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華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是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成效提高不快是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所面臨的普遍性難題,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有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教學過程不優、教學空間不廣等。傳統的教學模式制約了教學成效的提升,教師應當針對這些不足,進行優化和改進,為文言文教學成效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一、培養學生興趣,消除文言文學習畏難情緒
文言文學習中,學生存在畏難情緒是普遍現象,這樣的消極情感制約了教學成效的提升。教師應當從非智力因素入手,讓學生對文言文學習感興趣,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參與度。
1.引入歷史故事和典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的內容一般和歷史故事、著名典故等具有廣泛的聯系,筆者在教學中首先從這些關聯的歷史故事、歷史典故入手,讓學生在趣味性的信息演示補充之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這樣的歷史故事與典故作為補充的背景下,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消除學習中存在的畏難情緒。
2.穿插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筆者將課外閱讀作為增加學生知識積累、提升語文教學成效的重要手段,每學期要求學生閱讀一定量的課外書籍,并指導學生制訂閱讀計劃,將閱讀量分布到每一個月、每一周,并對閱讀類型進行了規定,將文言文閱讀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對數量進行相應的規定,讓學生在閱讀之中自主開展文言文閱讀,熟讀成誦,在大量的文言文閱讀中鞏固和提升閱讀能力。
3.開展競賽延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文言文教學中,學生往往會感到學習過程較為枯燥,興趣不高。筆者在教學中,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枯燥感、乏味感,結合教學重點難點,對教學活動形式進行了優化與改進,以開展競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對文言知識的掌握,筆者嘗試通過讓學生分組自出試題,交換檢測、批閱的方式來鞏固學習,這種新穎的模式使學生的內心競爭欲望被激發了出來,在你追我趕的學習過程中實現了教學成效的提升。
二、優化教學過程,彰顯文言文的魅力
文言文學習和作文教學被許多高中語文教師稱為兩大難點,突破教學成效低位徘徊的困境,關鍵還在于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筆者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對教學過程、模式進行了充分優化,讓學生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
1.運用自主合作模式教學。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應當成為學習的主體,這一點應當為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所共知。文言文教學中,筆者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結合教學目標、教材內容,設計了一組思想引領性、啟發性較強的探究提綱,要求學生按照探究提綱的順序進行學習研究。在學生開展學習的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分析,遇到不懂的問題大家討論一下,完善學習結論。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來獲得問題的答案,不再直接從教師那里單向聽取,而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處于主動參與的積極狀態,思維活躍起來,有效提升了學習成效。
2.引導學生前后聯系學習。學生從初中階段就開始系統地接觸文言文學習,進入高中之后,雖然學習的篇目、內容有所差別,但是其中許多學習技巧還是具有相通之處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與新知學習中相關聯的內容,如助詞的用法、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譯技巧、如何有效感悟文章的意境,等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以前成功學習文言文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融合、提煉、完善和提升,只有站在了以往學習的基礎之上,學生的文言文學習才能夠如魚得水,如虎添翼。
3.強化文學欣賞教育。文言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提升欣賞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掘文言文的韻律美、節奏美,從引導學生感悟其鮮明的語言特色入手,通過反復的誦讀,掌握好美文朗讀的節奏、語調,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提升學生感悟能力。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在教材與內心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讓他們在文言文的字里行間感悟美,受到熏陶,如讓學生感悟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讓學生感悟“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憂國思家情感,讓學生產生思想上的強烈共鳴。
4.教學之中傳播國學思想。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開展國學思想的傳播與滲透。文言文許多經歷了大浪淘沙,至今仍熠熠生輝,對人們的思想有著引導作用。例如,可以選擇《百家講壇》中于丹講《論語》,王立群講《史記》等精彩內容結合文言文教學,引導學生確立人生目標、人生態度。
5.發展學生學習想象能力。文言文言簡意賅,缺乏豐富的想象力,是無法有效學好文言文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充分的想象,想象與文言文中人物、場景相一致的意境,在想象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在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手段進行模擬演示,在這樣的過程中讓學生建立與之相吻合的表象,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
三、延伸教學空間,構建文言文立體學習模式
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學成效的途徑有許多種,課后拓展及增強與其他學科的關聯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1.讀寫活動之中滲透文言文學習。立足于提高學生閱讀積累和寫作能力的讀寫活動,有機滲透文言文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在班級設置文言文閱讀欄目、穿插文言文閱讀指導等方式,將文言文納入到語文讀寫活動的規劃、部署、落實之中,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2.專題研究之中滲透文言文學習。針對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遇到的難點,教師要注重搜集整理與分析,引導學生針對其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開展專題研究,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通過課外專題研究的方式解決學生心中的困惑,教給他們文言文學習技巧。
3.寫作訓練之中滲透文言文學習。許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在作文教學中以趣味性的方式穿插一些文言文創作活動,要求學生根據所學文言文寫作手法技巧進行文言文仿寫,這種趣味性的仿寫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寫作之中鞏固文言文所學內容。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模式及拓展教學空間等方面入手,針對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優化,全面提升教學成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