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峰
【摘要】商業秘密的保護在企業對科研項目的研發和工業化實踐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是保護科研項目的知識產權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本文以商業秘密的概念和內容展開,通過從機構入手,加強對保密工作領導,通過建立完善的商業秘密管理規章制度將保密工作的全部流程及義務、責任規定詳盡,簽訂保密協議,以直接的合同約束涉密人員,加強保密教育和培訓,從根本上培養員工的保密意識,建立監督評估機制,考核評估保密工作的合理與科學,以期實現全方位控制保密工作的展開,無死角的進行商業秘密的保護,為科研項目的成功工業化保駕護航。
【關鍵詞】科研項目商業秘密保護措施
目前,我國企業自主創新的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企業開始自行主持科研項目的研究與開發,因此科研項目在研究開發和工業生產階段涉及到的保護商業秘密成為了項目開發與實踐的關鍵所在。雖然專利法對這些研究成果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仍有許多正在研究中試的無法完整的申請專利和不能利用專利法保護的部分需要通過商業秘密這一法律手段加以保護才能享有獨占權,本文就企業科研項目商業秘密的保護提出一些建議,以期達到嚴守科研項目的商業秘密、為企業贏取最大利益的根本目的。
一 商業秘密的概念及內容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規定,所謂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WTO組織的TRIPS協議對商業秘密的表述為“商業秘密是特定情勢下合法控制該信息之人的合理保密措施的對象。”
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商業秘密包括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包括設計、制作工藝、產品配方、圖樣、程序、客戶名單、管理訣竅、貨源情報、報價、市場預測、營銷策略、招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等信息。其中,產品是指企業自行研制開發的產品,或是產品的組成部分及組成方式,在沒有申請專利也沒有全面投入市場之前,應該屬于商業秘密。配方包括工業配方、化學配方、藥物配方、化妝品配方、食品配方等。如可口可樂的配方就被作為商業秘密加以嚴格保密。工藝程序。將現有的公知范疇的設備加以重新組合,產生新的工藝及操作流程。設備改進。對現有設備進行更新、改進,使其具有更多用途及更高效率。研發文件。企業在研制開發過程中形成的記錄研究開發活動的文件包括圖樣、藍圖、設計文件等。內部文件。企業內部與經營活動有關的文件,包括采購計劃、客戶名單、銷售計劃、銷售渠道、分配方案等。客戶情報。客戶信息是商業秘密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若被競爭對手獲知,將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
因此,《反不正當競爭法》為我們明確了企業科研項目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即應當就產品、配方、工藝程序、設備改進、研發文件、內部文件以及客戶情報這些方面訂立措施積極進行商業秘密的保護。
二 企業科研項目商業秘密的保護
1.健全機構,加強對保密工作的領導
基于企業科研項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健全機構,落實領導干部的保密工作責任制,成立保密委員會。保密委員會是保密工作的領導機構,公司第一負責人對保密工作負總責,由公司領導、機關各相關部門領導以及科研項目單位各單位領導組成,負責總體領導、指揮和協調科研項目保密管理工作。保密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組,作為保密工作的具體實施機構:
(1)建設工作組。依據國家保密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保密標準,結合實際制訂科研項目保密工作管理制度、措施、辦法以及工作計劃、專項保密工作方案等;修訂、完善科研項目所屬單位各項保密工作規章制度;指導項目實施單位依據上述制度制訂落實工作的流程、措施和實施辦法。
(2)日常管理工作組。具體落實保密工作委員會審查、批準和部署的由制度建設工作組擬定的科研項目的保密工作管理制度、措施、辦法以及工作計劃、專項保密工作方案等;組織科研項目各單位專兼職涉密人員開展保密制度及保密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學習與培訓活動,普及保密知識,不斷提高員工的保密意識;組織、開展、推廣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安全技術防范工作,提高科研項目保密技術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科研項目保密管理工作檔案。
