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譜
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亞的空調國際與中國長安集團各占比50%的合資公司,主營業務是汽車空調系統和發動機冷卻系統 ,現在也涉及到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作為一家母公司為外方的企業,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一直堅持自主開發,在企業規模和市場份額拓展等方面成效顯著。
南方英特空調公司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公司,外方母公司在澳大利亞。該公司總經理淮曉利博士說:“澳大利亞不是一個主要汽車制造國家,所以我們沒有像一些世界著名的歐美零件供應商,可以在國外進行生產。我們打的是硬仗,需要非常強地依賴當地團隊,我們需要培養在中國的自主研發能力,走出在合資公司自主開發的路徑。”
淮曉利告訴記者:“南方英特成立之初,研發能力薄弱,主要依賴國外,股東方將企業的目標定位為高端的轎車市場,而不是中國長安比較強的微車市場,所以一開始創業就比較困難。在雙方指導下,公司迅速導入國外的管理方式和技能,同時更重視消化吸收與當地團隊培養、能力建設。2001年公司成立,2002年開始為福特嘉年華配套,2006年與中國長安集團簽署了一個五年發展規劃備忘錄,進行了全方位的技術提高。經過十年發展,公司規模和競爭力有了極大提高,目前在重慶和南京共有四個工廠,北京和深圳的新工廠已經在規劃之中。在研發方面我們工程技術中心設在重慶,另外在上海和廣島設有工程技術分中心,本地化的研發能力能夠支持研發能力,預計今年的銷售收入是7.5億。”
空調是影響車內空氣質量的重要部件,他告訴記者,空調中蒸發器積水問題,是造成霉菌生長,腐爛而使空調散發臭味的原因。南方英特現在的空調都做了表面親水處理,有效避免了積水造成的問題,而在過濾器、空氣凈化裝置、負氧離子發生器等技術方面,南方英特都沒有問題。
淮曉利介紹說,產品開發作為空調系統直接影響到客戶的滿意度,我們按照一定的思路去開發產品。首先從市場和客戶需求出發,制定開發產品的一些目標,然后層層分解,從整車系統分解到子系統,再分解到零件,驗證之后通過虛擬驗證、計算機模擬,然后再到系統、子系統、到整車,最后是對質量的研究和對客戶的跟蹤。這樣,我們的產品研發就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閉環過程,我們把這套體系完全貫穿到產品開發流程體系中去了。
淮曉利告訴記者:“這么多年走下來,我們一直堅持搞自主開發。因為我們堅信,早晚會有這么一天,將形成依賴我們本土的自主開發的模式,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投入比較大,也做了很多功課。等到這個機會來的時候,我們準備好了。所以我對我們目前占的位置非常欣慰。”
南方英特空調公司還和空調國際國外的團隊一起,同步開發了多款基于海外開發的空調系統。“我們有重慶、南京、上海、廣島團隊,另外還有墨爾本,客戶研發中心參與的有德國的科隆、日本的廣島,還有重慶、南京的團隊,所以這是一個全球化、多方位的合作,全球同步開發,我們也做得非常好。”淮曉利說。
2011年底,雙方股東又簽署了新的技術轉讓協議,空調國際將在包括新冷媒、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空調控制器、新一代蒸發器等技術方面給予南方英特大力支持。
淮曉利說:“目前一些空調系統的發展,還是引入國外設計的比較多,自主開發目前還不是主流,但是我想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我國汽車銷售量已經遙遙領先,成為世界第一名了,所以市場份額會越來越重。中國市場有中國客戶的要求,設計團隊會轉移到中國來,進行一些中國本土的開發。”淮曉利表示相信,南方英特空調有限公司有一個很好的位置,在機會來臨的時候,就能把握住機會。
淮曉利說,南方英特是中國長安旗下的一家公司,所以也肩負著支持集團公司發展的任務。目前南方英特空調公司的“124戰略”已經開始實施,即以一個核心為依托,開拓國內和海外市場;營業收入翻2番,到2015年達到20億的銷售規模;4是4個生產基地,包括西南的重慶,華東的南京,華北在北京房山,華南是深圳,形成覆蓋全國的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