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香
摘要: 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尤其是多讀整本的書,當然是好事,但是教師在引導學生讀整本書之前,還是得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三思而后行”。一把關:閱讀教材是否學生自主選擇,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二把關:閱讀方法是否正確,是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三把關:閱讀題材、體裁、風格是否豐富多樣,是否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
關鍵詞: 閱讀教材閱讀方法閱讀題材、體裁、風格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翁的這句話入目三分地指出了書籍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課改前的應試教育中,學生鮮有時間和空間去讀課外書,教師亦鮮有“閑情”去引導學生讀這些“考試基本上派不上用場”的書。師生雙方均以教科書為中心,教師“反復教,教反復”,學生“反復學,學反復”。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一個學生只讀教科書,把全部時間都花在必修課上,那么,學習對他來說就會變成不堪忍受的負擔。”值得欣慰的是,新課改實施后,一些新的閱讀教學理念正逐漸被廣大工作在一線的語文教師所接受并嘗試應用。他們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再規定學生只能“讀懂、讀熟、讀透課本”,而是積極踐行新課標提出的新理念,即“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尤其是多讀整本的書,當然是好事,但是我們在引導學生讀整本書之前,還是得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三思而后行”。
一把關:閱讀教材是否學生自主選擇,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有了興趣,人們做事情才有動力,但人們對于某項事物的興趣并不是天生“與之俱來”的,而是靠后天的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也一樣,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很多,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課文閱讀材料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因為學生所讀的書是他們自主選擇的,所以無論是篇目、作者、內容還是難易程度等,他們都會坦然接受并饒有興趣地閱讀。當然,所謂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自主”并不是放任自流完全由學生決定,這種教學條件下的學生“自主”其實離不開教師的適當引導,目的是保證學生課外閱讀內容的健康。比如我班學生“自主”選擇的每一本帶到學校來閱讀的課外書,我都要親自檢查一遍,目的是給學生“把關”,防止“涉黃、涉黑、涉賭”等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嚴重影響的不良書籍被學生帶到學校閱讀。畢竟,小學生的自主辨別能力還不強,還需要教師、家長的合理引導。
二把關:閱讀方法是否正確,是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顯然,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整本的書正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舉一反三”、提高其閱讀能力的平臺。但是,這個“舉一反三”之“反”也要講究科學,畢竟課內閱讀不等同于課外閱讀,尤其是讀整本的課外書,在閱讀量上與課內閱讀大有不同,因此在閱讀方法上也應有所取舍。在課外閱讀整本的書時,學生平時在課內學到的朗讀、默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都可以用上,如“情”不自禁時用朗讀這種讀書方式,“淺吟涵詠”時用默讀這種讀書方式等,但是由于課外閱讀量較大,為了提高閱讀效率,我們一般提倡學生以默讀為主要方式進行閱讀。當然,教師在學生讀課外書的過程中也要給予他們讀書方法的指導,如“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讀書時應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同時要在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圈一圈、畫一畫,或把書中重要的信息摘抄在筆記本上。另外,根據閱讀的不同目的,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如需在書中查找資料,可用快速瀏覽的閱讀方式;如需了解書的大致內容,可用略讀的閱讀方式,等等。
簡而言之,在引導學生讀整本的課外書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閱讀實踐的過程中實現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把關:閱讀題材、體裁、風格是否豐富多樣,是否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
魯迅先生在談到怎樣讀書時指出:“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魯迅先生的這段話明確指出了讀書不僅不能“只看一個人的著作”,還必須像蜜蜂“采過許多花”一樣博覽群書。顯然,讀書只有博覽才能增才益智,豐富自己。小學生因為受其思維發展特點所限,他們在選擇課外書時更容易傾向于選擇故事類的書籍,如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因此,教師在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書目時也要對其加強引導,鼓勵他們閱讀不同題材、體裁、風格的書籍,如引導學生在課外不僅要閱讀故事類的書目,像科幻類、詩歌類、散文類、科普類等書籍都可涉及。只有這樣,才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使他們客觀地認識周圍的世界,獲取審美體驗,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讀者.小學教學參考,2009,4.
[2]小學生課外閱讀之我見.教育革新,2008,9.
[3]小學課外閱讀指導之我見.新語文學習·教師,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