(3)監督評估工作組。監督科研項目所屬單位建立健全和落實保密責任制及公司各項保密規章制度的情況;評估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是否能將事故風險降到最低的效用性;對在監督評估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失、泄密事件按要求及時向公司保密工作委員會報告;組織開展對科研項目保密工作新情況、新問題的調查研究,并向保密委員會提出加強或改進意見。
三個工作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各個工作組牽頭部門的負責人作為組長部署展開工作,工作組成員根據職責開展立章建制、日常保密活動、監督評估和失泄密事件處理工作,把保密工作納入單位目標考核內容,形成分工協作,相互配合的組織機構。
以上為保密委員會及其保密工作組的總體職責,各單位可制訂詳細到崗、到人的細則,明確每一位成員的職責。
2.建立完善的商業秘密管理規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商業秘密管理規章制度,形成企業科研項目關于商業秘密管理的基本規定,既可以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成為權利人主張無形財產權的依據,也有利于職工遵照執行和訴訟中舉證,對于商業秘密的保護具有指導性的重要意義。
保密規章制度的制訂要合理、合法、切實、可行。制度建設工作組首先應當建立對科研項目商業秘密的總體性的保護規定,還應當建立科研項目保密制度體系。具體而言,保密制度的規章制度體系應當包括:(1)保密管理工作總則;(2)保密委員會、各保密工作組工作職責及業務流程;(3)保密教育培訓制度;(4)涉密人員保密管理制度(涉密人員錄用、調動、簽訂保密協議、出境保密管理規定、涉密人員對外科技交流保密守則);(5)門衛管理制度;(6)涉密檔案管理制度;(7)確定、變更密級和解密制度;(8)絕密級事項保密管理制度;(9)涉密載體保密管理制度(涉密載體制作保密管理規定、涉密載體復制、印刷、裝訂保密管理規定、涉密載體借閱使用保密管理規定、涉密載體收發保密管理規定、涉密載體攜帶出差保密管理規定、涉密載體實物運輸、存放保密管理規定、涉密載體銷毀保密管理規定、涉密通訊設備管理規定);(10)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保密管理制度;(11)辦公自動化計算機等設備使用保密管理規定;(12)重大涉密活動保密管理制度;(13)涉密會議保密管理規定;(14)涉密試驗現場保密管理規定;(15)對外活動與對外交流和宣傳報導保密管理規定;(16)保密工作檢查、提醒制度;(17)泄露秘密事件報告、查處制度;各涉密單位還可根據自身的涉密特點再行訂立詳盡的保密條款或措施。
3.簽訂保密協議
簽訂保密協議是保護商業秘密的直接手段,也是今后發生糾紛的法律依據,因此,要高度重視保密協議的簽訂。保密協議的簽訂由日常保密工作組專人負責。將合同保護分為對內與對外兩個方面。對內是公司對內部的員工訂立技術保密合同,規定員工在職期間或離職以后不得泄露公司的商業秘密,對內的涉密人員還應當根據涉密深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協議,或附加更加嚴格的責任規定;對外則是通過與對方訂立技術及其他涉及商業秘密的經濟合同時,用保密條款規定技術的接受方負有不得向第三者泄露商業秘密的義務,對外的協議不僅包括合作單位、施工單位還要包括合作單位及施工單位的員工。凡違反合同中保密條款的,將受到有關合同法律的制裁。
4.保密協議的主要內容
一般而言,規范的保密條款(獨立的保密協議)應當包含的內容有:明示合同所涉及的需要保密的商業秘密范圍;合同對方以及合同對方的任何員工、代理人均受保密條款的約束;受約束的保密義務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不可將商業秘密透露給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合同目的以外的用途;受約束的保密義務人不可將含有保密信息的資料、文件、實物等攜帶出保密區域;保密義務人不可在對外接受訪問或者與任何第三方交流時涉及合同規定的商業秘密內容;不相關的員工不可接觸或了解商業秘密;保密信息應當在合同終止后交還;保密期限在合同終止后仍然保持有效;違反保密義務的,應當承擔明確的違約責任。
保密協議的主體應當針對涉密員工和合作單位、施工單位以及合作單位及施工單位的員工。在簽訂協議時應當盡量區分簽訂保密協議或適當增加保密條款,控制知悉商業秘密的員工人數,也應盡可能實行分段或分部接觸,各人手上掌握的只是不能獨立發揮作用的局部技術、信息和資料。
5.加強保密教育和培訓
