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明 袁玉濤
摘要: 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使當代大學生在努力爭取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了太多的挑戰、競爭、挫折與沖突。來自學業、經濟、就業、情感、人際關系、生活等諸多方面的壓力使許多大學生感到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心理壓力是造成大學生出現心理不健康或亞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大學生應對心理壓力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實踐證明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緩解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體育鍛煉大學生心理壓力
1.研究目的
社會的飛速發展﹑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際關系的日益復雜使人們在創造和享受物質生活繁榮的同時,在精神上也承受著比以往更大的壓力。大學生面臨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日益紛繁復雜。他們在學習、就業、經濟和情感等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和異常行為,如焦慮、抑郁、自卑、厭學、棄學,甚至自殺等問題。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深刻反思。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學校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本文旨在研究如何通過體育鍛煉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為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論與事實依據。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查閱30余種有關體育鍛煉與大學生壓力研究的文獻資料。
2.2問卷調查法
心理壓力水平測試采用華來斯研究開發的壓力測試表“心理身體緊張松弛測試表”,該表包括50個自我判斷的題目。測驗得分為43—65分的,判為壓力適中;得分低于43分者,判為壓力偏低;高于65分者,判為壓力過大。
2.3實驗法
選擇測驗得分為65分以上的50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對實驗組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體育活動,鍛煉內容:田徑﹑乒乓球﹑羽毛球﹑籃球﹑健美操﹑足球﹑健美操。
2.4數理統計法
將實驗數據,采用spss15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3.研究結果
3.1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基本狀況
采用華來斯研發的“心理身體緊張松弛測試表”對500名大學生進行了測試,在468份有效問卷問卷中,測驗得分為43—65分的占33.2%;得分低于43分的占29%:高于65分的占37.8%。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的比例較高。
3.2大學生心理壓力緣分析
調查顯示: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較大的生活事件,依次排序為:學習、就業、經濟、情感、人際關系、自我發展、個人健康、社會競爭、對學校及專業的滿意程度等。對大學生的心理影響較突出的兩大生活事件是學習與就業壓力。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區域、不同家庭狀況的學生壓力源頭有一定的差異。
3.3大學生體育參與狀況
通過對大學生體育參與基本情況的調查,發現經常參與體育活動(每周3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學生不足30%,不參加或很少參加的高達40%。影響大學生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是學習壓力大、沒有閑暇時間、場地器材不足。
3.4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壓力影響研究
對50名測試得分65分以上學生進行了8周的強化體育鍛煉,測試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心理壓力狀況有所緩解,其中14人達到43分以下,27人達到43—65分,9人沒有明顯變化,可見,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的比例較高占37.8%;學習與就業壓力大是主要因素;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區域、不同家庭狀況的學生壓力源頭有一定的差異;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4.2建議
4.2.1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壓力。教育大學生要認識到壓力與挫折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是每個人必經的生活體驗,只有不斷地面臨各種壓力與挫折,心理才會變得更強大;壓力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成為學習和生活前進中的阻礙,又可以成為希望和機遇,化壓力為動力,促使人們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4.2.2增加經費投入,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高校擴大招生后,場地器材已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需求,因此,必須加強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引導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4.2.3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業余生活應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通過多樣化的運動方式,使身體得到鍛煉,心中體會快樂,釋放心理壓力。
參考文獻:
[1]柴華.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壓力影響的實證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6.
[2]靖橋.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體育教學的干預措施[J].希望月報,2007,11.
[3]袁玉濤體育鍛煉對大學生人格影響的實踐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4,3.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編號(201103271);
河北農業大學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編號(SK20111201)。