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錦花
摘要: 在閱讀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個體性,才能充分挖掘他們的內在潛力,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我們要多下工夫,采用多種方法,使知識的傳授轉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語文課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 閱讀教學自主探究評價方式個性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各學段的閱讀教學都十分重視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而且這種體驗是“自己的”個性化體驗。長期以來,閱讀教學存在著重認知理解、輕審美情感體驗,重共性統一、輕個性發展的傾向。這種傾向所反映的是以學科知識為基礎,而不是以人的發展為本位的課程觀。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只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個體性,才能充分挖掘他們的內在潛力,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那么,在閱讀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開展比賽、表演活動
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他們往往希望能通過比賽來展現自己的才能與個性。比賽使課堂氣氛特別活躍,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閱讀課一般就是采用朗讀和對課文進行分析的形式教學。所以在教學中我根據課文的內容而定,如果一篇文章通過朗讀就能理解,那我在教學時就會以朗讀為主。如《養花》一文,文中有這么一段話: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這段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而學生理解起來有點困難,所以我就采用對問題進行分解的方式,在課堂上讓他們比賽回答問題,通過比賽,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加深了,理解起來也容易了許多。
“表演”也是學生喜歡的形式之一。在學生充分感知課文內容之后,根據課文內容請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學生做評委。學生評價的過程,不僅是被評價者在不知不覺中樂于吸納相關信息的過程,而且是評價者與其他學生自然地交流、平等地對話的過程。表演的學生能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表演得惟妙惟肖;臺下的學生則津津有味地聽,全神貫注地辨,又興致勃勃地說,從而培養了學生專心聽、仔細辨、大膽說的習慣和能力。表演的形式也有很多,如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進行表演,或是采用自由組合的形式進行表演。課文表演的方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使得一些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深受學生的喜愛。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使學生在教師的熱愛、尊重和期待中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學,主動地去探索。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論。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問答、互相討論的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傾聽同學們的意見,使學生在課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如有位年輕教師,在講完《麻雀》一課后進行小結時,她說:“讀了這篇課文,從老麻雀奮不顧身搶救小麻雀的記敘中,我們感到了那種偉大的母愛。”話音剛落,一位男同學立刻舉起手,大聲而認真地說:“老師,我不同意說是母愛,因為課文從頭到尾都沒有寫老麻雀是公還是母的!”老師聽后,馬上笑著說:“你讀得真認真,想得也好。老師的概括,看來不準確,那么怎么說才確切呢?”課堂又一次活躍了。同學們總結出:這篇課文表現了一種親子之情。如果讓學生在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會自然而然地被調動起來,實現學生個性化培養目標也就不遠了。
三、自主探究
在明確學習目標的情況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開學習,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又可以張揚他們的個性。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要學生愿意去想,自覺去想,因此想象力是依附自主探究存在的,教師應放開手,讓學生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讓學生自由地去想,大膽地去探究,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是教師的課堂,教師教,學生聽,這種學習方式被人稱為“靜聽”課程,學生在課堂上往往處于被動的“靜聽”狀態,幾乎沒有活動的余地和自己的想法,而成為課程和教材的“奴隸”。新課標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長久以來,教育往往只重視知識的傳承,剝奪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權利。新課標要求教師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敢想、敢說,愛想、愛說,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效率,而且對其良好的學習個性的形成也是十分有利的。
四、評價方式多樣化
現在的閱讀教學評價的方法還是以學業成績為主,忽視了全面發展和學生個體差異,這樣大大地壓抑了部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有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總是得不到好的成績,難以得到老師的表揚,從而逐漸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學評價》一書給我們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評價方法。如課堂觀察法,閱讀測驗法,口試評價法,設計課內、課外閱讀卡和運用閱讀檔案袋等方法。這些方法簡單實用,對閱讀教學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只有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至于一刀切,使一部分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狀態。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總之,我們要多下工夫,采用多種方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自主學習知識,讓學生在語文課上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學生就會漸漸喜歡上語文課,進而喜歡學習語文,老師也會從中體驗到教語文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趙建林.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整合芻議[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10.
[2]涂曄.淺談網絡環境下的語文閱讀教學[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10.
[3]宋琳.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必須處理好幾個關系[J].上海教育,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