保密宣傳教育是保密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加強保密意識、實現保密目標的重要環節。對各級領導干部及相關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應納入日常的教育培訓計劃之中。日常保密工作組負責項目整體層面組織統一的培訓以及項目各環節、各部門組織的學習及車間、科室組織的培訓教育甚至相關工作班組建設的培訓教育,做到保密工作時時講、處處講,真正讓保密意識深入到各部門員工的心中、腦中,保密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領導干部必須視商業秘密為項目的“心臟”,日常保密工作組組織保護商業秘密知識的學習,剖析國內外商業秘密保護的成功經驗和被竊密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失敗教訓的案例,認識自身保護的重要性。高度重視并認真抓好工作落實,增強針對性、注重實效性,大力開展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干部職工保密觀念,增強保密意識,自覺履行保密職責和義務。
具體來說,日常保密工作組每年應當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培訓,每個責任單位應當制定相應的培訓制度,配合制度建設工作組將日常和大型的培訓計劃列入規章制度之中,并接受監督評估工作組的檢查監督以保證培訓任務的完成。切實從七個方面開展有規律的教育培訓:(1)要在各種會議、培訓上強調、宣傳保密知識。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全體職員大會,專門就商業秘密保護進行宣傳教育,不定期對中、高層職工、領導進行重點保密知識講解、案例剖析、法規學習、保密研討等活動。(2)向職員發放適宜公開的《保密手冊》,在每天的班前會上強調必須嚴格執行,同時教育職員要嚴格遵守各種保密制度,保守公司的商業秘密。(3)對新調入或新任用涉及項目秘密崗位的職工,必須先進行保密教育后方可上崗工作。各部門領導有責任教育調離涉密崗位人員離崗后自覺遵守保密紀律,承擔保密義務,不泄露國家秘密。(4)對因公、因私出境和調離崗位的涉密人員,進行保密教育,使其了解保密范圍,明確保密責任,掌握處理保密問題的方法。(5)涉密人員管理部門、各級領導對重要涉密人員要經常進行特殊的保密教育,使涉密人員熟悉基本的保密法規,知悉其必須承擔的保密責任和義務及應當享有的權利。(6)為不斷提高涉密人員保密防范知識和技能,定期對涉密人員進行技術保密培訓。(7)宣傳教育工作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報紙、雜志、板報的形式,還可以舉辦專家講座培訓。
6.建立監督評估機制
為深入管控工作的各個環節,確保各項保密制度落實到位,進而充分評估各項保密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需建立制度制定、執行的檢查監督和評估機制,逐步形成發現問題、制定措施解決問題、追蹤問題整改落實及完善相關制度的長效、良性的保密管理機制。要構建完善的檢查監督機制應做到以下兩點:
(1)開展好日常的監督檢查。保密檢查是監督保密工作落實情況的重要手段。保密監督檢查的基本內容應當包括:保密機構的建設、保密規章制度建設、保密宣傳教育、涉密人員管理、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管理、秘密事項管理、計算機和辦公自動化等保密防范管理等。監督評估工作組應嚴格按照制度規定并根據項目和單位、部門、環節的具體實際,決定保密檢查頻次;結合各時期保密管理的實際情況,針對保密管理中的重要事項及薄弱環節,組織開展月度的專項檢查工作;每季度對保密監督檢查的基本內容進行抽查;每半年組織一次比較全面的監督檢查,確保保密管理制度體系的執行落實,確保公司涉密事項安全;每年度末,組織監督檢查的總結會,對檢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形成書面材料上報保密委員會。
(2)扎實做好評估工作。評估工作要針對保密工作管理制度、措施和方法的可行性、落實情況、效果,失泄密事件發生的風險性,涉密人員保密意識的程度,保密協議的義務知悉情況等情況開展。通過監督評估形成總結,結合實際情況,借鑒國際國內先進的商業秘密保護理念、經驗及方式方法,以及其他部門和環節的保密管理好經驗、好方法,必要時還可以引入其他公司的優秀做法,對進一步完善保密工作規章制度和工作措施向保密委員會提出意見和建議。
總之,監督考評應當做到“業務工作開展到哪里,保密工作就跟進到哪里”。以各項監督檢查評估,查漏補缺,消除隱患,確保制度與各項措施的完成,切實保障保密工作完整順利實施。
三 結語
商業秘密是公司重要的資產,決定了科研項目的工業化和公司競爭優勢和持續發展能力。為了推動企業科研項目的保密工作的順利展開和完成,當務之急是成立保密組織機構,具體來說就是保密委員會和保密工作組,相關部門將工作職責落實到人,進而由保密工作組展開各項活動,需要強調的是制度建設工作組要率先發揮積極作用,訂立全面、合理、規范的制度體系,將業務流程的每一環節都詳盡規定,保證其他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最終,要通過保密委員會和保密工作組的共同努力,在每一位職工和領導干部心中樹立起防患于未然的保密意識,培養他們的商業、職業道德,讓保密工作為企業的科研項目保駕護航,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