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花
聽力部分在考試中聽力所占比重很大,如何提高學生聽力水平就成了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聽力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克服對聽力的懼怕心理,形成對聽力的興趣。
一、幾種常見的聽力障礙
1.環境障礙。
學生在母語環境中學習英語,聽力訓練時間有限,練習量嚴重不足。教師說的英語不地道,語言的輸入缺乏必要的環境,學生聽英語時感到生疏和困難。
2.習慣障礙。
有的學生在聽英語的過程中,聽前漫無目的,不知道重點,聽時平均分配注意力,試圖記住并理解材料的全部內容,反而不能形成完整的信息概念。有的學生往往只根據出現的單詞和句型孤立地判斷其意,而不善于根據上下文及語法結構做出符合邏輯的推測,顧此失彼。
3.知識障礙。
語音學習基礎不牢。對詞匯和習慣用語記憶不牢,對語法形態的變化不清楚,對英美國家的歷史、文化、人民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缺乏了解,都造成了聽覺認知的障礙。
4.心理障礙
學生對英語產生不良心理:未聽先怕。聽的過程中處于被動,一旦“卡殼”即煩躁不安,潰不成軍。不良的心態削弱了聽力訓練的效果,不滿意的效果加重了心理上的負擔,形成了惡性循環。
二、提高中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方法
1.夯實基礎知識。
聽力理解是運用語言知識的復雜過程,沒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基礎,要聽懂是困難的。因此,從入門階段開始,我們要嚴把語言關,認真教好音標,使學生準確地拼讀和辨音;同時要注意朗讀技巧的培養,有意識地傳授諸如句子重音、意群、音變、連續及語調等知識,并且通過反復的聽力、朗讀、模仿和對比,逐步使學生習慣于精確的語音語調。此外,還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記憶單詞和學習語法,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
2.選好訓練材料。
訓練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聽力訓練的質量。好的聽力材料應該切合學生的實際聽力水平。做到篇幅適當,語速適中,形式適度,難度適宜。例如要在初始階段使用那些語速較慢、聲音非常清晰的、較易的(聽兩三遍后似懂非懂的為宜)聽力材料。讓初學者接觸較真實、清晰和快速的相關材料。以常用的、實用的、易得到和可操作的材料為主,如對話、訪談、新聞報道、講故事、打電話等。
3.加強技巧指導。
教師在聽前階段幫助學生了解相關背景知識或者直接為他們提供背景知識,為準確和快速理解聽力材料做好準備。要求學生做好聽前預測。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瀏覽習題,分析和對比選項,捕捉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從而明確聽的目的和重點。比如,學生能很快學會依據選擇項中提供的時間、地點、人名、原因等分別預測出問題,可能會是以When,Where,Who,Why等疑問詞開頭的問句;如果題目給出的是問題,學生就可以依據給出的問題迅速判斷聽的要點。聽音過程要集中精力,耳、眼、手并用,迅速反應,迅速答題。在聽的過程中要抓住主題句和關鍵詞,善于記下有用信息,“先抱西瓜,再撿芝麻”。聽力放完之后,仔細檢查,防止筆誤。聽后學生能通過筆記即刻激活已有記憶,使音、義、形快速聯系,從而對語篇作出正確的理解。
4.營造聽的氛圍。
聽力的培養不但要融入每一堂課的教學之中,還要滲透到課外每一個可能的場合。通過多聽一些原汁原味的磁帶、英語廣播,通過學校的各種媒體設施讓學生多欣賞一些英文詩歌、歌曲、原版影視等方式,培養聽力水平及語音語調,培養英語思維習慣。做到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精讀與泛讀相結合,訓練與娛樂相結合。在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聽英語的機會。在課外,要努力創造聽英語的環境,開辟英語角和校內英語廣播。只要能讓學生聽到英語單詞和句子,就能培養其大腦吸收語言信息的功能。
5.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要提高學生英語能力,首先,要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創造良好的課堂英語語言環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要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營造課堂英語氛圍,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語言基礎知識,如單詞、詞組等正確發音;讓學生理解有關語音知識,如:連續、重讀、失去爆破、句子意群等句子朗讀技巧,使他們達到切實掌握和熟練應用的程度。課堂中課堂英語的運用,新課的導入,可利用學過的單詞句型進行聽說復習。
6.培養學生的聽力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促進觀察,觀察誘導發現,發現孕育創造。新時代的教師要懂得去欣賞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教學藝術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比如多組織一些聽力競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7.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礙,保持良好的心態。
在聽力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礙,保持良好的心態。對學生,教師不應該挖苦打擊,而應以鼓勵和表揚為主,使學生相信“天道酬勤”的道理。
提高英語聽力理解能力是一個反復實踐的、持久的過程。我們應客觀、正確地對待聽力教學中的制約因素,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新的聽力教學策略,形成教育觀念,尋求對策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再掌握一些合理的聽力技巧,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