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不負眾望,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第三任總經理薄石上任兩年來,順利完成了“奧迪永遠是中國高檔車市場老大”的基本任務。
兩年前的北京車展,原奧迪日本公司總經理薄石接替唐邁,出任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與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張曉軍一起負責奧迪品牌在中國的國產車及進口車的營銷工作。
2012年4月23日,薄石再次亮相北京車展。這一次,他專門為中國龍年準備了獻禮車型——奧迪Q3金龍馭風概念車。
“中國是奧迪的第二故鄉。”薄石強調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性,“三款全球首發、四款亞洲首發、AQR三大系列共計22款主力車型構成奧迪強勢參展陣容,這些重量級的車型可能是其他廠商無法比擬的。”
數據顯示,2011年奧迪品牌全球銷量達到突破紀錄的130萬輛。其中,在中國的銷量達到30.98萬輛(不包括香港),同比增長37.4%,占全球銷量的近1/4。今年一季度,奧迪在華銷量達到90063輛,同比增長了41%,創下歷年同期最好紀錄。
進入中國23年來,可以說奧迪品牌一直是高檔車市場的老大,但在中國車市逐漸進入理性回歸階段的這兩年中,能夠持續成為引領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主要得益于具有豐富市場營銷和管理經驗的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第三任總經理薄石。
像許多職業經理人的從業經歷一樣,薄石最開始是以一名實習生的身份開始了在大眾汽車集團的職業生涯。
1993年至1998年期間,薄石先后擔任了奧迪公司在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和土耳其市場的銷售經理;隨后,又調任奧迪法國,負責巴黎地區的銷售;從2003年起,被任命為奧迪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在新加坡的負責人;一年后,成為奧迪韓國公司總經理。
可以看出,薄石在奧迪的足跡遍布歐洲、亞洲。
在來中國之前,他最為顯赫的履歷是奧迪日本總經理,但其所負責的銷售卻僅為奧迪在中國的一個零頭。這樣的經歷,并沒能讓薄石在上任初期就得到廣泛的認可,尤其選擇在“最高點”接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我在亞洲工作了很多年,了解亞洲,而且了解奧迪。”薄石談及上任之初給自己定下的三個目標:第一,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市場;第二,繼續加強與中方合作伙伴之間的緊密聯系,因為只有不斷加強這種聯系才是奧迪在中國成功的基石;第三,繼續保持奧迪品牌在中國高端車市場的領先地位。
不負眾望,薄石上任兩年來,基本上完成了這三點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奧迪在此次北京車展上全球首發的另外一款車型——奧迪A6Le-tron插電式混合動力概念車,是奧迪第一款高檔C級e-tron車型,開啟了奧迪與一汽-大眾在新能源戰略合作上的新篇章。“截至2013年年底前,所有國產的奧迪車型都將會配有微混技術。”薄石對中國市場許下了這樣的承諾。
據悉,奧迪A6Le-tron插電式混合動力概念車所有功能都是在北京的奧迪信息娛樂技術中心(ITC)以及一汽-大眾研發中心共同完成的,不久前在長春工廠投產,同時又根據中國客戶的需求對舒適性、裝備和信息娛樂設備加以改進并進行本土化研發。
一直以來,一汽-大眾奧迪獨有的全價值鏈本土化模型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可。
截至目前,奧迪在中國的產品線已涵蓋A、Q、R三大系列。其中,A系列轎車車型包括A1、A3、A4L、A5/S5、A6L、A7、A8L/S8;Q系列SUV車型包括Q5、Q7;R系列跑車車型包括TT/TTS、R8/R8 Spyder。
而其在北京車展期間向亞洲首次展示的奧迪RS5、S8、S7Sportback和奧迪A4allroadquattro四款車型也都將陸續進入中國市場銷售。“一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是通過進口車的方式在中國推出,中長期會陸續國產化。”據薄石透露,這四款車型目前都會加入到一汽-大眾奧迪的進口車陣營中,進一步提升一汽-大眾奧迪產品組合的競爭實力。
面對“老對手”寶馬、奔馳的追趕,薄石要采取的措施就是進一步地加強奧迪品牌在華經銷商網絡的建設,主要體現在數量上的大幅增加。據悉,截至2013年,奧迪品牌在中國的經銷商會由目前的240家增加到4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