱愛那些有愛的豐衣足食的日子,就是熱愛自己的親人和身體。

猜你喜歡
尿毒癥
急性冠脈綜合征合并尿毒癥患者PCI術后對比劑腦病1例
治療尿毒癥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劑體外實驗研究
比較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在尿毒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尿毒癥可以預防嗎
人物
健康人生(2017年12期)2017-12-21 02:25:52
袁世凱之死與尿毒癥
飲食保健(2016年8期)2016-05-25 07:02:08
中西醫結合治療尿毒癥早期腎性貧血20例療效觀察
調節性T細胞及其細胞因子在尿毒癥血透患者的動態變化與臨床意義
聽聞某大佬尿毒癥洗腎有感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對尿毒癥自主神經病變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国产精品第三页在线看|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三级网站|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韩日免费小视频| 欧美视频二区|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无线视频|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jizz国产视频|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在线| 一级全黄毛片| 婷婷在线网站| 天天综合色网|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亚洲精品另类|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激情首页| 亚洲综合狠狠|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国产在线专区|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狠狠亚洲五月天|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亚洲一区色|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精品国产91爱|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自拍欧美亚洲| 99re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色香蕉影院|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一级毛片网|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久久a毛片| 亚洲另类第一页|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国产特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