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瓊
摘要: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國的英語教育規模在不斷擴大,小學三年級就開始教英語。但是目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不少的問題,給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摸索、探究出一套適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愉快地學習英語,是每個小學英語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 小學高效英語課堂課前組織實施過程課后反思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老師們會遇到各種困惑,其中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摸索、探究出一套適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愉快地學習英語,是每個小學英語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把握好課堂,向40分鐘要質量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保障。優質高效是課堂教學的目標,務實創新是課堂教學的手段。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教學活動是不是達到了事先預計的目的或者是否收到了事先預計的效果,就顯得至關重要。所以,要搞好小學英語教學,我們就要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上著手,注重課前組織、實施過程、課后反思三個環節。
一、課前組織教學(pre-teaching)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其較快地投入英語學習中。這個環節我根據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也叫做直接式溝通教學法、完全生理反應理論,利用英文歌曲、英文兒歌、游戲、繞口令等,通過肢體語言的配合使用,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有利于幫助學生消除緊張的學習心理,更好地學習英語。如:像我們比較熟悉的歌曲《兩只老虎》,我們可以把其中的歌詞換成Whats your name?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Jack.My name is Jack.How old are you?How old are you?Im ten.Im ten.英語和音樂的結合教學,比較適合初學英語的人,能引起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增強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還有助于語音、語調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夠活躍英語課堂氣氛。
二、實施教學(while-teaching)
1.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要特別注重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有了信心,再加上動機和興趣的驅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發揮,主體學習氛圍也就形成了。那些成績較差但智商不差的學生由于受教師的歧視而對學習失去信心,也有部分學生由于小學學習中的失敗體驗,往往形成一種心理定勢——“我不行”“我不會”,而這種心理定勢又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因此,教師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關心、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但有些學生也因缺乏自信,怕說錯英語而不愿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課堂交流中,不可能人人能回答好問題,難免會有學生鬧出笑話,甚至答案與問題風馬牛不相及,這時教師更要寬容地對待學生,給予認可,并要不斷地鼓勵學生,讓學生知道只有開口講話,才是語音訓練和提高的根本途徑。珍惜自己的機會,不要放棄,不要怕錯,每一次的錯誤都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收獲。學生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就會以主人翁的姿態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中。
2.英語課堂教學用語要具有啟發性
例如,在講授4B Unit4 Buying Fruit時,我設計了多項游戲和環節進行操練,最后形成了學生兩人小組間的一個對話。
Do you like pears?
Yes,I do.
What about oranges?
No,I dont.
課后我問一個孩子what about ...是什么意思,他很尷尬地搖搖頭表示并不很清楚,只知道前一個問題問了就回答yes,后一個問題再問就說no。還有一次,班上一學生興高采烈地跑來要和我進行英語對話。她說:“How are you?”我說:“Not good.”她趕忙說:“不對不對,你得回答Fine,thank you.”書上都是這樣回答的!”為什么回答時就一定要說“Fine,thank you.”難道如此常用的見面語也要一字不差地照搬教科書嗎?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學生在應用英語交流時不夠靈活。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課堂教學中我對學生的語言輸出造成了負面影響,處理教學內容時方法呆板、僵化。在課堂上,學生都在我的指引下甚至是指揮下進行各種活動,這樣的課堂根本沒有機會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鞏固,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課后在與老教師的交談中我意識到活化英語課堂,豐富教學語言,加強語言輸入的真實性,才能讓學生置身于易于產生言語感受的氛圍,激活英語言語思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雙收獲。所以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時常采用設疑提問、游戲活動、實物與教學圖片結合、創設真實情境、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對學生進行啟發。
3.課堂教學中的do和dont
在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好英語的首要條件是給學生盡量多的事去做,而且要求學生必須全身心地去做。因此,要提倡全英語教學,英語是英語課堂上的唯一用語。教師還必須了解課堂中的do和dont,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1)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在小學階段因為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限,如果教師一味地講課不顧學生的反應,教學效果自然就不會太好。在講課的過程中,應該不時提醒學生做好筆記。
(2)教師的課堂用語盡量使用簡單的單詞和簡短的句子,語速要慢。
(3)開展活動時,口令簡短清楚,充分利用肢體語言、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指令和意思。
(4)鼓勵學生運用傳統的雙解詞典,以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不提倡學生使用電子詞典。
(5)利用教室的功能,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教室里面,教室自然成了語言教學的重要陣地。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個英語天地,讓學生隨時隨地能看見英語。例如:可以在墻壁上張貼英語諺語、單詞、掛圖,還可以展示學生的家庭作業、小短文、作品,等等,以激勵其更好地學習英語。
(6)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現在我們提倡對學生進行有激勵效果的評價,由于英語學科本身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發生錯誤的現象要遠遠超過其他學科。再加之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所以不可避免地要頻繁地出現錯誤,如果沒有錯誤反而不正常。因此,教師不要因為學生的錯誤而著急慌亂,也不要有什么困惑和不解,更不要責怪學生,把學生的錯誤當成懲罰理由,而應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既不能有錯必糾,又不能對錯誤聽之任之。如果有錯必糾,就容易挫傷學生語言交際運用的積極性;反之,如果對錯誤聽之任之,只注意語言的流暢性,而忽略語言的準確性,就難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和交際能力。我們應該善于把握糾錯的時機,這對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課后反思教學(post-teaching)
1.課后獎懲措施
課堂紀律要靠學生們自覺遵守。對于課堂表現出色的同學要大力表揚,如發小獎品,評選“學習標兵”等;對于上課過程中不認真聽講的學生也要適當處罰,如取消下次參與課堂游戲的資格,以此來提醒這部分同學。
2.教師的自我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進行反思。上完一節課后,靜靜地坐在辦公桌前,整理自己的教學過程,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自己的教學得失,捕捉課堂教學的某個細節,及時記下課堂中精彩的插曲或突發的靈感。
在新時勢下,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對小學英語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全面提升綜合素養,教學目標的準確制定是高效課堂的導向,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教學流程的合理設計是高效課堂的關鍵,師生角色的科學分配是高效課堂的保證,教師素養的快速提高是高效課堂的后盾。
總之,優質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
參考文獻:
[1]小學英語教學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
[2]小學英語教學法.學苑出版社.
[3]中小學教研手冊.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