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娜
摘要: 思維導圖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可普遍地應用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可視化呈現”、易混淆知識點教學、章節知識復習等諸多范疇,有助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絡,糾正對概念理解的偏差,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體系,是新課程教學中一項值得探索與實踐的嶄新教學模式。本文具體闡述思維導圖及其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思維導圖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應用
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精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學習、機械記憶、被動模仿的傾向”,“改革課程評價過分偏重知識記憶的傾向”,增強學生的思維潛力,培養其獲取新知識和創新的終身學習能力。思維導圖(Mind Manager)的研究近年來成為了教育界熱議的話題之一,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思維導圖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理清知識脈絡,有效地突出重難點問題,制作思維導圖所使用的形象、直觀的圖形,曲線等也可以使學習變得生動起來,真正實現“知識的可視化”。
1思維導圖概述
所謂思維導圖(Mind Manage),又稱為心智圖、心靈圖、腦圖等,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巴贊(Tony Buzan)研究提出的一種放射性、組織性思維具體化的辦法,借助顏色、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將學習者認知知識、解決問題和創新想象的思路途徑有序地表達出來,進而形成完整的邏輯架構。簡單來說,思維導圖就是用觀點和圖片,由中心概念發散出的綱要形式。其基本特征與應用優勢可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學習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主干內容由中央圖形向四周放射出去,易于學習者明確知識體系的重心與教學重點難點;第二,在關鍵的圖形或聯想的線條上面標注的關鍵詞概括、闡釋分支,可有效地幫助學習者加速對內容的整體把握和記憶;第三,各分支連接所形成的節點結構,為學習者清楚地呈現了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學習者能夠借助思維導圖提高發散思維能力,理清思維的脈絡,并可供自己時時回顧、溫習整個思維過程。
從思維導圖的應用特征上我們可以發現,在學習中我們可將其用于課堂筆記,溫習(預備考試、單元復習……需要加深記憶時)、小組學習(小組討論、頭腦風暴……需要共同思考時)等諸多范疇,對于高中生物新課程的教學與學習也有著明顯的借鑒意義。
2.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的應用
2.1思維導圖用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可視化呈現”
在生物課堂教學設計中恰當地運用思維導圖,可以通過板書清晰地將教師頭腦中的教學內容、教學理論和教學經驗“可視化”地呈現出來,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完成由“感知—分析、綜合等抽象思維—形成概念”這樣的知識學習路徑,能夠正確地形成、理解、掌握生物概念。以《DNA的結構》一課的教學為例,結合圖1,學生們能系統地總結出脫氧核苷酸的組成成分、基本單位,以及組成脫氧核苷酸的各種物質如磷酸、五碳糖的組成元素,清晰地看到概念間的關系,對章節整體的知識框架形成清楚的認識。從教學反饋信息來看,結合思維導圖,向學生清晰地呈現知識的整合過程,記憶效率更高,對學生們課后的復習效率也更有幫助。
2.2思維導圖在辨析易混淆知識點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是按照學習者大腦思維結構組織進行的放射性“網狀思維”,并通過圖片、連接線、關鍵詞等串聯起來,相比較基礎的“線性思維”方式,更加簡潔、直觀、形象,可幫助學生將所學的零散的、孤立的生物概念知識有機地集合起來,摸索出有規律的東西。進而對易混淆的生物概念知識形成更清楚的認識。比如:“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兩個知識點分別分布在不同的章節中,涉及不少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如染色質與染色體、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染色體與同源染色體等。對此,教師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將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一一列出,用線段、關鍵詞一一連接起來,逐一分析、解釋和回顧線段兩端概念間的關系,見圖2。這樣,在跨章節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在腦海中也重新經歷了一次對自身原有知識進行內省、分析和重新評價的過程,對“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相關概念的認知也更加清楚和深刻了。
2.3思維導圖在章節知識復習中的應用
布魯納的結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認知結構不斷變化和重新組織的過程。同樣的,隨著學生所涉及知識體系范圍的不斷拓展,思維導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學生掌握生物概念的增多而逐漸豐富。在章節學習的結尾,重新回顧所學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將學生頭腦中線性呈現的概念重新組合起來,結合章節目錄,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代替知識框架圖進行復習,歸納和整合零散、分散的知識點,加以整理,實現知識的遷移。此外,在章節自我測驗后也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知識的掌握水平,以此促進學生重溫所學知識。如下題:圖3表示的是呼吸作用過程中葡萄糖分解的兩個途徑,圖中標示的酶1、2、3分別存在于(D)。
A.線粒體、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B.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線粒體
C.線粒體、細胞質基質和細胞質基質
D.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
3.結語
總之,思維導圖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絡,糾正對概念理解的偏差,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體系。當然,在學生應用思維導圖的同時,教師也應當從旁加以指導和幫助,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思維導圖的教學優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愛華.嘗試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學[J].陰山學刊,2012(2).
[3]雷耀華.概念圖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應用優勢[J].新課程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