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
摘要: 本文是著重闡述工作在藝考生培養第一線的老師的體會和具體的做法,以及相關經驗的介紹。
關鍵詞: 藝術類高考音樂生聲樂訓練輔導方法
近年來,全國各地的普通高中出現了藝術類高考的熱潮,各地各學校在抓文化類高考的同時,把藝術類高考也提升到一個重要的地位。作為一名最基層的高中音樂老師,在擔任藝術類高考班音樂生的訓練中,我深深體會到如果基礎沒有打牢、盲目練習、目標不明確、急于求成,往往會害了學生。所以在學生進入專業學院學習前,一定幫助他們夯實基礎,使他們在音樂道路上走好走遠。以下是我在聲樂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腳踏實地,循序漸進
音樂老師一定要正確地引導、指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條件,根據學生的實際,量身定做科學的適合他們自身的歌唱方法,不斷提醒學生把基礎訓練做好,不能“拔苗助長”,不要想一步登天,更不能一味追求唱大歌、唱難歌。從基礎訓練中找到方法,要在簡單的、難度小的歌曲中慢慢找到歌唱的感覺,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基礎打得牢了,中低音區唱好了,再去練習高音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聲樂訓練的基礎是氣息。對于剛剛接觸聲樂訓練的高中學生來說,良好的、正確的呼吸是他們要跨越的重要的第一道“坎”。清朝徐大春在《樂府傳聲》里寫道:“凡物有氣必形,惟聲無形,然聲亦有氣以出之。”沒有呼吸的支持,就談不上發聲、共鳴、吐字、高位置等。所以我的第一節課都是先講呼吸的重要性和練習途徑,講氣息、找氣息,幫助學生找呼吸的位置,反復地練習各種呼吸的方式,讓學生把學習聲樂的根基打牢,再學習怎樣歌唱。在基礎訓練中不走捷徑,不放過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比如學生呼吸的時候,夾肩、胸脯上抬、吸氣聲太大、面部表情緊張僵硬等,都要一個一個地糾正、示范。在學生掌握了呼吸的要領之后,我再帶領他們練習哼鳴、韻母的唱法、歌唱中的咬字歸韻,等等。在學生掌握了基礎練習之后,再進入歌曲的學習之中,歌曲也是由簡單的逐步增加難度,根據學生的條件選擇歌曲。大樹澆水,由根而起,基礎打好,學生才會茁壯成長。
二、嚴格要求,傾心盡力
聲樂教師對學生要有耐心,要嚴格要求,但不苛刻強求,不能有“恨鐵不成鋼”的急躁,更不能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個沒有自信的人是沒辦法站在舞臺上的。我認為要讓學生覺得聲樂學習是件很愉快的事情,教師就不能帶著緊張的忐忑不安的心情來上聲樂課,更不能帶著情緒上課,無端發火和嚴厲批評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情。在課堂中要講究說話的藝術性,懂得學生的學習心理,不能讓他感到緊張和被動,有思想壓力和精神負擔。如果學生總害怕被老師罵,總害怕出錯,發出來的聲音就是緊張的、不好聽的。如果學生沒有健康的歌唱心理,考試的時候就會更加緊張。
首先從思想上打消學生學習聲樂的畏懼心理和自卑心理,讓他們消除距離感,讓他們覺得每一個人在老師眼里是一樣的地位、一樣的重要,從而打消自卑膽怯的心理,形成相互之間的良性競爭。在之后的訓練中,我逐步分期訓練學生的氣息、共鳴、位置、語言。我還提出了讓學生嘗試記下自己學習聲樂的經歷與疑問,以“聲樂周記”的形式,把一周以內所學的聲樂感受和疑問寫下來,交給我批閱。我在他們的聲樂周記中會發現每個人的問題所在,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給予詳細的解答,同時也能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思想。在聲樂課堂教學中更多的是咨詢學生個人的學習感受,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不過多地限制他們,允許他們有自己的見解。
三、因材施教,點石成金
學習聲樂的學生由于音域的寬窄、視唱的程度、樂感及發聲習慣等因素的限制,所呈現出來的各自的歌唱氣質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聲樂老師在給學生訓練之前,一定要摸清學生的“老底子”,確定好學生的聲部,了解不同學生的聲音特點,在“抓大局”的同時,采用“開小灶”的形式,給每個學生摸索出適合他自己的歌唱方法。作為合格的聲樂老師,我們要有“點石成金”的本領。對生理條件和歌唱條件相對薄弱的學生要注意教學方式要由簡到難,用簡單易懂的練聲題讓他們在實踐中去體會,通過生動的語言事例、形象化的比喻讓他們去感受,之后再逐漸加快訓練步驟;對心理上容易緊張有自卑感的學生要多給予鼓勵。我的方法是,每天集體發聲練習之后,讓學生上講臺,我面向全體學生單獨給他進行發聲和歌曲訓練,其他學生進行觀摩,單獨授課的學生也是輪流排隊,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又在不同的訓練方法中讓學生感覺到歌唱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歌唱方法、歌曲,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集體訓練,個別輔導
在高中藝術課的訓練中,集體授課是必不可少的,我一般先認真地示范,再仔細地觀察每個學生的動態,適當地給予提醒和糾正,并記下每個學生的問題。在集體授課之后,我就開始對學生進行小課的訓練,把學生按歌唱水平分成幾組,按組別輪流進行單調上課,同一組的學生基本能在老師給別人上課的時候,既發現其他的問題,又學到更多的歌唱技巧。有的同學還會結合自己的問題,加以改善和提高。
五、培養樂感,提高素養
我認為,在開始正規的訓練之前應該大量地讓學生進行欣賞、觀摩、評價,讓學生在這些跟音樂有關的系列活動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吸引力,很快地融入到藝術的氛圍中去,并讓他們對這些活動不再陌生、不再畏懼,勇敢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我們可以讓學生欣賞一些聲樂演唱會,多聽一些歌唱家的演唱,接受這些聲樂演唱方法。在進入學習之后,有的學生會出現很多的毛病,比如換聲區的問題、氣息淺的問題、咬字吐字的問題,等等,可以讓他們多觀摩,多學習,多總結,甚至可以加入必要的模仿。這樣學生的進步會很快,學習的熱情也會大大提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非常牢固的基礎。
六、以情教學,情系師生
在歌唱當中,“情”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歌唱者要憑借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憑借自己對歌曲的情感,唱出歌曲的“味”來。所以我們在教學生學習歌唱的時候,要把“情”字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音樂教師要很仔細地聽學生的演唱,恰當地引導、調動學生的歌唱情緒,因為演唱時自然的積極的表情、協調的恰當的表演動作對表達歌曲的情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